许耀桐:大部制改革亟需全盘规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84 次 更新时间:2013-03-03 10:20

进入专题: 行政体制改革   大部制  

许耀桐 (进入专栏)  

初春时分,一年一度的两会又要召开了,本次两会恰逢人大、政协和政府换届。新的政治周期能否带来新的政治变革,是从庙堂到闾巷都颇为关注的事情。新的改革时代,相比较其他方面的改革,以国务院为首的行政体制改革,由于涉及方方面面,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而最被重视。自从2008年确定大部制改革方向以来,大部制如何推动,成为事实上的政治焦点。究竟大部制改革意义何在?目前的大部制改革又有哪些问题,本报特别专访了改革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文化委员会副会长许耀桐教授

大部制改革突破之后问题多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 评论记者 李靖云):两会召开在即,大部制又成了热点,实际上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推动大部制改革,怎么评价即将开始的改革和已经完成的改革?

许耀桐:现在推行的大部门制改革,主要属于行政机构改革。把行政体制改革聚焦在大部制上,这是上届政府在2008年就确立的目标,算起来有四五年时间了。对这几年的大部制改革,我有两点基本评价,一是我们找到了行政机构改革的根本方向,明确了必须进行大部制改革;二是做了一些探索尝试,如国务院的组成部委,按照大部制改革的原则,撤掉一些部委,新组建一些部委,这其中,实际整合组成了两个大部门,一个是大工业,一个是大交通。所以可以说,我们对大部制是确立了改革的方向,然后初步尝试了一下。

南都:那么这些尝试中,又有哪些不足和实际的经验呢?

许耀桐: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有些部门合并到一起了,但是关系没有理顺,职能也没有转变和整合。比如交通运输部,原来把民航总局、邮政总局和交通部合并在一起了,原班人马直接加入,甚至连办公地点都不在一块。合在一起的部门,也就是原来两个人的办公室增加到三四个人一起工作。该干哪些事,该管哪些事,还是各自为政,没有体现大部门制的基本目的。所谓的大部门制是针对小部门制而言的,小部门分工很细,职能很全,管的都是行业里面的具体事务。我们所谓的大部门制,就是要体现综合事务,综合协调,综合管理,综合服务。现在看来,这一点我们是缺失的。再一个就是,在权力的划分配置和制约方面,也还不够。我们过去经常说,我们的政府机构权力过大,既能决策、又能执行、还能监督。随便一个部门就有这样的权力,形成权力的"巨无霸",它想怎么决策就可以怎么决策,想怎么贯彻执行就可以怎么贯彻执行,决策和执行做得不好了还可以自己监督,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所以,我认为中央和地方都在进行大部制改革,仅仅是开始了尝试,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当然,我们的改革还是有亮点的,有些地方的大部制改革走到前面去了,比如广东的深圳、顺德,浙江的富阳,湖北的随州,都开展了大部制改革,很多做法很不错。特别是顺德,我们国家行政学院的几位教授参与了,大部门制改革可以说比较成功。顺德的大部制改革,一是真正体现了内在的整合,从41个部门减到16个部门,确实实现了综合事务,综合协调,综合管理,综合服务。再一个就是权力理顺了,首先,决策权上移和集中化,16个党政局级部门联席会议做决策,区长和副区长都参与,很多副区长就兼着部门的负责人。不再是各个局级部门可以自行决策。其次,执行权下移和专业化,各局级部门及下属的股(科、室)和法定独立执行机构以及乡镇政府就以执行为主,进一步加强了执行力。第三,监督权外移和独立化,监督权交给专门的纪检监察部门。所以,顺德在地方机构改革方面所做的探索,是有亮点的,也体现了大部制改革比较成功的一面。

南都:我们所谓的大部制改革,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改革,现在很多意见认为比较起来似乎是横向的机构合并改革讲得较多,但是纵向改革,减少层级分割方面做得还不够,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许耀桐:可以这样理解。大部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横向,也包括纵向改革,也就是包括各个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大部制改革,不光是整合几个部门的事情,在地方搞大部门制,主要还涉及到国家现在行政层级比较多的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什么是行政层级?现在地方有省级政府,省以下有地级市政府,往下有县和县级市政府,再往下还有乡镇级政府,也就是说地方共有四级政府层级,这显然太多了,所以要优化。什么是行政区划设置?现在中国大陆有31个省市区,有的省管上百个县,最多的有一百五六十个县,现在提省直接管县(市),就是想裁掉地级市这一级的行政管理层级,从而减少一个行政层级。但是,按照现有的这种行政区划设置,省级政府,又搞了大部制,它怎么能管得过来。一个省通常管四五十个县还可以,要是管了七八十个甚至一百多个,就管不过来了。所以,我们这个行政机构改革,进行大部制改革,就把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改革该提的也都提出来了。这个任务很重,但是我认为不能因为任务重,就可以只说不做,而要不断推进。

行政体制改革欠协调

南都:在以大部制改革牵头的行政体制改革中,事业单位改革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重点,但是迟迟不见进展,未来是否应该推动这方面的改革?

许耀桐:我们有120多万个事业单位,有3100多万的事业单位职工,加上退休的1000多万职工,改革的压力和难度都是很大的。你说目前改革不见进展,其实原来有个安排,"十二五"期间,只是先搞清楚现在这些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分类。也就说,哪些是明确属于企业的,哪些是属于行政部门的,哪些真正是属于事业单位的。现在的事业单位改革有三条路,可以变成企业单位的,转型成为企业。如果真正承担行政职能的,就回归行政部门。那么留下的是真正的事业单位,就是具有公益性质,从事公益服务。公益性质也分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关键的是经费来源问题。这方面我不太想多说,因为这五年的规划就是把现有事业单位的类别分好,真正要改制的是等到下一个五年规划的时候。当然我个人觉得,划分类别就要花整整五年,实际可以加快一点。现在"十二五"也过去两年了。我们能否在一二年的时间里赶快弄清楚,然后开始改革。

南都:不谈事业部门改革,就从最近各方透出的消息来看,即将要进行的大部制改革可能步子不大,社会上讨论也比较多,认为改革力度不大,你怎么看这些问题?

许耀桐:是啊,我觉得大部制改革目前实际上是小动作。其实,从一开始提出大部制改革,就说要稳妥渐进。当然,稳妥并不是等于可以迟缓拖沓。经过上一次200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目前有27个部委。搞大部制,不是说一下子就要整合成十七八个部委。当然,十七八个部委从数量来讲确实比较合适。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还有俄罗斯、日本,政府的组成部门也不过是在15到18个之间,有的还更少,最少的只有12个。所以我们搞大部制,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现在网上流传的18个部委的大部制改革版本,也不能说它们不合理。但是,如果现在我们一下子从27个部委变成18个部委,这恐怕还做不到。我们从2008年提出要搞大部制,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后,我们突然发现,五年时间过去了,人大政协要换届了,政府也要新组了,那么根据惯例,就一定要进行机构改革,所以重新提大部制,所以有了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在缺乏长期研究谋划的情况下,如果一下子把部委数量压缩到十七八个,这当然不够稳妥。我个人的意见是,不管你再怎么稳妥,也应该有比较坚决的动作,有一定的调整力度。再怎么稳妥,机构数量上动三四个部委还是可以的,使机构总数变成24或者23个,还是应该的。

行政体制改革需有总体规划

南都:那么你觉得应该怎么来改革比较合适?

许耀桐:目前的大部制改革比较缺乏总体规划,想搞了就开始弄。虽然也曾经提出要搞大部制改革规划,但是并没有很好的开展研究,并且片面地认为,大部制改革仅仅是把机构减少合并就完成了,其实并没有从内在机理去分析大部制结构。所以,作为大部制改革的战略谋划,通盘科学的精心规划,我们都是缺乏的。其实,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的好方案和正确进路应该是这样,按照大部制的改革原则和目标,经过反复探索和研究,做出一个通盘的考虑,确定究竟要搞多少个部,为此,可以提出若干个改革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对于大部制改革,应该有一个站位很高的全面谋划,经过对几个备选的改革方案进行反复讨论和思考之后,选择一个最佳的改革方案。这样的过程可能需要持续两三年甚至三四年。在实施改革方案之前,还需要搞一些试点,积累经验,然后一下子推开,整体推进,统一实行。我认为,这才是稳妥的全盘的大部制改革。

南都:你也提到了地方政府的改革力度较大,如果出现了下面改得快,上面改得慢的问题,行政上下对接,是不是也有问题?

许耀桐:确实有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存在着你改了、我没改,下面改了、上面没改这样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一些行政管理问题。其实上下级的对接可能还好办,比如体育管理机构,上面如果有体委,下面已经搞了大文化部门制,负责体育的已经和新闻出版等都合到文化部门里去了。上面开体育工作会议,下面没有专门对口部门的人来,上面可能不高兴,但是下面已经搞了改革,所以你必须接受。总之,可能有些摩擦,但是还不是什么大问题。大问题可能就在政府内部,有的部委搞了改革,有的部委没搞改革,这样会违背行政管理统一的原则,有损于行政效能。

提高政府的独立决策权

南都:上一届政府不断提出要加强执政能力,但也出现如公共安全事故、环境问题、社会冲突等行政事故,这个是否也和大部制改革相关?

许耀桐:这里涉及到政府的社会管理方面的能力,需要公共安全方面在发生了冲突和事故后进行应急处理。搞大部门制,政府的组成部门就是只管决策,就是提供政策制定和政策裁决。至于执行,有专门的行政执行部门。如果政府的组成部门,既管决策,又管执行,还要管监督,这在职权和职能上就混在一起了,没有分开,会影响决策的公正性,而在执行上又会影响执行的力度。如果是我决策,又是我执行,执行就会走样,就会考虑不好执行的就不执行,尽量在决策中减少执行的麻烦。所以,搞大部制就是要加强宏观性和综合性,避免这种政府决策和执行的摩擦问题。政府的组成部门就管决策,让渡执行的权力,并不影响自己的决策执行。西方国家的经验,作为政府组成部门,比如美国政府的各个部就只管决策,下面的执行部门就直接管执行。实行大部制作了这样的职权划分后,碰到突发事件,政府部门负责决策和指挥,有专门管执行的,执行力增强了,就能比较快地应对一些公共突发危机,能够更好地处置问题。

南都:政府行政成本太高也是近几年不断被提及的问题,很多学者认为过高的行政成本已经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发展了,这方面大部制改革能带来哪些变化呢?

许耀桐:根据目前披露的资料数字,中国的行政成本确实高了,政府的行政经费和行政管理费是来自纳税人的,政府机构是纳税人供养的。政府机构多了,行政成本自然比较高,这确实有损纳税人利益。顺德机构改革为什么比较合理,就是因为真正减少了行政机构和行政事务,例如,搞党政合署,减少了机构重叠。现在党的部门,其实也是行政部门,因为也是财政拨款。我们国家的公务员类别,共包含七大类,就是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所以,这七大机构严格来说都是行政机构,其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所以宽一点来说,行政机构改革还应该包括执政党、人大、政协等机关的行政机构,以及民主党派机关的行政机构。行政机构为什么那么多且成本高呢?不仅是因为我们过去政府搞的是小部制,管得事情多,层级多,导致成本高,而且从广义的角度讲,还有除政府外的六类行政机构,这都需要进行改革。我认为,政府要搞大部制,其他的六大类行政机构也要参照大部制的改革方向来改革。当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方案。关于党的机构方面的改革,曾经有过酝酿,后来则搁置了。

南都:改革开放之后,政府的决策权增强,大部制实际就是在增强政府的职能,这方面调整比较复杂,涉及党政关系,应该怎么弄呢?

许耀桐:搞大部制,涉及到了决策权和执行权、监督权的划分。所以,这实际上是个复杂的问题。大部制是参考国外的经验的,但是国外没有这么复杂,立法、司法、行政是分开的,大部制就是专门指行政这方面,而行政就是政府。权力本身又可以分为决策、执行、监督三个方面,一般的行政改革就是加强行政决策的集中,以及行政执行的下放和行政监督的独立。目前的大部制改革还只能参照国外大部制的成功经验,把三权分离。实行大部制后,我们从中央到地方,仍然都有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党的委员会对于相应的各级政府而言,实际上就是做决策,而且必须由党委来做决策,然后交给政府。我的理解是,党的这些决策是政治决策,即根本路线方向的决策、重大原则方针的决策,以及重要人事安排的决策推荐,政府还有其他的很多决策可做。那么,搞了大部制后,也可以说党对政府的决策还是大面上的、间接性的政治决策,政府还需要进一步作出的是务实的、直接性的行政决策。所以,未来的党政决策关系,党委应该继续负责解决政治决策问题,而政府要专注于负责解决行政事务决策问题。所以要说决策权本身,其实也是可以区别的、分别对待的。

载《南方都市报》2013年3月3日[AA29]版

进入 许耀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行政体制改革   大部制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70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