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明葵:亚太地区的博弈与合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04 次 更新时间:2013-03-02 13:29

进入专题: 亚太  

纪明葵 (进入专栏)  

参与亚太地区博弈的主要主要对象是中美俄日印和经济能力相对强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地区组织包括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经济合作组织、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TPP)、东盟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亚太地区博弈的重点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之中。主要代表在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之间。而中美间的分歧和利益又牵制带动地区利益矛盾和全球利益、矛盾和冲突。矛盾的核心是美国要保住一超地位,而新兴发展中国家要寻求在现有国际体系内修正不合理的国际秩序。

今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五角大楼宣布,美国将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即在美国面临预算压力的情况下,仍要努力确保美国在全球的“军事超强”地位,美国将缩减其陆军规模,减少其在欧洲的军事存在,而把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奥巴马把这项新战略称之为在亚太地区的“再平衡”战略。

6月1日,美国国防部长利昂?帕内塔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1届亚洲安全峰会上,就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发表了演讲。反复强调,美国“亚太地区再平衡”,是要加强在亚太的“参入”,“发挥更大的作用”等等。美国在亚太地区增加兵力“前沿部署”,是美国对亚太地区“承诺的核心”。美国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是实现亚太地区军事力量的“再平衡”。

这是一个伪命题。美国在亚太地区一直处于军事强势地位,保持美国要在亚太地区军事的力量的优势和霸主地位,调整兵力加强前沿部署不是为了保持平衡,而是要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加强,美国怕失去优势地位,使用“再平衡”这个词汇,不外乎是要影射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破坏了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而美国“再平衡”是为了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事实正好相反,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不仅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也引起亚太地区国家的普遍担忧,迫使亚洲各国不得不在经济利益和融入美国体系中选边。

美国要进行的再平衡战略,一是大幅度调整美军力部署,改变目前在太平洋与大西洋分别部署50%战舰的格局,改变为太平洋60%、大西洋40%。舰船将提高至295艘,亚太地区运作能力将提高20%。同时,要在太平洋地区部署更先进的高科技潜艇与新一代濒海战斗舰,以及新的电子战与通讯系统等。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表示在“前进部署”中,将广泛运用“海上前进基地”作为补给中继站,将欧洲6艘战舰转移至亚太地区。 二是鼓动盟友增强军力,加入军事围堵中国同盟。通过联盟关系在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区建设非永久性基地来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再平衡”战略仅是美国战略重点东移的另一种说法,是为美国称霸亚太找个理由,利用这个伪命题转移视线,掩护战略重点东移,强化遏制中国的发展和新兴国家修改原国际秩序所带来的挑战。借用中国的一句俗话就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

美国战略重点东移的原因是,美国认为: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停滞不前,阻碍世界各地的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随着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美国独霸的单级时代已经结束,1945年以来国际政治中美国占支配地位的在快速褪色。从经济规模、技术和军事开支来看,未来20年,亚洲将超越北美和欧洲的综合力量。美国国内和欧洲的经济危机是美国面临的主要苦脑。

中国将在203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这将直接威胁美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利益。中国的多极世界、和谐世界理论正在挑战美国的单极世界理论。而这种理论又得到了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认可,随着新兴国家的发展和进一步强大,与原有的大国必将一起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进程。如何保住美国的全球领袖地位,遏制新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是美国的必然选择。

但中美之间在全球范围内还有更多的共同利益存,中俄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决定世界上的任何重大事情都不可能排除中国和俄罗斯,而中俄之又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美国很难挑战中俄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所以美国只能将东海、南海问题作为突破口。利用日本要恢复正常国家地位的诉求,支持日本修改和平宪法,重走强武之路,牵制中国。日本也利用美国重返亚太部署兵需求,拉美国利用美日安保条约启动购买钓鱼岛,唤起国内民粹情绪,转移经济不景气的矛盾。南海问题同样是美国的另一个突破口。美国企图利用南海周边国家与我的海洋领土之争,作一次无本获利的买卖。以仲裁者的身份组织南海周边索权国多边对我国单边。菲律宾也企图利用美国战略重点东移要利用苏比克海军基地的需求绑架美国侵占我黄岩岛。越南也企图利用这个机会引入更多外部势力,带来了俄罗斯和印度对南海问题的渗入。东盟国家清楚的认识到,美国的介入不可能给东盟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反而可能被逼选边站队,所以东盟采取了撇清政策,不在南海问题上与美国沆瀣一气。去年中越之间签署了不使用武力解决南海领土主权分争的声明、今年的东盟外长会议上菲律宾、越南又提出讨论南海问题,遭到了与会国多数的反对,愈使美国感到了中国在东盟的影响力,美国根据对东盟内部渗透的情况决心把突破口选在缅甸。奥巴马再次入主白宫还不到48小时就宣布,11月17日开始访问泰国、柬埔寨和缅甸,第一次出访选在中南半岛,这在美国历史上几乎闻所未闻,使美国“重返亚太”再度升温,充分显示了美国推进战略重点东移的意志和决心。

2011年12月1日,希拉里访问缅甸,美国放宽了对缅甸的经济制裁,为恢复全面外交关系铺平了道路。美国承诺援助120万美元支持缅甸改革,2012年,双方互派大使,修好之快,令人侧目。奥巴马借此机会同一个历来就是中国最亲密盟友的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就是要把缅甸推向改革和与西方国家接触的道路上。因为,亚洲将决定美国的未来,缅甸是中国的近邻“胞波”兄弟,瓦解中缅关系将对东盟的团结产生重要影响,把缅甸作为外交突破点,进一步明确了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外交方向”。 为选择缅甸这个外交突破口,美国一方面对缅甸封锁打压,另一方面又积极支持反对派和民族分裂势力推进缅甸“民主化”进程。在不到两年里,把缅甸从一个受孤立的边缘国家变成一个准备迎接美国总统到访的东道国。吴登盛总统2010年11月,在大选后释放了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姬,2011年10月,缅甸军政府又解除对外国网络和异见电台的管制、并与昂山素季会谈,随之又叫停了由我国承建、造价达36亿美元的密松水电站工程。缅甸这么做,一方面是借政治改革换取西方对其民选政府的承认,从而取消上个世纪末开始的制裁;另一方面,通过停建中国大坝这样的决定,获取美国青睐。这样一个态势是促成奥巴马第二任期首访中南半岛的主要原因。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相称。中国和缅甸在东南亚经济圈中都有重大利益,缅甸单靠微乎其微的美国的援助是不可能解决缅甸自身发展的,缅甸只有融入东南亚经济圈才能寻求自我独立发展。西方的普世价值观也很难解决缅甸内部矛盾和民主问题,带来的将是更多的利益冲突,反对派也看到了中国在缅甸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昂山素姬在掸邦发表讲话时强调中国与缅甸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关系,只要我国继续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推进两国友谊正常发展,美国利用缅甸的设想也只能是枉费心机。美国国会也有些人担心美国在缅甸的动作太快,不但不能拉住缅甸,而且军方可能成为该国投资不断增加的最大受益者。昂山素季的民主势力不足,被立法排斥在总统大选之外,很难完成修改宪法当总统的任务。

为遏制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全面影响,美国正加强与亚洲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和第三大经济体印度的战略对话。去年6月,在美日召开的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会议上就加强与印度的合作达成一致,把拉印度入“对华包围网”列为共同课题。美日两国与亚洲海军大国印度加强合作,推动实施印度为应对中国的所谓“钻石链”战略,遏制中国进一步扩大海洋权益。

去年12月,美国、日本、印度三边对话在美国华盛顿正式启动,今年4月,在东京召开第二次会议,10月底,第三次对话在新德里举行。三国围绕共同利益,今后可能把会谈升级为部长级。美日印三国认为,在西起波斯湾、经由印度洋与马六甲海峡、直至中国南海的国际航道上拥有共同利益。三国将以确保海上航线安全为出发点,进一步牵制中国,并考虑联合其他有关的东盟国家一同在南海问题上制订共同对华战略。

随着美日印三方共同利益的逐渐汇合,三方之间的联系将更趋频繁,战略协作水平也将显著上升。美国强调,在亚太地区和全球拥有共同价值观及利益的美日印之间一系列磋商,为三方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事务上展开务实合作提供了机会。美日印三边对话将不断充实新的实质性内容,其组织化、机制化程度也将不断提升,但由于印度出于自身经济、政治及安全战略利益考虑,美日印短期内并不会结成联盟。

美日印认为,“我国已经在印度洋地区帮助一些国家,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缅甸等建造了战略港口。这不仅提供了新的市场,还获得了通往印度洋的替代路线。”塞舌尔、吉布提、阿曼和也门等国港口正在变成我海军护航编队的补给基地。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国际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勘探合同,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获得了第二块具有专属勘探权和商业开采优先权的国际海底合同矿区。印度则始终把印度洋视为印度自己的势力范围区,容不得中国在这一地区拓展势力。印度97%的国际贸易量、75%的贸易额途经印度洋,印度单方与我国搏奕力量有限,只能投靠美国。印度又与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的19个成员国建立了密切关系,印度将利用联盟主席国身份,继续与成员国进行海事安全等方面的合作。美日认为印度有可利用和分化的价值,所以要尽全力拉印度参与三方合作机制。印度也愿意利用美日合作提升印度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作用。

为谋求在东海、南海及印度洋对中国形成全面制约,美日印三方以“中国威胁论” 为基础理论建立起来的磋商机制,随着中国经济力和军力的发展,三方战略互动必然会出现实质性提升,也必然会对亚太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印度改变了中立立场投向西方,是西方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分化措施。西方用价值观引导,以济杠杆撬动印度。日本宣布为 “德里——孟买之间产业大动脉构想”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约45亿美元融资。并深入开展两国在海洋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遏制打压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美国2011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参加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期间,第一次明确提出构筑以阿富汗为枢纽,将包括美国 阿富汗 印度巴基斯坦,把南亚、中亚与西亚连接起来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以实现“能源南下”、“商品北上”。这表明,美国的阿富汗战略发生转变,从注重北约的作用,奉行军事第一、经济第二,过渡为倚重地区国家、并以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这一转变既是迫于美国面临国内经济增长乏力、民众厌战情绪上升的压力,也是阿富汗局势及美全球战略调整、战略重心东移的客观需要。“新丝绸之路”计划目前尚在探讨阶段,其实施将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及地区局势动荡的挑战。希拉里认为,美国是唯一具备在亚洲创造一个新秩序并充当亚洲警察的国家。她在《外交政策》刊物上发表长篇文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指出,“未来的政治不由阿富汗和伊拉克决定,而是由亚洲决定,美国处在这个行动的中心,是这个地区唯一拥有强大盟友网络的强国”。 “我们要创造一个有规则的秩序——那就是开放、自由、透明和公正,”的秩序。

“新丝绸之路”计划背后的地缘战略目标是:力求削弱中亚与俄罗斯的传统联系和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肢解上海合作组织,瓦解中巴、中阿关系,整合中亚和南亚,并建立起美国主导的地区新秩序。该计划的出台,反映了新形势下美国对其阿富汗及中亚政策的调整。

虽然“新丝之绸路”计划仍在形成和发展中,但随着2014年外国部队向阿富汗移交全部安全职责时间的临近,美国推行该计划的步伐也在加快。“新丝绸之路”计划如得以成功实施,将对整个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态势产生影响,进而加强对我遏制、影响我国周边安全。

为减少东盟和中国10+1 在亚太经济区的影响,美国对在“APEC”范围内推动贸易自由区的战略经过多年努力未果后,于2009年在新加坡“APEC”会议上宣布加入“TPP”谈判。于去年11月12日, 奥巴马公布以太平洋地区为主的大范围自由贸易协议“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架构。美国、澳大利亚、文莱、智利、马来西亚、新西兰、秘鲁、新加坡、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参加。

美国在2009年底高调宣布加入“TPP”谈判,引来各方瞩目。使其与过去的自由贸易协定相比,“TPP”增加了“战略合作”内容,涵括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标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内容。

“TPP”的部分条款指向性非常明显,摒弃了过去国际组织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责任与义务上的差别。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等问题本来是发展问题,需要依靠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来逐步解决。强行的逼迫发展中国家采取高标准无疑是拔苗助长。此外,“TPP”还规定要对国有企业补助进行监督。

美国如此高调的推动“TPP”的战略意图十分清晰。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兵以后,美国的战略中心进一步向亚太地区倾斜,亚洲未来将会是美国经济、政治的重要增长点。亚洲在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和强劲增长势头促使美国“回归亚洲”。然而美国的“回归”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与快速崛起的我国之间关系。美国此时推动“TPP,”就是要绕开我国,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亚太经济体系。从军事、政治、经济三个层面在我国周边构筑了包围圈。

美国此时强推“TPP”,并且拉拢日本等“APEC”成员加入,企图在我国周边建立一个贸易标准更高,影响力更大的自贸区。“TPP”门槛越高,对我国越不利,特别是部分条款是针对我国而设置门槛,我稍有不慎,在自由贸易区上取得的成果很可能会被“TPP”所瓦解。“跨太平洋伙伴“,这个所谓的”21世纪贸易条约“以中国不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为理由,把我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排除在外。但却把另外一个自由市场远不如中国的越南拉进这个条约。奥巴马政府再次高调宣布其重心移向亚洲的外交政策——把撤出的驻阿富汗军队一部分永久性地驻扎在澳大利亚,以抵消中国不断增长的力量。

重返亚太在美国已被深深地制度化了,这必然会使中美两国在重塑关系上展开较量,并在矛盾与合作中建立亚洲新秩序。东南亚各国将不得不习惯自己成为两个大国竞争的重要地缘政治舞台。平静的东盟会议将变成充满争论并考验东盟各国的大会。在制衡中国影响力方面东南亚将处在下一场全球争夺优势的前线。东南亚各国都希望美国留下来,充当权力制衡的砝码,但不是充当领导,在亚太事务中会尽可能的与美国保持距离或中立。

美国认为:中国是美国主要的长期战略威胁,伊朗核计划则是美国最直接的外交担忧。今年初开始,奥巴马强化与印度的关系,加强与菲律宾、越南的军事合作,巩固同日韩的同盟,还重启对台军售,刺激中国。波士顿大学学者罗斯说,“我们正在做两件事:一、我们在挑战中国的安全;二、我们在激起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这并不利于美国重返亚太的政策调整。

美中关系正在重塑。贸易争端、人权差异、重返亚太政策、海洋争端等都很棘手,其中奥巴马的“重返亚太”最为重要,奥巴马必须决定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政策内涵,单纯的遏制围堵很难解决问题。中国的成功转型已经走出了民主的困境,终结了西方民主的一元化时代,中国的制度创造了成功的纠错能力,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中国保持了经济增长稳定,中国的崛起依靠的是和平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秩序,提倡的共赢而不是依靠战争和掠夺,与中国重塑大国关系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同舟共济。

2012-12-18(观点中国)

进入 纪明葵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亚太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69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