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自力:加强国家干预:美式市场经济在转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79 次 更新时间:2013-02-02 09:54

进入专题: 国家干预   市场经济  

何自力  

奥巴马在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中喊出了改变的口号,这一口号反映了美国民众不满现状、迫切要求改变的愿望,因此赢得大选入主白宫。那么,奥巴马推动的改变是什么呢?美国是否在发生改变呢?回顾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及美国政府的政策走向,从经济体制维度看,可以说,美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发生重大改变,改变的方向是加强国家干预。美国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国家干预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其深层次矛盾所决定的必然选择。

一、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美国一直标榜自己实行的是最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在西方世界堪称“楷模”。 一般来讲,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在内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存在着差异,各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又有各自的特点。

在奥巴马入主白宫前,美国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在四个方面与别的国家显示出较大差别。一是在所有制方面高度崇尚私有制,反对国有化,认为实行国有化就是实行社会主义。二战以后,西方各国为了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国有化措施,国有成分与私有成分并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点。美国经济的国有化程度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低的,仅有的国有成分主要表现为美国政府在宇宙航天部门及水利和电力部门进行的投资;二是在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关系上,美国一直奉行“大市场,小政府”的原则,高度重视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政府干预被限定在很小的范围内。美国宏观调控侧重需求管理,特别重视货币政策,且主要由独立于政府的联邦储备银行来操作。美联储通过制定和运用货币政策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而间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美国对直接干预私人投资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产业政策和调节收入分配的收入政策持反对态度,认为这些政策措施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三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崇尚个人承担风险,奖勤罚懒,社会只提供最基本的福利保障。西方多数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早都覆盖了全社会,而美国直到奥巴马上台才只覆盖了70%的人群,有数千万的美国人享受不到起码的医疗保险服务;四是在对外经济关系中主张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保护主义。在比较长的时期里,美国借助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主导地位,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维护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不顾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特殊国情,竭力推行金融自由化和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这些特点集中在一点,就是特别强调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因而成为西方国家中最具自由主义色彩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二、美国市场经济体制在转型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美国经济遭受重创,陷入严重衰退。2011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且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严重脱累了尚未摆脱金融危机的美国经济。所有这一切引起了人们对美式自由市场经济和新自由主义的强烈质疑。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先是在就职仪式上公开表示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认为政府不在大小,而在于能否起作用,能否保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医疗保障;市场没有好坏之分,市场具有创造财富、拓展自由的能力,而缺乏监管的市场会失去控制,偏袒富人不可能使国家持久繁荣,接着采取了一系列反危机的经济刺激政策,同时对美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方面也进行了重大调整,遂使美国市场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变化的方向是不断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通过国有化方式救助金融机构和大公司,防止经济崩溃。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所有的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下称“两房”)陷入经营困局,美国联邦政府出手接管“两房”。2008年9月中旬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陷入困境,为了防止整个金融体系崩溃,美国政府于9月17日以79.9%的股份国有化AIG。为避免更大范围的危机,2008年9月20日,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要求国会赋予政府广泛权力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制定的最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2009年,金融危机开始入侵美国实体经济,作为美国工业支柱的三大车企陷入资金绝境,频频请求政府援助。4月30日,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政府通过为其追加数十亿美元援助,使其成为政府旗下的汽车企业。同年6月1日,美国第一大车企通用汽车破产重组,美国政府以61%的股份将通用汽车贴上了国有企业的标签。以政府救助方式挽救大银行和大公司,美国经济的国有化程度迅速提升,传统的单一私有制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新变化。

2.实施产业政策,努力推动“再工业化”战略。奥巴马上台后,将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归结为制造业的衰落,为了实现美国经济的复苏,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强调回归制造业。2011年12月13日奥巴马政府宣布成立隶属于国家经济委员会的白宫制造业政策办公室,以协调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制造业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并推动美国制造业复苏。在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干预下,美国制造业回归步伐不断加快。例如,福特将零部件生产从中国与墨西哥转移到了美国;通用汽车加强了在美国国内的生产,计划生产高质量汽车;开发页岩天然气使得美国的石化行业与钢铁行业争先建设以天然气为燃料或原料的工厂。从奥巴马宣布“制造业回归”到设立招商引资计划,再到“制造业政策办公室”的成立,标志着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大大加强。

3.积极推动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国家在提供医疗保险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美国是少数至今未普及全民医疗保险的发达国家。长期以来,美国的医保体系存在覆盖面窄、开支高、效率低的特点,每年有一半的个人破产缘于医保开支不断上涨,同时还造成联邦财政赤字螺旋式上升。奥巴马上任后就把全面改革美国医保体系列为最重要内政之一,主张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把公共保险引入医保市场竞争,严格监管保险商,遏制全国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势头。根据最终医改法案,美国政府今后10年将投入9400亿美元,把3200万美国人纳入医保体系,使全美医保覆盖率升至95%左右,接近全民医保水平。在奥巴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经过讨价还价、妥协退让,2010年3月21日,美国医改法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4. 政府出资大力支持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努力提升美国经济的竞争力。奥巴马上台后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看作保持美国大国地位、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为此,政府不惜重金扶植新兴产业的发展。2009年2月,奥巴马总统推动国会通过了《2009年美国经济复兴和再投资法》(以下简称“复兴法案”)。该法案提供了940亿美元的激励措施以促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多晶硅产业作为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的基础,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巨额补贴。2009年7月奥巴马政府宣布出资20亿美元帮助两家企业建造太阳能发电站,在带来就业机会的同时,提高美国可再生能源使用率。2010年6月,奥巴马政府宣布进一步支出最高达60亿美元用于开发电动汽车。2011年8月,奥巴马政府宣布了一项价值5.1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用于加速生物燃料在军事和其它领域的使用,旨在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同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5. 放弃贸易自由化政策,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奥巴马上台后,为了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和减少贸易赤字,一改曾经高举的贸易自由化旗号,转而高举保护主义旗帜,极力强化对外贸的政府干预,限制别国对美出口。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进口国,为了遏制中国产品销往美国,美国设置种种贸易壁垒,强压人民币升值,扬言将中国纳入汇率操纵国的黑名单,以便对中国实施更加严厉的惩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常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基础上,启用337调查,也就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授权,对进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公平行为”或“不正当手段”进行调查。从近年美国337调查实践看,绝大多数案件都涉及知识产权。一旦国际贸易委员会经过调查认定被指控的“不公平行为”或“不正当手段”属实,就可以签发有限排除令或者普遍排除令,禁止侵权产品甚至其上下游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我国是337调查的最大受害国,一多半调查都是针对我国进行的。针对我国开展的337调查目的是遏制中国产业升级和产品出口,把我国产业局限在价值链的最低端。此外,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允许美国商务部对从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所谓受补贴商品征收反补贴关税。美国高调地将对华征收反倾销或反补贴关税法律化,等于给未来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设限提供了法律依据。所有这些干预行为表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已经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它曾经大力推行的贸易自由化政策,走上了保护主义导向的国家干预之路。

三、美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由其深层次矛盾决定

美国市场经济体制强化国家干预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其深层次矛盾所决定的必然选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客观存在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必然干扰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由于美国更加迷信市场的作用,极力维护私有制,反对国有化,轻视政府对经济的必要干预,就使得美国的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更加尖锐,导致经济陷入深刻危机。

首先,市场自发调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去工业化和产业空洞化,工业竞争力严重衰退。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建立在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在市场自发调节下,私人资本在各个产业部门的投资和生产经营完全以最大利润为目标,而不顾这些产业对增加就业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意义。战后初期,制造业已经成为美国的主导产业,凭借制造业美国实现了50年代的快速恢复,特别是60年代的高速增长和经济繁荣。但是从70年代开始,私人资本为了谋求更大利润,逐步放弃了能够带来就业机会和支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如纺织、服装、炼钢、造船、装备制造等,转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制造业把研发、材料采购、设计等制造业产品生产的上游阶段留在国内,加工、组装、制造、售后服务等中下游生产阶段则被外包到别的国家和地区,其结果是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直线下降,1970年该比重为24.8%,1986年降到19.6%,到了2011年只有12.1%。制造业萎缩使技术创新失去产业支撑,大量产业工人失业,出口锐减,贸易赤字剧增,工业竞争力严重衰退。

其次,市场自发调节推动经济虚拟化,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战后美国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实力建立了美元霸权体系,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金融业遂成为暴利行业,大量资金涌入金融业,使得美国金融资产流量相对GDP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这一比例在1952-1979年平均仅为257倍,而在1980-2007年却迅速增加到418倍。非金融公司金融资产与实际资产之比,70年代仅为40%多,到了90年代竟达到90%。现在,美国金融衍生产品所形成的虚假财富面值已高达30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25倍。在市场的自发调节下,一方面是制造业的不断衰退,另一方面是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这意味着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美国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经济危机的爆发势在必然。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最后,市场自发调节推动超前消费,引发债务危机。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的又一典型特征是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在美国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主要表现是资本和劳动收入的两极分化,而产业结构的去工业化和制造业的萎缩则进一步助长了收入两极分化。自70年代以来,美国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越来越萎缩,曾经达到中产阶级生活水平的大量白领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丧失工作机会,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与制造业萎缩相伴随的,是包括金融、保险、运输、信息、咨询、广告、旅游、家政服务等在内的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但是服务业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与少数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业的技术精英相比,多数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制造业萎缩,服务业收入水平偏低,而少数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业精英获取了巨额收入,这就造成了社会财富占有的严重两极分化。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最富有的1%家庭拥有全部财富总量的1/3,到了90年代中期,美国最富有的1%家庭拥有全社会近40%的财富,而底层80%的家庭只拥有全国16%的财富。严重的两极分化必然动摇资本主义制度,为了防止社会矛盾激化,美国政府不得已实行鼓励消费的政策,一方面各类金融机构实行低息政策,鼓励人们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大量举债消费和购房,以维持社会的表面繁荣,由此引发整个社会的购物狂潮,“人们购物成瘾,消费变得更像集体炫富”,使得家庭储蓄不断减少而债务迅速上升。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家庭的平均储蓄率约为8%,2000年时,家庭储蓄率已锐减到1%左右,到了2007年,许多美国人已经入不敷出了;另一方面政府大量举债维持社会福利制度和政府机构自身的运行。现在,美国公共债务规模已突破16万亿美元之巨,人均负债5万多美元。靠举债提高消费水平以便拉动经济增长的实质是饮鸩止渴,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化解眼前的矛盾,却引发了更深的矛盾,这就是社会的消费能力远远超出了社会的财富生产能力,表现在外贸上,进口远远大于出口,出现巨额外贸逆差,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表现在国家财政状况上,国家主权债务如滚雪球般迅速膨胀,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这些矛盾最终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使经济陷入持续衰退。

可见,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积累的内在矛盾已经尖锐化,把美国经济拖入了危机的深渊,无视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缺陷只会进一步深化经济危机,因此,奥巴马政府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偶然的,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发生转型也是势在必然。

四、启示

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一些人对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推崇备至,认为美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经济发展和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最好制度选择,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应该以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为样板。大量事实表明,正是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内在矛盾的不断积累和尖锐化,使美国制造业萎缩,经济高度虚拟化,外贸赤字激增,债务危机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家竞争力下降,最终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发生动摇。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强化政府干预的重大举措,涉及生产、分配、金融、贸易、投资等各个领域,由此推动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发生重大转型,这一转型宣告了美国自由市场经济“神话”的终结。看清这一点对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坚持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与政府强有力调控相结合;坚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坚持在收入分配中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坚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的统筹和协调发展,这一切标志着中国找到并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该模式吸收和集中了传统市场经济的优点,又形成了克服传统市场经济缺陷的新要素,因而是具有显著优势的市场经济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更符合中国国情,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不被任何诋毁和唱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观点和言论所动摇。只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完善该体制,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进入专题: 国家干预   市场经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制度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16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13/02,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