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颁奖典礼上,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就城市化发表了演讲:
中国过去三十年是一个僵硬的体制,市场经济以后很多元素涌现出来。目前中国人口流动的情况,有点像战争年代的兵力分布图,非常频繁和密集。而且这个人口流动的数量要比三大战役大得多,我们城市化是数亿人口的流动,不但农村的人走向城市,城市之间的人也发生了很大的流动。
那么,人口是流动到哪里去?人不能总是在路上跑,一些人生在一些地方,但是不在这个地方生活,很多人将来不老死在这个地方,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这么一个巨大的,人类历史上空间的重新布局,他们会落到哪里去?有什么规律可寻,这个基本经验,或者说基本的趋势是什么?
现在人类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很少的空间上来,而把其他空间变成生态,变成环境。人类在国土面积很少的一块地方,这里有一些数据,世界半数以上的生产活动占了1.5%的陆地面积,美国集中了20%的人口和40%的GDP,日本的三大都市圈大概覆盖了60%、70%,在巴西看到,在埃及也有这个情况。
这与传统农业社会完全不同,农业社会是非常发散的,主要是光合作用产生生产,工业城市,商业,服务业不是这样,它要不同地域的流动。
这些要引起我们高度的注意,我们看到把GDP投到日本的国土上就是三大圈,最大的都市圈是东京,名古屋少一点,其他地方都是平平的,是经济平平。
美国国土面积大得多,所以他的包也会多一些,但是美国经济的60%、70%、甚至80%也是在几个大城市里,这样的布局是不是里面隐含着某些规律性的东西,这值得我们注意。
未来的集聚是什么样子?
可能对中国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往哪聚,不是往农村,一定是往城市,什么是城市?农村人口到城市,什么是城市?各个地方的含义都不一样,就是空间上比较聚集的,有较多的经济力量聚集在一起,城市是由密度定义的。
城市引出一些问题,空气不好,负荷很重,但是人为什么往这里去?谁都知道青山绿水很好,但是还是到大城市来,随着时间的移动,他往这里集聚是什么道理?城市化恢复导致收入的增长。
大多数所得税高,人均GDP高,这里面什么道理,我们给他概括了几条,收入高,他发展起来就是要有需求,没有固定的需求,没有一定的人口集聚好不起来,所以小地方适合很多人做事情,所以分布要达到一个临界水平才能创造更高的水平。
积聚节约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你看地铁,街道这些都要耗费巨资,只有人口集聚才可以消费得起,人口密度不高的地方,地铁也消耗不起。
知识生产,你看人才怎么生活,科学家的想法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活跃起来,如果做得非常分散,生态环境不错,所以大量的积聚有才能的人,他们互相竞争才可以推动,所有的科学研究中心都是在大都市或者离大都市非常近的小城镇,不在非常偏远的地方搞科学研究。
现在的农业全部都是由现代发展城市在推,未来往哪里蹦的时候,一定是收入多的地方走。
积聚节约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你看地铁,街道这些都要耗费巨资,只有人口集聚才可以消费得起,人口密度不高的地方,地铁也消耗不起。
知识生产,你看人才怎么生活,科学家的想法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活跃起来,如果做得非常分散,生态环境不错,所以大量的积聚有才能的人,他们互相竞争才可以推动,所有的科学研究中心都是在大都市或者离大都市非常近的小城镇,不在非常偏远的地方搞科学研究。
现在的农业全部都是由现代发展城市在推,未来往哪里蹦的时候,一定是收入多的地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