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中为“四万亿”正名。他指出,“有人不顾事实地歪曲和指责(注:指四万亿计划),甚至说是不必要的代价。我想郑重地说明,正是因为当时的果断决策和科学应对,我们才避免了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农民返乡,继续保持了中国发展的好势头……”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越显衰退趋势,社会开始期待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部分地方政府甚至等不及,预先推出投资计划,等候中央宽松货币政策的到来。但2008年肇始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副作用着实太大:全面的物价上涨、房价高企、经济结构失衡,决策层也是投鼠忌器。这也是为什么发改委先后两次大规模批准基建投资项目,却仍然否认将再次推出类似“四万亿”计划。
单论四万亿本身,主要是财政政策,涵盖了基建、三农、保障房、税改等九个领域的政府投入,除此以外还强调了金融——尤其是信贷对重点工程、技改等的支持。初步匡算,实施这些工程,到2010年底总计约需投资4万亿元,这是四万亿计划的由来。这一投资总额虽然很高,但并不离谱,仅占2010年GDP的一成。从资金来源来看,中央政府承担1.18万亿,其它近3万亿,由地方配套,以中央代发的地方债、政策性贷款与地方企业债为主,需要货币扩张的幅度并不大,副作用相对较小。
显然,这和公众认知的四万亿并不一样。理论上来看,如果单纯是政府主导投资四万亿,对总需求的扩张影响并不会太大,并且会抬升利率,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会抑制社会总投资,这将限制政策的实际效果。因此,为了与四万亿相配合,四万亿计划中的第十条——“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被过度使用,2009年的M2增速超过27%,为近十几年之最。年均新增信贷从2007年以前的年均3万多亿的常态激增至现在的7万亿元以上,2009年一年更新增近10万亿。2011年末,M2总额较2007年末增长超过100%。很明显,是货币扩张而不是四万亿投资刺激了经济,这才是四万亿计划能奏效的根本原因。
我们知道,短期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总需求,最终影响总产出,刺激经济。但长期中总产出是由社会的潜在产出水平决定的,与财政和货币政策无关,这些政策最终仅仅会体现在价格水平的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从2010年起,物价开始全面上涨,政策越给力,也就意味着物价上涨得越利害。
代价还不仅仅于此,由于当时的经济政策主要着眼于拉动投资而非刺激居民消费,在资本品与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升的同时,还带来了产能扩张,尤其是钢铁、水泥、建材等相关行业。问题是,中国并没有相应容量的市场需求。过去十几年的产能扩张是由强劲的出口消化的,但2008年以后,全球经济都处于衰退的阴影响,能消化掉中国多余的产能是有限的。于是,我们看到,投资形成的产能,在今天没法消化了,钢铁、水泥等行业纷纷出现产能过剩。这时要缩减产能,企业面临的可能就是巨额债务,银行体系承压很大。
更深远的危机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时机不再,如经济结构失衡、节能减排。因为金融危机,经济结构调整被拖延了,节能减排也不提了,造纸业、光伏等高污染行业的整顿全面停止,房价调控也放弃了。这些改革的延后,加重了经济的“病情”,让这些领域改革陷入更难腾挪的境地,构成了四万亿最严重的代价。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温总理对四万亿的辩护。我们发现,今天企业被迫缩减产能后,企业倒闭、工人返乡的危机仍在,四万亿只是拖延了危机的时间,我们更需要承受此前所没有的“高物价、高债务负担”等代价。
四万亿原本应该有一个好结局。2008年公布的四万亿计划明确要求,要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水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工程,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服务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全面推进税改,减轻企业负担等。这些财政政策如果能切实的执行下去,虽然经济周期的复苏不如货币扩张来的快,但却会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从而影响长期总产出。但这些政策不是被抛之脑后,就是实施过程中走样,如此怎能不让人振腕叹息。但愿此次应对经济衰退,我们不要重走老路,来一次真正的四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