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军:文化: 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持久动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91 次 更新时间:2012-10-19 22:31

进入专题: 社会管理  

金太军  

摘要: 社会问题的存在是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我国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的存在可以从文化层面找到根源:一是信仰体系缺失; 二是传统文化被破坏、被解构;三是市场经济的畸形发展对精神层面造成冲击。今后,应建立弹性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恢复主流意识形态,重塑适应21 世纪的现代文明,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会问题; 传统文化; 主流意识形态; 信仰

一、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及文化根源

当前,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热点话题。大多数学者一般从制度、体制和公共政策等角度开展研究,成为该学科领域的鲜明特色。一直以来,制度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很大,也被学术界广泛认同。个人以为,中国的问题仅仅从制度层面上分析还远远不够。所以,本文和比较主流的研究有所区别,即从文化的角度探讨社会管理的问题。

社会管理为什么会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我们要去探讨这个话题?

一个重要原因或其逻辑起点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无序或乱象,可以概括为转型中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特定阶段很容易遇到的四大问题:

第一,社会躁动不安。当前,我们整个社会包括社会成员之间显得有些躁动不安,情绪很容易失衡、冲动。时间久了,这种躁动的感觉就会变成一种情绪,弥漫整个社会。第二,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加剧。当前,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将加剧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贫富差距的扩大化,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等,都将成为社会矛盾冲突加剧的导火索。第三,犯罪率居高不下。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犯罪率可能还会保持上升趋势,下岗、失业、疾病、精神困扰等因素,以及人口的频繁流动都是造成犯罪的原因;

同时,温饱问题、教育不公、法制不健全、腐败问题等都是犯罪的温床。第四,腐败的社会化。

传统意义上的腐败只限于权力的公共部门,也就是掌握权力的党政机关部门,但是现在的腐败已经社会化了。所以,这些社会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和创新社会管理。发展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著名的“猫论”强调的就是发展,尤其是高速的发展。但是,他到晚年也开始反思了。他说,以前我们总是觉得发展慢了不行,但是实际看来,发展起来之后发展快了,发展带来的问题更多、更棘手、更复杂。

中国的发展成就可谓举世瞩目,GDP 始终保持着每年9% 左右的增长速度,创造了许多“奇迹”。30多年来,这种奇迹是举世无双的。但是,发展确实产生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是发展本身带来的,很多在过去是潜在的、现在显现化了的问题。从文化角度来考虑,可以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上讨论其所产生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

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今天看来,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被颠覆了。有两大事件可以说明问题:

一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崇尚民主与科学,这非常好。“打倒孔家店”实际上就是打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因为孔子代表了中国主流的儒家文化;

二是文化大革命。其对主流的儒家文化的冲击更大。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上下大力提倡“破旧立新”。破的“旧”是什么? 是传统文化。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信奉的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论。与唯物论完全对立的是唯心论,唯心论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知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所以,唯物论强调物质性,物质性是第一位的;

而人们的思想、观念就是对客观物质的反应,人的大脑本身也是物质的,是物质形式的一种存在,而精神只能依附物质来存在,所以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定是无神论者。假如你问一个人:

你见过神吗? 见过上帝吗? 谁亲眼见过,谁知道上帝长什么样子?

没有人知道。唯物主义认为只有客观存在的东西才叫存在。所以,唯物论者没人敢说他见过上帝。从科学意义上来说,唯物论和无神论都是正确的。但是,从文化的角度、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唯心论和有神论却有其合理之处,我称之为“功能合理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信仰的缺失及其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道、佛,可以说是儒、道、佛三种文化的融合。从信仰的角度来说,中国人可能儒、道、佛三种都信。比如,好多老百姓家里什么都供奉,有代表儒家文化的,也有代表道家文化的,还有代表佛家文化的,天地君亲师都拜,有非常广泛的实用性和地方性。比如,中国民间照壁上有土地神( 土地公公) ,家门口有门神,灶台有灶神,理财有财神,科举有魁星,要想结婚有月老,求子有送子观音,驱蝗虫有猛将,养蚕要拜蚕花娘娘,治水可以找许真君,航海可以去找妈祖,还有风婆、雨神、雷公、电母、河神、海龙王、阎罗王等等,完全是应有尽有,而且各司其能,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等等,都可以通过这样一种信仰得以慰藉,获得相应的庇护和化解。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它没有非常统一的模式,但具有极强的功能性,其核心就是“因果报应”。

所有封建迷信都强调“因果报应”,即做好事一定会有好报,做坏事就一定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天网不只是法律之网、制度之网,更是“因果报应”这张“天网”。而因果报应强调的是前世和来世的连续性。在这里,迷信学说具有强大的现世因果教育功能。这样的因果报应理论可以极大程度地淡化社会的不公。比如在现实社会中,有人挥金如土有人却一贫如洗,有人宝马别墅有人却露宿街头,按照因果报应理论来理解,这是应该的,很正常。印度就是这样的文化,并把这种文化传统延续下来,还是强调来世因果报应,所以贫富的对立、官民的冲突受到抑制。

西汉思想家、儒学家董仲舒把这套思想理论化,主要强调因果报应,这套理论对统治阶级极为有利,即使皇帝也不敢做坏事,而是要为老百姓做好事,否则就会遭到报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一理论确实对统治阶级有抑制作用。因为它强调一种不可知的力量对人世间的威慑。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权( 统治阶级的权力) 和民间的儒道佛、鬼神相互补,民间的信仰和宗族乡绅是结合起来的。民间社会靠这一套理论就可以维持,所以绝大部分的民间社会是稳定的。今天,很多人依旧喜欢看港台剧中的鬼神片,这些影片宣扬的就是做坏事的人最终会受到报应。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这种传统文化的东西,做坏事的人不受到报应还可以长命百岁,他的子子孙孙还可以升官发财,而做好人却受到压迫得不到发展,这样下去就十分可怕了。

一个社会,如果民不畏鬼神,那么这个社会就缺少一个深层的东西、一个内在的东西,光靠法律等肯定行不通,更何况法不责众,法还是靠人来执行,所以必须从信仰的层面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宗教在适度的范围内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缺失及其根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第一,民间信仰体系缺失。我们常说的民间信仰体系,即权力的文化网络,是指公共权力到基层要和文化网络结合起来,没有文化网络的支撑,权力很难贯彻。与制度性宗教不同,民间信仰弥散于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历经了远古及今的不断发展,民间信仰所呈现的仪式与象征体系,吸收融会了巫、神、灵魂、天道、阴阳、祖先以及儒、释、道和其他宗教、哲学的观念与符号,在日常生活实践的层面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念。但由于其与“迷信”的复杂关系,在民族—国家的文化体系中总是处于晦暗不明的尴尬地位,一直无法取得合理的认同。在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保护的时代,如何合理认识中国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民间信仰,如何重新阐释民间信仰在民族—国家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如何重新确认民间信仰在人的道德、精神生活中的意义、价值等问题,迫切需要学界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予以回答。

第二,传统文化被破坏、被解构。毛泽东时代解构了文化中传统的元素,使主流意识形态走下神坛,但是也建构了新的文化——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文化。这一文化在当时是非常深入人心、令人信服的。现在的很多80 后、90 后年轻人可能不大相信这些,但生在上世纪60、70 年代的这代人还是相信的。那时的年轻人会从梦中醒来,满脸的泪水湿了枕头,为什么? 因为梦里“见到了”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像这样的一种崇拜式的信仰达到了一种迷信的程度,超过了现在年轻人对青春偶像的崇拜。因为那一代人的这种信仰是发自内心的、持续的,可见毛泽东建构的文化是很强大的,是慢慢地在全民心中树立的一种新的信仰,这种信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像雷锋这样的时代英雄。

但是,今天的问题是: 我们打破了文化中传统的东西,而新建立的东西又似乎丧失了其以往的神圣魅力。所以,传统的信仰没有了,很多人内心实际上是一片空白,精神上是断裂的、痛苦的,有时候麻木甚至掩盖了痛苦。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才急需要走近现实、贴近生活,我们的各项事业才需要继续深化改革。

第三,市场经济的畸形发展对精神层面造成冲击。市场经济本身是个好东西,但是它在运行过程中却畸形地发展,就像瘦肉吃着很好但却加了瘦肉精。现在强调经济理性极度扩张,人文价值利益和人文价值底线却退缩了。在极度追求GDP、追求经济竞争力的同时,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后代子孙的利益为代价,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工具理性、机械理性极度扩张的一种表现。

人本身是很复杂的,而社会就更加复杂。如果对社会的运行和治理只一味地关注数据而丧失文化,其结果就十分可怕。一旦丧失了文化传统,我们的宗教几乎就成为谋取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宗教和经济高度结合,工具理性又一次大行其道。对此我以前体会不深,但是当我看到韩国的寺庙以后,才对以前在中国觉得再平常不过的寺庙大吃一惊,方才知道寺庙原来是可以这样做的,寺庙原本应该是这样的。如果用最精炼的话来概括中、韩寺庙区别的话,那就是市场化与世俗化的本质差异。世俗化是政治学的一个术语,它是指一种文化作为一种信仰为老百姓所接受的程度,而不是一种很喧嚣甚或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实际上是一种内心的信仰,人们已经把它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寺庙不是世俗化,而是市场化。当你进入到中国的寺庙特别是几大佛教圣地,感觉到眼前的场景根本不叫寺庙,似乎是农贸市场或者超市。即使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孔庙,常常会看到很长的一排摊贩,你不得不在这些“夹道欢迎”的小摊小贩的喧哗声、叫卖声中步入孔庙。但是,韩国却不是这样,寺庙并不金碧辉煌,有的很陈旧,却一尘不染,没有人大声说话甚至都没有人说话,也没看到有人接打电话或者大声喧哗,置身其中,就感觉自己的灵魂找到了方向。寺庙本身是安放信仰的之处,是自我反思的场所,而现在能让自己彻底反思、让灵魂安静的场所基本上没有了,寺庙一个像大商场,所以说我们的公共精神沦落了。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精神领域带来冲击,使得社会的信任度在下降。而社会的信任度一旦下降,诚信度也随之下降。社会管理也就步履维艰。现在的中国人为什么活得太累,依我看主要是:

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所以,英格尔·哈特对幸福指数研究后发现: 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幸福感都下降了。根据世界经济合作组织( OECD) 2011年发布的一份涉及40

个国家的“生活质量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丹麦、加拿大和挪威是生活满意度最高的国家,而中国和匈牙利并列倒数第一。中国的经济发达了,为什么老百姓感到并不幸福呢?我想,主要是我们的物质丰富了,而精神层面的发展没有跟上。实际上,我国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根源,都是因为人们感到不幸福、不快乐所致。

三、科学与信仰的辩证关系

当今,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在下降,主要是因为人的自我价值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今社会很容易根据一个人所占据的社会资源来判断他的社会地位。在诸多社会资源中,最重要的是钞票与权力。这种社会判断对中国的影响很大;

另外一方面就是自我认知。自我认知实际上是一种信仰。信仰的核心是什么?没有任何外人在场、外力在场的情况下的一种精神与行为准则就叫信仰。有时候我们看到红绿灯,一看没有警察也没有汽车,但是红灯,假如这时又是夜里两点钟,你走不走? 你会不会等那一分钟的红灯? 如果你等红灯变绿灯再走,说明你有信仰,你信仰这个交通规则——红灯就是不能走,不管有没有警察不管身边有没有人看着。而此时,绝大部分中国人会说干嘛不走呢,如果旁边有一个人不走,肯定还会有人在心里说他傻。如此看来,信仰恰恰是不受外力影响的。

一讲到信仰,有人会说科学早就打破迷信了——现在的光电望远镜能够看到几百甚至几千光年以外的世界。但是,请问有没有人看到过上帝?科学早就证明上帝根本不存在。但事实上,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科学越发达的地方,信仰往往就越发达,这确实很奇怪。所以,科学和信仰是两个同心圆,信仰的圆圈更大。科学一扩大,信仰就跟着扩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对外部世界认识得越多,对宇宙认识得越多,就越觉得人渺小。人怎么理解浩瀚的宇宙? 只有靠信仰——所以往往科学越发达,信仰就越发达。而信仰呢,它既是自由的,又是个人的。不能说我要求你一定要信这个,不信就不行。但我们说中国共产党信仰共产主义,那是科学的,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仰。但我们又可以把它理解为:

共产主义就是一种最崇高的信仰,为什么? 共产主义所信仰的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只有到了信仰层次,这一切才有可能实现。

按需分配的境界就是按个人的需求来分配,不过,目前还无法实现,因为我们的信仰还比较贫乏。只有在有信仰的社会,才可以按需分配。否则,要是实行按需分配的话,很多人的欲望会被无限放大。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共产主义是信仰的最高境界,是能够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种制度的。

四、历史与文化的虚无主义

当前,市场经济对文化的冲击还表现为历史与文化的虚无主义。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就是否定历史、割断历史,把文化变得虚无化。“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的观点。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本身没有科学依据,但文化可以赋予它这种“本性”功能的合理性,把人往“善”的方向去想。有个古典传说叫“大禹治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用现在的话来讲,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人民的公仆,是服务型政府的代表,具有共产主义品质。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所以“大禹治水”才能传为美谈。

但现在,不知为什么有人却把它虚无化了?一位著名的“百家讲坛”主讲人说,经考证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婚外情,不回家是为了蒙骗子女、蒙骗妻子。这真是一种很荒唐的说法。古代还有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但是我们现在的人把他解释得更加离谱———据史料记载:

鲁柳下惠,姓展名禽,冬天很冷,忽有女子来投宿。因为外面很冷,衣服很单薄,浑身都冻僵了,这时候“坐之于怀,至晓而不为乐”。对于柳下惠,现在有人解释成“生理缺陷”(说他有前列腺炎) 。这十分可笑!

优秀的传统文化,今天该怎么理解,怎样传承? 比如三过家门而不入、坐怀不乱等传说,是真是假重要吗? 为什么非要去考证它是假的呢?

因为传说本身就叫传说,就像天仙配、牛郎织女的传说一样,象征着一种民间的文化,是劳动人民、底层人民的美好幻想,是一种美好的爱情愿景。是否有必要考证,怎么可能有天仙女下凡呢?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无聊,但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它本身的真假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流传下来了,作为美好的东西为后人保存下来了。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该学学日本人。从2011 年日本海啸、福岛核电泄漏事故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有两个画面很震撼人心。画面一: 成千上万人在操场上排着“之”字型队伍去领水,一人一瓶矿泉水,没有警察,没有喧哗,安安静静; 画面二: 因为核泄漏有核辐射,数以百万计的人都要开车离开,交通严重堵塞,但是没有人鸣笛按喇叭,没有人抢行占道,虽然大家都开得很慢,但很自然,一步一步地往前移动。面对这种场景,我们要挖掘它背后的东西。事实上,日本政府并不比我们中国政府更有效率、更有能力,但是至少在这个事件中,我们看得出来: 政府没有给予任何管理,其关键是日本社会和公民的整体素质很高。后来,有人用“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对日本人作了分析。他认为,日本人把“文化”和“文明”进行了区分,“文化”的东西就是延续下来的传统的东西,无好坏之分。这是日本人对文化的独特的理解。比如说,日本女人穿和服就是文化。

再说日本人的茶道,在日本民间已经深入人心了,这完全是一种民族文化。所以,西方人到日本人家做客就很不习惯,因为它有非常严格的一套程序,整个做下来要一个半小时。有老外说,搞了一个半小时,最后那个小杯子一口喝掉,真是无法接受。但是,仔细琢磨茶道的整个过程后,就会明白:

日本人就是在这种礼仪形式中得到了心灵的交流。由此可见,文化是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东西,它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分开就不是它本身了。而文明不一样,文明是不存在延续的,现在的高科技都是在更新的文明。所以,这一点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

五、用弹性的价值体系来引领我国文化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现在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中国现在的成就和发展都是在历史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然,中国当前的各种社会问题,不仅与整个社会所崇尚的价值体系有关,更与整个社会的文化基础密切相关。要解决好当今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就必须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积极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理念,用弹性的价值体系来引领文化建设,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 一) 传统就是文化的一种延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创造的结果。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芳香。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他文化的开放性上,主张每一个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和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的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创新的精神。变革并不是全部推倒重来,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结果。可以说,继承与创新相辅相成,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也正因如此,才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

( 二) 包容是文化繁荣壮大的最可贵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的思想上。中国传统文化对自然的理解是:

天地最大,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并从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厚德载物”的做人道理。儒学作为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方面对整个民族长期起着支配作用。儒家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种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要求我们要自觉地、不断地吸纳外来文化,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只要有利于文化发展和建设,都要毫不犹豫地拿过来,推进我国的文化建设,培育出精神振奋、品格高尚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包容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 三) 构建适应21 世纪现代文明的和谐文化

当今时代和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空前剧烈的变化。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危机,即文化观念的偏差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种关系失调造成的危机。进入21

世纪以来,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和精神家园的概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广泛使用,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21 世纪中国文化建设的三大战略构想,是中国文化适应21 世纪先进现代文明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自觉。

要构建适应21 世纪现代文明的和谐文化,就必须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着力于用和谐的方式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思路和哲学思考。建设和谐文化,还必须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基本规范抓起,从具体事情做起。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创造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这是和谐文化的具体操作和实践落实。

( 四) 倡导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信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每个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个体差异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其思想追求千差万别。如何把大多数人千差万别的思想统一到一种主流思想中去,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思想是非常可怕的。所谓主流思想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某一时代被大多数人认同的政治的、宗教的信仰和价值取向。主流思想会自觉不自觉地牵动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协调有序发展。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解决人们的思想意识问题比解决经济问题更重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应当大力倡导人们在政治以外的宗教信仰,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大多数人的灵魂找到归宿,使人们在法律之外有所畏惧,多一点善心,少一点恶念,使民众的灾难尽量少一点。

此外,还要倡导现代人“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成败、对错等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细枝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地看问题,也就难有大的作为。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

    进入专题: 社会管理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824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阅江学刊》2012.4,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