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低调当作当官的首选准则并有意和刻意而为的风潮如果不断蔓延、扩张,甚至泛滥成灾,就会使得原先那种传统的、值得褒扬的谦虚谨慎、不事张扬的工作生活态度和格调异化成一种病症。
故意低调是另一种官场病
高调说话,必定嗓门大、声音响,让别人多远都能听到。说话的人为什么超过平常心态选择高调,多半是表明心定、胆壮、气正。高调做事,必定架势足、场面大、让别人多远都能看到。高调为人做事处世,就是想表明自己,想让别人知道。
低调说话,通常是慢言慢语、小声细语、半言半语,就怕被人听到,更怕被听明白。人说话为什么不选择平常心态而选择低调,则多半是因为心虚、胆怯、气短。低调做事,通常是悄然而为,默然而做,就怕被人看到。低调为人做事处世,就是不想过于表明自己,不太想让别人知道。
但也有一些人为人做事处世表里是成反比的。一种是原本只能低调的人却要高调说话做事;某些人本是心虚、胆怯、气短,却故意掩饰、故作正经,说话有意高声大嗓;某些人本是无能力、无把握、无自信,但却要虚张声势,虚晃一枪,做事有意要玩出点花样,弄出点声响。另一种则是心想高调却偏要低调说话做事。虽是有能力、有见识、有作为,但却故意不声张、不言语、不露相。如果一个社会、一个地方、一个企业中,人人都表里不一,这种社会风气就难免有点病态。
世俗生活中的百姓是这样,作为公职人员,特别是作为中高级领导干部的官员也未能免俗。因为官员有两个身份,既是担负着治理社会责任、履行着服务百姓职能的公职人员,又是生活在人世、食着人间烟火的普通人。但是,如果在一个时期中,在许多地方,在不同层级的政府里,在很多政府的部门中,以平常心态和格调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官员却被视为是高调的人,被视为异类。那么,以这种格调和心态说话做事处世的人就会渐渐减少。而故意低调做事处世做人的频频得到赞扬和重用,人们就会把刻意低调看作为官立身的法则,大家都去装低调、玩低调,那就不正常了。按照正态分布,在政府部门中,高调说话做事处世的官员应是少数,选择低调说话做事处世的官员也应该是少数,多数的官员则是以平常心态和格调为官做人。现在是多数人都选择低调做人处世,这就破坏了正态分布,产生的就不是常态而是病态。
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在文革的可怕浩劫年月,社会风气败坏,官场风气更为恶劣。那时整个官场盛行的是高调风,人人比着吹喇叭、讲大话、搞胡夸。官场传染着、蔓延着高调病。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这种令人深恶痛绝的假大空官场病基本上被横扫掉了。与这种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的高调官场病正好相反,时下官场传染和蔓延的则是低调风气。相当多的官员故作低调,个个比低调、玩低调,低调成为一股浊流,一股恶浪,不断的流淌、蔓延、传染,正气被逐渐销蚀,邪气慢慢膨胀,最后整个官场被圆滑、软瘫、守旧风气所笼罩。这是另一种可怕的官场病。
官场“低调病”的种种病症
第一种病症是不敢讲真话。得了“低调病”的官员都挺会讲话:讲恭维领导的话,讲表扬下属的话,讲赞扬同行的话,讲各种打圆场的话,甚至敢讲自己没有为领导分担责任、没有积极与兄弟单位配合、没有多为手下人着想之类的话。但就是在有争论的场合,需要在关键问题上判明是非,表明立场和态度时,不敢讲真话。
逢到这种场合,患有“低调病”的官员讲话的口气和格调大体相同。比如他们经常使用的套语是“至于这个问题嘛,说不好,不好说”;“我们不要过早下结论,还是多研究多调查,先摆一摆,看一看”;“至于涉及到某某同志,他们也有具体情况,要设身处地多替别人想想”,等等。真可谓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这种低调的作用就是“不得罪人”;采用这种低调技巧的人,就是“怕得罪人”。
第二种病症是不敢有所作为。患有“低调病”的官员挺会做事。但他们做事总守住一条内心牢记的规则,即随大流。当公众或下属提出要下狠招解决某个问题时,这类官员通常采用的套路是:能缓办的则缓办;实在逼急了先到周边地区了解人家是怎么办的,再弄清楚上级领导和群众是怎么评价的,然后拿出一个既不超前也不落后,既不左也不右,既不软也不硬的行动方案。这种取中庸、“和稀泥”的低调的功效就是“不出头”,采用这种低调技巧的人,不敢作为,有时虽作为,但又害怕是招来嫉恨的“有所作为”。
第三种病症是不敢负责任。患有“低调病”的官员最知道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道理。平日里,一些替上级领导打点的事,他们都要亲自过问;一些让老百姓高兴且随手就能办妥的事,他们总要事必躬亲。但是,碰到有争议、有风险,有时还会办砸脱不了身的事,一句话,要负责任的事,要追究后果的事,他们就找借口,退避三舍,一推了之。逢到要认领这类需要负责任的事项时,这类官员也有一套托词:“这可是件大事,需要有总揽全局的部门挑头,我们负责配合”;“政府的工作是有分工的,这件事虽和我们有关,但负责牵头的是别的部门,不要抢人家的功劳”,等等。这种紧缩头、拱手让的低调的作用就是“不担当”,采用这种低调技巧的人,害怕的就是“负责任”。
第四种病症是不敢闯新路。患有“低调病”的官员也最懂平稳才安全,无过即功的道理。他们虽然对那些因开拓创新而迅速升迁到比自己高的位置上的官员表示羡慕,但他们更记住了某些官员敢闯敢为时被表彰,但遭到失败时被唾弃的教训。当下属或同行们议论要破除旧习大胆革新时,这类官员也有一些应对的套话:“都说要摸着石头过河,关键是要摸到石头,石头就是把握、实在,没把握、不实在的事不能干”,“看准了的就要敢闯、敢干,没有看准之前不能蛮干”,等等。这种守旧摊、走老路的低调的作用就是“没风险”,采用这种低调技巧的人,害怕的就是“冒风险”。
官场“低调病”的主要特征
这种正在蔓延的、以低调为官做人行事处世守则的官场病有其典型症状。凡是染上这种官场病的官员,其行为大都具有“三意”的特征,即有意低调、故意低调、刻意低调,在“三意”的背后则是虚伪和世故。
先说有意低调。现在不少官员所信奉的低调决不是中国人所称颂的做事谦虚谨慎、为人不事张扬的良好心态和磊落格调,而是异化了的以“圆滑、唯诺、萎靡”为表现形式的不求进取、平庸无为、呈现暗灰色的工作心态和生活格调。许多官员之所以如此为人处世做事,不全是天性使然,更多的是为应对某些不健康的政治氛围和政治规则有意而为。在通行“无过即是功”的提拔任用规则下,在老好人往往得势的平庸政治文化面前,这些原本聪明的官员,不是把聪明和大好时光用来钻研和思考如何求真务实,创新进取,而是在趋利避害的原则下,私下里花功夫去琢磨低调这门学问,用心去思索揣摩并不断地设计怎样说才能更显出谦下,如何做才能更透出圆通。
再说故意低调。多数患有低调病的官员们,也不是自甘低调,安心落得处处走下风的。连他们自己都瞧不起那种有意低调的自卑心态和扭曲的人格。当他们谈起时下官场上低调风气盛行时甚至比谁都愤慨。这说明,这些官员的低调之为决不是盲目的,而是故意的。平时特别重视低调行事处世的官员,他们也有自己的人格、抱负和才华,也不情愿按照这种灰暗的心态和格调来工作和生活。但他们明白,这样做只不过是一种表演。在他们看来,在官场上,人人都在表演,真面目都是要到后台才显露的。既然是故意演给别人看的,就要演得像真的一样,低眉俯首,逆来顺受,言不由衷,甘于示弱。
再次是刻意低调。善于低调,特别是把低调做到家的官员,决不仅仅明了他们是在有意地低调,这种低调不过是在演戏,而且他们更清楚,设计和表演这种低调不过是为了日后能够高调地投入。因此,精于此道的官员其实都是把低调处世做人作为一种换取将来不需要再低调的工具和代价。
说来也奇怪,社会上人们大多不怎么赞扬高调为人处世做事的人,认为这种人是显摆。当然更是贬低原本只能低调却偏要装出高调的人,认为这种人尽是做假。但是,人们多半能原谅低调说话做事的人,对于没有能力的低调者,则是同情,对于有意采取低调的人则认为那是讲德行、有修养。其实那些本来只能低调却要装出高调的人倒并不怎么可憎,因为他们的言行都是显露的,只不过是取胜心切,想活出个模样,想被人瞧得起而已。倒是那些心想高调却刻意低调说话做事的人,有点可怕和可恶,因为他们总是把言行隐藏着,这样的官员往往能名利双收:明里能获得美德的赞誉,暗里又能捞到实在的好处。
无论是有意低调,故意低调,还是刻意低调,都和两个东西联系着,一个是虚伪,一个是世故。这是患有“低调病”的官员们少不了的两个法宝。越是想有意低调、故意低调和刻意低调的官员,他们也就越是世故,越是世故,也就越是不真,越是虚伪。
官场“低调病”的若干类别
虽然从表面上看,患有“低调病”的官员,都处处、时时力避高调,故意或刻意低调,但一味低调的类别却并不一样。
藏匿型低调。这些故作低调的官员,大多生活上有些不检点,但还没有坏到成为腐官和贪官那个份上。在保住现有官位的同时,就年龄、资历来说,都还有升迁的一线希望,因此,尤其懂得刻意低调的必要性。他们轻易不发表意见,更不会当众议论时弊,也不会直接批评同事和部下,不上镜头不登报,时时处处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不露富,不显色,不招怨,不出名。目的是生怕露出马脚,被人抓住把柄,断送前程。
推卸型低调。这些有意、故意表现出低调的官员,他们没有那种害怕被人抓住把柄的焦虑,他们也不需要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但却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他们也能做事,就是害怕做、不愿做那些要负责任的事。他们也能讲话,甚至出口成章。但是,他们避开谈论那些需要定是非、论长短的话题。即使迫不得已要介入论争,他们或者吞吞吐吐,左顾右盼,不下结论,或者用“一方面是这样,一方面又是那样”的文字游戏。目的就是不讲真话,不得罪人。这类官员还有信仰,也有抱负。不仅不想丢掉现在这个位置,还想继续攀上更高的位置,只是患得患失。他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已经深谙那一套成本效益分析,想要用较少的成本赢得最高的回报。因此,尽量谨慎说话行事做人处世。
保养型低调。这类官员似乎看透了也看破了官场的红尘,不太想为上一个更高的官阶去拼搏。他们觉得留在现在的官位,虽然权力要小一点,待遇要低一点,但可以少作为,甚至不作为。与其看谁的官位高,不如看谁活的时间长,谁的生活质量高。他们之所以要低调,是为了腾出时间多保养身体,保存精力延长寿命。这类低调官员一到假日就休闲,一下班就去健身,上班也尽量休息保养,当然谈不上为工作争论伤和气、伤元气。这些官员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远大抱负,革命意志衰退。
守成型低调。这类官员一般年龄较大、资历较老,在部门中可算是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他们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尤其是亲见过不少失败的人和失败的事。办起事情来,总是左顾右顾,等了又等,看了再看,决不出头,四平八稳,宁肯被人说成是保守,也不轻易拍胸脯去创新,标新立异冒失败风险的事不会去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