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7月30日抵达平壤访问,当天即与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金永一等人举行了会谈,就加强两国友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王家瑞表示,希望朝鲜人民在金正恩的领导下取得新的成就。
金正恩7月15日将前劳动党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委员长、人民军总参谋长李英浩次帅“解除一切职务”。7月24日,朝鲜人民保安部长李明洙访问北京,同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公安部长孟建柱会谈。他强调了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祝福,并指出,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我们当作自己的成就一样感到高兴”。想来他必然向中方通报了李英浩事件的原委。
王家瑞在敏感时刻访问平壤,此行作用非同寻常,关乎北京对朝鲜政情是否稳定以及平壤高层对朝中关系的立场的评估。他访问成行,本身就涉及北京对金正恩的有力支持的承诺,或许还包括北京对金正恩访华的邀请。
金正恩对中国的态度似乎比其父更友好。这从当初他亲自指示朝鲜军方迅速释放被拘押的中国渔民这件事上,可看出端倪。7月26日,金正恩邀请中国驻朝大使刘洪才伉俪一起出席平壤绫罗人民游乐园竣工仪式,一路向刘介绍情况,还邀请刘同乘回转秋千,观看海豚表演。金正恩夫妇还与刘洪才夫妇坐在看台上亲切交谈。
金正恩亲自对华释放善意
金正恩对华的亲密动作,在金正日时代从未曾有。他亲自向中方释放善意,并向国际媒体表示朝中关系非常亲密,这就是他的用意所在。他从其父接过最高权杖才七个月,诚所谓“主少国疑”之际,就做出这番举动,究竟说明了什么,令人关注。
2010年5月、8月及2011年5月,金正日连续访华,频度之密前所未有。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当然有向中国“托孤”的必要。况且,从朝鲜与中国的历史关系看来,平壤最高权力的平稳过渡,缓急之间真正能够仰仗的外力,自然首推中国。
基于此,金正日去年5月访华时,再三强调“我们要把友谊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是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他旨在说明,只有他向其子金正恩递交了最高权杖,朝中友谊才会有世代相传的保证。他显然是在期许与北京领导人共勉。
北京心知肚明,金正恩从其父手中接过最高权杖时,才二十多岁,军政历练不足。他在内部倚仗老成者支持的同时,必然需要来自中国的有力支撑。再说,金正恩受到既定政策的羁绊少,不致于全盘因袭老套路,相对说来,较易接受新见解。
金正恩年轻,古代称为“富于春秋”,却已经握有朝鲜最高权杖。“冷灶”尚且要烧,何况是一支质优的“潜力股”。中国花费在他身上的心血,日后必有回报。这次王家瑞访问平壤时表示,希望朝鲜人民“在金正恩的领导下”取得新的成就,就是转达了北京对金正恩的期许。
在对半月来平壤传出的信息进行分析以后,不免做出判断:金正恩毅然将李英浩解职,构成他与李正面对峙的原因,除了在军队重大人事安排上的冲突以外,在朝鲜是否要进行第三次核试爆的问题上,彼此意见也扞格不入。
今春美国卫星图像显示,朝鲜正在位于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的地下核试验基地内,新挖掘了一条地下水平巷道,挖出的砂石堆积在旁,只待水泥、沙子和砾石运抵,将巷道填埋(即“回填”工程)以后,即可实施第三次核试爆。恰如一位人民军军官声明的那样,如今只需要“等待伟大领袖一声令下”了。
朝鲜第二经济委员会掌握国防工业,包括拟定武备研制计划、筹措资金和分配武备,以及涉外武备的采购和销售。举凡国防工业、核试爆和导弹试射均处于军方控制下。第三次核试爆准备工作由军方组织实施。
金正恩援引祖父遗训暂缓核试爆
对此,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表示强烈的反对。中国对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立场也变得日益坚定起来。新闻报道,金正恩早已有意访问中国,而中国表示在朝鲜坚持要进行第三次核试爆的情况下,不便接待。这不像是空穴来风。在朝鲜坚持要进行第三次核试爆的前提下,假如北京隆重接待了金正恩,而金回国以后依然进行核试爆,则无异对国际社会表明,正是中国对这次核试爆给予了背书。
溯自今春,朝鲜军方只待临门一脚,着手进行“回填”工程,即可进行核试爆。据析,军方认为,核导弹突防能力强,必须继续进行核试爆,才能将核装置小型化,实现核弹、导弹“两弹结合”。金正恩则认为,此刻内外形势险峻,不可冒天下之大不韪,进行第三次核试爆。
李英浩等以金正日在世时关于尽快做好第三次核试爆的准备工作的指示为藉口,催促金正恩早日批准核试爆;而金正恩及其左右则以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伟大领袖金日成的遗训为理由,主张暂不进行核试爆。双方相持不下,核试爆的准备工作时续时听,既未悍然进行,也未承诺予以停止。金正恩占上风,迟至今日,朝鲜仍未进行核试爆。
假如金正恩访华不久成行,即说明平壤接受了北京有关切勿进行核试爆的告诫。这也间接证实了李英浩之所以被解除一切职务同平壤高层在核试爆的问题上存在争执有关。
在中朝关系上,向来中联部比外交部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中国驻朝鲜大使是少数几个副部长级大使之一,而驻朝大使刘洪才是原中联部副部长,可见中联部在中朝关系上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次中联部在提升中朝关系上起了作用,有助于强化其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