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绪程:关于改革的顶层设计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70 次 更新时间:2012-08-04 10:06

进入专题: 改革   顶层设计  

袁绪程 (进入专栏)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新闻界就此热炒了一番。也有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诠释。借用“顶层设计”这个概念来表明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以及需要改革战略和总体规划,一方面暗示整体配套改革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因言路不开而造成的语言的拘谨。弄清楚“顶层设计”这个概念究竟来源于建筑工程学还是系统工程学,已经不重要。问题在于,顶层设计是什么(内容)、如何设计、谁来设计、为谁设计?

1.如何定义改革的顶层设计

(1)顶层设计的含义。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先有上层,后有下层的设计,即自上而下的、高屋建瓴的设计,引申为方向性的。二是系统的、总体的主架构和核心部分的设计。三是顶层与下层的关系、纲与目的关系,纲举目张。

(2)顶层设计与战略设计。顶层设计实质上是一种战略设计。前者以房屋设计为喻,后者以战争战略为喻。战略设计比顶层设计更具“实在性”。由于社会变革往往是互动的、博弈的、动态的,战略设计比顶层设计更宽泛,它表达了前瞻性、全局性、进取性和务实性。它的设计必须有“四种境界”即历史境界、科学境界、艺术境界、哲学境界。因为改革是正在改变的历史,其战略设计要有历史眼光,改革又是一门科学,改革战略设计要有科学精神,同时还是一门艺术,需要直觉、想象和胆识,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哲学,穿透过去、现在和未来。

2.改革的顶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1)重塑改革共识

由于当今的改革缺乏共识、方向和共同的利益基础及共同的目标,难以重启改革。重塑共识首先是党内上层以及精英的共识,然后是整个社会精英的共识。开展改革的顶层设计及其讨论,有助于提高党内精英的集体认知能力和取得共识。

(2)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改革的方向涉及到改革的理论阐述,后面我们将会提到。改革的目标应当分解为不同时段、不同性质的目标。如分为终极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若以时间计,比如按完成改革需30年计,10年就是阶段性目标;若完成改革按10年计,三年或五年目标就是阶段性的目标。

(3)建构改革的中央平台

改革是全国一盘棋,必然需要有序、可控地进行。整合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这就需要重塑中央的权威,强化中央体制机制的平台建设。

(4)设计的方法

首先需要明确为谁设计和设计的目的性。用商业术语来说,“顾主”是谁?设计者是谁?解决了为谁设计,谁来设计,其后就是设计的方法问题。

顶层设计的主要环节如下:

a.根据设计理念,确定(研究)设计的目标,限定(研究)设计的边界(范围)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

b.对阻碍实现目标的“问题”进行分类排队,权衡轻重缓急。

c.“问题”结构化,分析“问题”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建立“问题”树。

d.想象假设。即给出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若干指向性理论(结论)。

e.选择假设。分析解决问题的约束条件、初步确定假设。

f.根据假设,建立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逻辑树”。

g.设计方案。

h.检验和校正方案的实施(实证)。

3.改革的顶层设计的图示及说明

为了直观显示改革的顶层设计,图示如下。

以上可概括为“一个顶层、四根支柱、一块基础”。其中的概念说明如下:

改革理念=使命+理论(假设、原理、价值、方法);

改革愿景=方向+方位+远景;

改革战略=目标+方略+规则(计划)+总体布局+路线图;

改革平台=总枢纽(总控制)+体制机制,意即中央控制系统。

结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四大领域)。

基础=改革模块+流程+激励机制,意指改革的实际操作过程。

以上只是一个比喻,任何比喻都有缺陷,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处,不必在意。

如果从层次(上层/中央—中层/省市—下层/市县)和领域结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及时间(短期、中期、长期)之间的组合来表示“三维”改革,可得出36种组合模式。图示如下:

来源:战略与改革网 地址:http://reform.org.cn/news/html/?633.html

进入 袁绪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改革   顶层设计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605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