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芝鸿: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71 次 更新时间:2012-08-01 20:58

进入专题: 科学发展观  

施芝鸿 (进入专栏)  

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都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它们既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又在实践中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引导全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世界奇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也深刻表明:我们党对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已经开始摸出门道、把握规律、得心应手了。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需要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在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过程中,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党的三大发展理念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共同构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现在,我们党的三大发展理念就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科学发展是根本,和谐发展是归宿,和平发展是保障。十七大报告还进一步把三大发展理念概括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并强调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二是主题主线构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撑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主题、贯通主线不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扩展发展空间、拓展发展道路、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思想基础。

三是“三个转变”、“五个坚持”、“四个牢牢把握”构成科学发展道路的工作着力点。十七大报告提出“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五个坚持”,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牢牢把握”,即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这些重要论断、重大举措,指明了在实际工作中促进科学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实践路径,同时也丰富和细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并体现在“十二五”规划中。

当前,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它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各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明显成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党内外、国内外所公认,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各地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这1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在办好大事、办成喜事、办妥难事过程中,使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近10%,经济总量持续保持大幅跃升,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减小,GDP总量由2001年的10.97万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16万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制造业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位投票权国,世界第四大发明专利国。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量,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二是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在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取得明显成效。从中央到地方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积极落实产业振兴调整规划,对传统产业进行淘汰和重组。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步伐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率已提高到40%,推动经济发展转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轨道。全国服务业加快发展,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到43.1%。扩大内需战略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1年的4.3万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8.12万亿元。国家和地方继续稳定投资规模,积极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加强对中小微型企业支持力度,发展协调性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在全面协调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从统筹城乡发展来看,中央和各地把推进城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改善城乡结构重要举措,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2003年以来,连续9年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大幅增加,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完善。仅“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我国已彻底取消征收2600多年的农业税和各种收费,制定出台了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兴边富民行动规划,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全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10年累计增长15个百分点,到2011年底达到51.2%,这是我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重大变化。从统筹区域发展来看,国家和地方积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出台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了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跨越式发展政策,还制定出台了20多个体现差别化发展的区域发展规划。中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近两年内蒙古、黑龙江、陕西先后晋升“万亿元俱乐部”行列。东部地区转型升级步伐也不断加快。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来看,国家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税收调节、监管考核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现在,我国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进一步控制,产出效率明显提高。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制度安排,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据统计,科学发展观提出后的2003—2011年,全国财政用于同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出累计16.47万亿元,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五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上取得明显成效。现在全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继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明显改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不断深化,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正在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规划计划、财政、金融协同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更加健全;社会领域改革取得显著进展,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正在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我国对外开放广度、深度进一步拓展。目前,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已由2007年的21766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6421亿美元。利用外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2007—2011年,全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4789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其中投向中西部、高技术、服务业的外资比重明显提高。我国还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把商品输出同资本输出结合起来,把建设贸易强国同建设投资大国结合起来,投资区域遍布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正确把握的几个关系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要关系。

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求好与求快的关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央在指导发展方面把“好”置于“快”之前,就是要求做到“快”必须服从于“好”。所谓又好又快的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发展主体和发展目的的统一,发展质量、效益和速度的统一,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统一;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觉、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如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这根弦绷得过紧,很容易导致各方面关系失衡,增加国家宏观调控和社会稳定难度,必须加以调控和引导。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所要求的,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们要始终立足于、着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讲了30多年,目前我国经济实力已经很强,而同改善民生、消除人民群众后顾之忧、保持社会稳定紧密相关的社会建设则还很落后,应当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成以社会建设为中心。这种观点貌似有理,其实非常有害。我国现阶段社会建设在总体上滞后于经济建设的问题,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最先提出来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论,提出的在共建中共享,提出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党和国家这几年一系列力度很大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举措的出台,都是着眼于缓解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说是“缓解”?因为根本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巨大的投入、较长的时间,时间短了是做不到的。在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问题上,我们要深刻汲取欧洲国家的经验教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正是超越本国经济实力的福利开支长期刚性增长造成的。因此,搞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不能搞超越国情国力的大跃进。

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与市场配置资源看不见的手的关系。深化改革开放,最关键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作用。坚持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两手抓,这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能够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政府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职责会有所强化,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会改变;我们要坚持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促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和动力。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我们应当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离、政资分离、政事分离、政社分离,加强社会建设,发育社会组织,完善社会保障,创新社会管理,切实改变、尽快改变政府过多干预或直接参与微观经济活动,不合理地包办大量社会事务,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却长期薄弱的状况。同时,还要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法治化。

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关系。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是我们党的三大执政理念,它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这三大发展理念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法治是一个国家生存的灵魂,是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能否依法办事。党员干部只有真正尊重法律的神圣,十分敬畏法律的威严,养成“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的习惯,才能实现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目标,才能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五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关系。党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反复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这两者确实是须臾不可偏废的。现在,科学发展观在一些地方很难真正落地、全面落地,这同全面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是密切相关的。干部队伍也有所谓“一届光鲜后届苦”、“前任的政绩、后任的包袱”等抱怨。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重要定义,这对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正确政绩观,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赢得未来、而不是透支未来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作者: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进入 施芝鸿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科学发展观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99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求是》2012/15,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