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管理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议题。零点连续多年的民意调查显示,公众对于政府社会管理的成效不满较多,对于政府这方面的治理能力信心较低。在谈论社会管理这个话题时,不少人主张加大对社会管理资源的投入,增加对于社会管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探索创新的社会管理模式,这些都是积极的认识。
不过,也有一些人与舆论,把注意力集中在增强对社会的控制力度、加强行政干预、增大对临时行政措施的依赖方面,这些发展方向值得商榷。社会管理涉及到文化发展、就业机会提供、反腐败、社区服务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的事务都有软性、多元、动态的特点,行政化管制不仅管不好,还会管出更多新的问题。
在我看来,社会管理的核心在于释放社会力量的潜能,加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其一是社会利益多元化的条件下,不能只加强一刀切的行政措施,也不能简单地加强差异化的行政服务,而应让社会建设更多功能与目标各异的公益组织、加强对于社区自治的政策空间与资源赋予、支持社会志愿服务,让社会中的各类积极分子找到自己贡献社会服务的空间。
其二是肯定与扩大媒体与网络的监督作用,让社会舆论逐渐发展成熟起来,这样就能培养更多的超越利益集团与体制利益的社会宣泄和表达空间。
其三是有意识地设立支持社会自我管理的资源给予机制,让相当一部分行政预算变成支持各类创新社会管理的开放式基金,而且还能吸收社会力量来保障这类资源获取的透明度和公平程序。
其四是给予不同利益集团以表达自己利益与问题的话语机会,同时要有意识地加强社会常规职业群体(白领、蓝领、农民、流动人口)在民意机构、社会群体化中的代表机制,同时鼓励民意代表与社会团体更多地争取这些社会群体的利益。
其五是行政机制应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形成自我管理能力,保障社会力量服务社会的机会,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社会力量管理社会,依法监督社会管理中的违法现象。
当然,新模式的社会管理也会有很多问题,但这类问题的出现与解决,将会依赖更多社会资源的开发,让社会在社会力量自我管理的发展中释放掉压力,推动前进。因此,今天的公共管理者要更多学习这类支持性、保障性、赋予性的服务工作,执行适度监督职能,具备更像社会工作者而非“为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