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晖:当代中国中产阶级认同现状探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451 次 更新时间:2005-01-09 20:59

进入专题: 沈晖  

沈晖  

一 问题的提出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少部分人作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迅速致富,这部分新富的人群,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的中产阶级。当然,中国目前的所谓中产阶级与国外那个经过充分工业化后出现的中产阶级显然不能同日而语。社会学者刘玉能指出,中国的中产阶级(Middle Class)又称中产阶层或中间阶级,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并非指马克思主义就所有制关系意义上的阶级,而是指社会上具有相近的自我评价、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特征的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阶层1。

不论人们对其如何称谓,中国出现了新兴的社会阶层──这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中产阶级的日益发展壮大,其自身对社会身份产生了朦胧的意识与诉求。但是,由于国内对中产阶级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关注点也仅限于中产阶层的来源、构成、规模、行为特征和发展前景等问题2,对于主观层面的意识、认同等问题,很少有人涉及。事实上,判断一个社会阶级是否已经形成,其中重要一条就是阶级意识的存在。美国学者山特斯(Richard Centers)早在1949年,就开始使用主观自我阶级认定的方法,来探讨美国的社会结构3,中国对当代中国中产阶级认同研究的忽视,无疑是一种缺憾。

「认同」(identity)一词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它两个含义,第一,同一性,即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独特性,它表现为在时间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4。「认同」揭示了「相似」(similarity)与「差别」(difference)的关系。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人们的认同是由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所构成的连续统5。自我认同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的感知」6。社会认同则是有关某个群体的共同认同,它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以及群体成员相信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某些共同性和相似特征。群体的相似性总是与其它群体之间的差异性相伴而存在的。只有通过界定这种差别,相似性才能被识别。

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阶级一词在年龄稍长的一些人那里是很忌讳的,似乎一谈阶级,立刻就回到了「划阶级,讲成分」的年代。因此,尽管许多人虽然认识到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均等是一种客观事实,但对于社会阶层的存在与否仍然不置可否。特别是在中产阶级认同问题上,他们的反应更是茫然。人们无法对中产阶级加以具体界定,只是朦胧感觉那是「有房有车」的一族。「有房有车」的人们,却不认为自己已经迈入中产阶级行列,他们目光投向的是那些身价百万、千万的老板,在他们的观念中,打工者还算不上中产阶级。

由此可见,相对于中产阶级崛起的速度,人们的认同显然是滞后的。当前社会大众对中产阶级的认识呈现出多样化和片面化。多样化表现在,人们对中产阶级划分标准非常散乱,尚未形成一个理性的、大致的看法。片面化表现在,人们对中产阶级的看法集中在经济收入层面上,少部分人观察到了中产阶级们生活方式的差别,对于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人们几乎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对于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意识具有能动性,它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东西方的历史实践均表明,并非「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必然导致「一定的经济社会结构、一定的社会力量对比」,意识形态同样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王思睿认为,「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既是民族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也是阶级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7 目前中国中产阶级认同的滞后与局限势必会影响中产阶级的健康发展,由此,对当代中国中产阶级认同现状进行研究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二 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社会认同

2004年3-5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五大城市的居民展开了一次关于「中产阶层生存与发展」的问卷调查,「认同」是其中一个项目。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法,有效样本3,038个。问卷的资料统计采用SPSS 11.0。

(一)研究的样本结构

1、样本的性别分布:男性样本数为1503,占有效样本的49.5%;女性为1535,占50.5%。

2、样本的年龄分布:19岁以下的样本数为223,占有效样本的7.3%;20-29岁为921,占30.3%;30-39岁为547,占18.0%;40-49岁为493,占16.2%;50-59岁为435,占14.3%;60岁及以上为404,占13.3%;此外,另有15人拒绝回答,占0.5%。

3、样本的城市分布:北京样本数为606,占有效样本的19.9%;上海为604,占19.9%;广州为603,占19.8%;武汉为608,占20.0%;南京为617,占20.3%。

从问卷调查的样本结构来看,不论是性别分布、年龄分布,还是城市分布,都是比较理想的,没有出现甚么极端情况。

(二)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社会认同现状

根据邓肯(Otis Duncan)的整理,对社会分层的测量指标有:(1)经济生产变量,如财富、所得、资产等;(2)经济消费变量,如生活水准、消费形态等;(3)社会变量,如声望、荣誉,及道德性评价等因素;(4)信息变量,如教育、知识、技术训练等;(5)文化变量,如生活方式、地位特征、语言、礼仪、心理满足度等因素;(6)与权力或权威有关的变量,如影响力或决策等因素;(7)与公民有关的因素,如法律地位、社会参与等变量及(8)上述变量之总合8。

2001年10月,在陆学艺主持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中承担的「中国中间阶层研究」的专题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对现阶段中国中间阶层的界定:「所谓中间阶层,是指占有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资本,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社会关怀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依此定义,我们可以整理出中国中产阶层的认同指标有如下几项:(1)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资本;(2)职业的工作及劳动方式;(3)职业权力;(4)收入及财富水平;(5)就业能力;(6)消费及生活方式;(7)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社会关怀9。

由于社会成员在各种社会资源的占有上是连续的,人们很难区分出界限分明的阶层来。为此,许多学者建构了多元分析指标,如邓肯曾以职业声望、教育程度及薪资所得这三个变量,来建构美国的社会经济地位量表(SEI)10。台湾学者蔡淑玲与瞿海源也以同样的方式,建构了一份台湾的社会经济地位量表11。一般而言,由于阶层划分的复杂性,在研究中不免会带上研究者的主观断定。参照各种社会分层指标,笔者将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认同指标区分为经济地位、职业声望、教育层次和自我认同四个单项指标。每个单项指标将分别在性别、年龄、城市这三个因素中进一步加以差异比较与分析,以期对中产阶层分层指标的社会认同状况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1 经济条件认同与差异

调查显示,社会大众对中产阶级所应具备的经济条件没有一个明确的看法,其中30.6%的人选择了「说不清」,这个比例之高足以说明现阶段社会大众对中产阶级的财富拥有量很不确定。其次,21.2%的人选择了「50万以上」,19.3%的人选择了「100万以上」。由此可见,虽然社会大众对中产阶级不甚明确,但也表现出一种认同的趋势,即他们相对比较集中地认为家庭资产在50万到100万左右的人们,应该归属于中产阶级。

当我们从性别、年龄和城市三个方面进一步对中产阶级的经济认同进行考察时,发现更加有趣的现象。女性对于经济条件的认同比之于男性更加没有概念,34.5%的女性选择了「说不清」,男性只有26.4%选择了「说不清」。其次,男性所认定的中产阶级的经济指标要高于女性,男性主要趋向于认同「100万以上」(22.4%),而女性则主要趋向于认同「50万」以上(21.7%)。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年龄越大的人越觉得没有办法衡量。60岁以上的人中间,有50.8%选择了「说不清」,50-59岁中间的人,亦有42.9%的人选择了「说不清」;19岁以下的年轻人,有28.2%选择了「说不清」,他们认同的确定性不及中年人,但比之于老年人,则明显要强得多。从各个年龄段来看,认同中产阶级应具备「50万以上」经济条件的占大多数,只有「30-39岁」年龄段的人认为中产阶级应该拥有「100万以上」的财富。这说明,「30-39岁」年龄段的人正处于风华正茂、事业有成的人生辉煌时期,他们对中产阶级的期望值当然就要高于其它年龄段的成员。在城市间的比较上,北京和武汉的人们对中产阶级的经济认同不甚明确,选择「说不清的」分别占36.9%和36.1%。五大城市中,只有广州的人们认为中产阶级应该拥有「100万以上」的资产(26.2%),而其余四个城市都比较认同中产阶级应具备「50万以上」的家庭财产。

2 职业地位认同与差异

人们对于中产阶级所从事的职业,意见比较统一。排在前列的几中职业依次为:私营企业主(77.9%)、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73.8%)、党政机关公务员(73.3%)、专业技术人员(70.6%)。说明社会大众对中产阶级的职业认同相对而言比较一致,集中在收入高、稳定、体面等这样一些职业类型。另在父母对子女职业期望的调查中,也充分表现出了这一点。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成为上述几种职业中的一员,这正好可以左证当前中国城市居民对中产阶级职业地位的认同。

社会大众对中产阶级职业地位的认同上并无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对中产阶级职业认同都集中在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私营企业主等高收入的职业群体。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职业地位的认同略有差别:对党政机关公务员的认同,年龄越大认同的比例越高;对私营企业主的认同,年龄层次较小的认同程度更高;对自由职业者的认同,中间年龄层次的人比较认可。尽管如此,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中产阶级职业的分布相对是比较集中的。各城市对中产阶级的职业认定也比较趋同,差异很小。北京和上海两城市对党政机关公务员的认同程度略高于广州、武汉和南京。广州对私营企业主的认同程度略高于其它城市。北京对自由职业者的认同程度略高于其它城市。

3 教育层次认同与差异

关于中产阶级的主流人群应该具有怎样的教育层次,社会大众的意见最为集中的是本科以上(49.8%),其次是大专以上(25.6%),有15.7%的人认为没有学历的限制,只要有钱就是中产阶级。

社会大众在中产阶级教育层次的认同上没有差异,一致认为中产阶级应该具备「大学本科」的文化层次。整体上看,女性对中产阶级的学历认同要略高于男性,例如,女性选择「大专」和「高中及以下」的比例之和为28.6%,而男性则为31.4%;女性选择「本科」和「硕士及以上」的比例之和为57.3%,而男性则为51.3%。不同的年龄群体对中产阶级教育层次的认同略有差异,在认同中产阶级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中,「20-29岁」这一年龄段的认同程度最高,达到59.0%。他们出生于70、80年代,正是大学扩招的受益者,这一群体中间的大学本科比例远大于社会其它年龄群体,因此他们更加认为中产阶级必须应该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从城市方面来看,在认为中产阶级主流人群至少应该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人群中,上海市民的认同程度最高,达到58.6%,南京和北京的认同程度也超过了半数,广州市的认同比例最低,只有40.4%。这说明,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市民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要高于广州。尤其是,近年来北京、上海的工资水平与其它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众多青年才俊和纷纷流向北京、上海,这就使得整个城市的市民教育层次得到快速提高。

从以上中产阶级的社会认同的分析来看,我们发现在经济、职业和教育三个指标中,人们对经济条件的认同最为模糊不清,许多人感觉这个标准很难界定。一者是因为,经济指标是连续值,区分月收入5000和4999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能说明月收入5000元的就是中产阶级,而4999元就不是中产阶级。二者是因为,因为各城市人们的收入标准不一样,有的甚至差别很大,比如上海、北京城市中高薪的人员比较多,以月收入5000元为标准,肯定算是偏低的,而在南京、武汉这样的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高薪的很少,一般3000元就被认为比较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简单以一个数据为标准很难适用于不同城市的居民。三者是因为,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是以夫妻两人的总体收入来支持的,因此不能说妻子的工资收入低,就不能享受有高薪收入的丈夫而带来的生活享受,或者说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如此,那么低收入的妻子算不算中产阶级呢?诸如此类困惑,让社会大众在回答问卷时,感到难以取舍,最终只好以一种笼统的感觉而来做选择。

与此相反,人们对中产阶级的职业认同和教育认同则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几乎没有产生太多的疑义。由此可见,当前中国社会大众对中产阶级的职业身份和文化教育层次是有较为固定的印象。这说明了当前社会流动的主要机制还是「学而优则仕」,通过教育来筛选社会精英,使之从普通大众中凸显出来,向更高级别的社会阶层流动。

三 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自我认同

生活于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会有自己的社会分层或社会区分观念,它得自于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得自于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分析。这些社会区分观念反映出每个人对于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的想象和理解,基于这些理解与想象,他们给自己和他人在结构中定位12。阶级的自我认同,就是指对自己属于哪个阶级的定位,这是一个主观层面的问题。

(一)中产阶级自我认同现状

李春玲曾经进行过中产阶级自我认同的问卷调查,她得出的结论是,有46.8%的人自我认同为中产阶级13。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有85.5%的城市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其中,自认为属于中上层的占14.0%,自认为属于中中层的占43.1%,自认为属于中下层的占28.4%。由此可见,中产阶级的自我认同比例远远高于根据经济、职业和教育三合一指标所客观划分的中产阶级(11.9%)。这说明,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心态比较稳定,自我感觉为「中层意识」的占了社会的大多数。

男女两性在社会阶层的自我认定方面差别不大,比例比较接近。只在属于中中层的比例上略有差别,女性认为自己属于中中层的比例是46.5%,而男性认为自己属于中中层的比例是39.5%。这或许说明了女性较男性保守,她们有着更加明显的「中层意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社会阶层的自我认定存在着较大差异。一个最为明显的差异就是,年龄偏小的人群中,自我认定的社会阶层相对较高;而年龄偏大的人群中,自我认定的社会阶层反而较低。这说明,在经济收入上,年龄小的可能要多于年纪大的;在职业身份上,年龄小的人去外企打工的机会要多于年龄大的;在社会心态上,年龄小的也比年龄大的要开放些。从中产阶级自我认同的城市分布来看,自认为属于社会中中层的人们,在北京有52.8%,这个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四个城市。奇怪的是,广州自认为是社会中中层的人们比例只有38.7%,这个比例竟然低于武汉(41.3%)和南京(40.5%)。这是甚么原因呢?我们认为,在这五大城市中间,广州的贫富差距最为明显,这显然影响了人们对自我阶层归属的判断。在贫富差距不太明显的武汉和南京,尽管人们从经济的绝对值上,可能比广州要少,但当人们发现自己周围的人们也与自己差不多时,心理也就平衡了,他们普遍存在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我认同。但是在广州,作为改革最前沿的阵地,有钱的人很多,他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能力让普通大众感觉「自惭形秽」。因此,广州的中产阶级自我认同比例低于武汉和南京的中产阶级自我认同比例,也就得到了解释。

(二)中国中产阶级认同现状讨论

奥索基(Stanislaw Ossowski)在其著名的《社会意识中的阶级结构》一书中指出:不同社会类型或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社会结构的感知、想象和解释是不同的14。李春玲认为,与社会区分相关的一系列的想象会发展成为对社会接的一套系统的阐释,它与实际存在着的社会机构是高度关联的15。因此,通过对中产阶级的认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考查当前的社会分层系统及其机制运作。

在以上对中产阶级认同的研究分析中,我们发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人们的主观自我定位与客观分层之间的不一致;二是人们的自我阶层认同有向下倾斜的趋势;三是处于社会中下层人员的相对剥夺感。下面我们将一一对它们进行讨论分析。

1 假性阶级意识

有的学者把人们的主观自我定位与客观分层之间的不一致现象称之为假性阶级意识[16]。在本研究中,自我主观认定为中产阶级的占85.5%,如果将自认为属于社会中下层的28.4%去掉,那么自我认同为中产阶级也有57.1%,这个数据相对来说是比较保险的17。根据研究设立的社会分层指标得到的客观中产阶级认定只有11.9%。这种巨大的偏差反映出,当前人们对社会经济差异的体验和认识并不深刻,他们尚未形成群体或阶层(阶级)的归属意识或地位的认同感,这同时也反映出这些人的社会区分意识并不强烈18。

中产阶级的自我认同比例已经超过半数,可以想象当前中国「中层意识」占据了社会主流。我们可以认为,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心态是稳定的。尽管存在着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等,但这种不均等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尽管改革开放也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但人们对此是表现出了较为宽容的态度。  

2  阶层自我认同偏下

在本研究中,自认为属于社会中上层与中中层的比例合计为57.1%,认为属于社会中下层和下层的人们在城市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8.4%和9.9%。从这个数据来看,中国城市公众的自我阶层认同较为偏下。这不仅仅体现出当前中国社会特有的社会阶层结构,更反映出潜藏在社会公众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城市公众的总体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无论是与过去相比还是与农村公众相比,城市公众的社会地位都应该是「升」而非「降」。之所以出现目前这种自我阶层认定偏下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公众既没有拿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生活相比,也没有拿自己的生活与农民的生活相比,而是选择了拥有大部分社会财富的豪富阶层作为参照物19。仰望那些身居金字塔顶端的豪富,大多数城市公众只能自惭形秽,将自己归入社会「中下层」。错误参照物的选择,导致了社会公众非理性的自我认同。这种非理性的自我认同的极端就是由于无法调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这是我们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3 相对剥夺感

在中国新兴中产阶级崛起之前,中国存在着一个中间阶层,他们就是所谓的「公家人」,主要是指领「皇粮」、拿工资、享受社会保障的国营(及大集体)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主要分布在城市中。改革开放以来,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感召下,社会上迅速崛起了少数富裕群体。这就让原先处于社会中间层的「公家人」有明显的「相对剥夺感」。他们感觉自己被历史无情地抛弃,开始向社会中下层滑落。

中国已经由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贫富差距引起社会不安的国家。差距过大的贫富分化、有失公平的利益分配过程,这些都是使「相对剥夺感」发酵的酵母。相对剥夺感的存在,终归是社会稳定的隐患。如果人们觉得自己「被剥夺」得超过了承受力,他们难免会采取极端行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又是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

总之,就目前中国中产阶级的认同现状来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在社会认同方面,它显得非常单薄,人们眼中除了认识到中产阶级「有房有车」之外,就是看到他们精致的生活品位和考究的穿著打扮,少有人会想到其它。事实上,作为充当社会缓冲层的中产阶级,除了经济上的特征之外,至少人们还应该具有这样的认同:他们具有力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敬业精神,他们具有现代的个人主体价值意识和社会道德责任感,他们具有渐进的社会改良意愿,等等。而在自我认同方面,则表现出了一定的非理性色彩。这种非理性表现在:自我阶层认同偏低、错误的参照群体、假性的阶级意识等。不管是社会认同上的局限还是自我认同上的非理性,都会对中国中产阶级健康发展的带来不良后果。其结果,不是将中产阶级的发展引入误区,让人们一味追究经济收入,讲求生活的奢靡,就是引发社会冲突,带来不可料想的局面。

由此,我们必须审慎地对待中产阶级的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首先,不能让人们认为「中产阶级」只是意味着经济上的富有。而是在富有之后,更多地回报社会,考虑自己对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其次,中产阶级也应该是社会普通一员。他们不应该认为自己有比别人更多的权利,但也绝不应该放弃自己拥有的平等权利。他们应该主动来维护社会秩序,平时参与公共生活和社区建设,比如打义工,为各种民间事业捐款等。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当然就稳定,因为他们有社会责任感,不会一味依赖政府。如果我们只以金钱来衡量中产阶级,不讲公民的权利、品格、责任,那么我们培养的,就只能是个庸俗的阶级。

面对目前中国中产阶级的认同现状,我们没有理由不焦虑,因为本次调查明显地表明,当前的中国人尚未对中产阶级形成正确认识与理性认同。我们认为,重新建构中国中产阶级认同已是当务之急。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减弱政府的行政干预,从制度安排上去控制并杜绝政府人员的腐败行为;扩大市场的调节范围,让权力逐渐退出社会分层机制,尽可能创造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在意识领域上要倡导积极向上、勤勉爱国的精神风貌与高尚、诚信的社会道德。强调中产阶级负有不可推卸的促进社会公正、民主和进步的责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积极参政、议政。同时,社会舆论和广告媒体不可过度宣扬其经济财富和生活方式,以免将人们对中产阶级的认识引向歧路。

成熟的中产阶级必将伴随着全面的、理性的认同,否则中国中产阶级的成长非但不能带来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相反,可能因为它的分化而带来社会的两极矛盾,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注释

1 傅宏波:〈正在崛起的中国中产阶级〉,转引自中国财经信息网,文章来源:http://info.news.hc360.com/html/001/002/003/013/41012.htm

2 张宛丽:〈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近期研究综述〉,转载自中国社会学网,文章来源: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shxw/zxwz/t20040712_2272.htm。

3 萧新煌主编,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级,巨流图书公司,民国82年9月版,页83。

4 Jenkins Richard: Soci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1996, p.3-4.

5 刘爱玉,周晖:〈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阶级的内部分化与认同差异〉,转载自中国农村研究网,文章来源:http://www.ccrs.org.cn/big/zdbggczgrj.htm。

6 Jackman, Mary R. & Robert Jackman 1973,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38.

7 王思睿:〈「中产阶级」如何形成─兼与洗岩商榷〉,文章来源: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24&id=10361&replyID=10361&star=3&skin=

8 Duncan Otis Dudley,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Problems in Measurement of Trend.\" Ch. 13 in Indicator of Social Change, edited by Eleanore Bernert Sheldon and Wilbert E. Moore.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68.

9 郑航生主编:《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页157-159。

10 Duncan Otis Dudley, \"A Socioeconomic Index for All Occupations\", Ch. 6 in Occupations and Social Status, edited by Albert J. Reiss. New York: Free Press 1961.

11 蔡淑铃、瞿海源:〈主客观职业阶层结构研究:初步探讨〉,台湾社会现象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主编。

12 李春玲:〈当前中国人的社会分层想象〉,转载自学说联机、中国社会学网,文章来源:http://www.xslx.com/htm/zlsh/shrw/2004-02-11-16019.htm

13 李春玲:〈中产阶层:中国社会值得关注的人群〉,转载自中国网,文章来源:http://www.chinaelections.org/readnews.asp?newsid=%7B5372AEA5-810E-45D4-977B-D5F21C71EA6A%7D

14 Stanislaw Ossowski, Class Structure in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London: Routledge 1998, p.6-7.

15 李春玲:〈当前中国人的社会分层想象〉,转载自学说联机、中国社会学网,文章来源:http://www.xslx.com/htm/zlsh/shrw/2004-02-11-16019.htm

16 蔡淑铃:〈中产阶级的分化与认同〉,萧新煌主编:《变迁中台湾社会的中产阶级》,巨流图书公司民国82年9月版,第87页。

17 中国人有「中庸」意识以及「爱面子」的心态,即使经济条件很差的人,也宁愿把自己归为「中下层」,而不愿归属为「下层」。所以笔者认为,如果把自己归为「中下层」的比例拿掉,自我认同为社会中层的比例就是应该是比较没有水分的。

18 李春玲在其〈当前中国人的社会分层想象〉中提到:如果具有相同经济特征的人把自己都归为同一类人或相似的社会经济(等级)位置,即表明他们有群体或阶层(阶级)的归属意识或地位的认同感,这意味着这些人具有强烈的社会区分意识。反之,如果人们难以给自身明确定位,或者主观定位与其客观的社会经济状况缺乏一致性,即意味着他们对社会经济差异的体验和认识并不深刻。转载自学说联机、中国社会学网,文章来源:http://www.xslx.com/htm/zlsh/shrw/2004-02-11-16019.htm。

19 〈改革大局面临重大风险 众众认同阶层偏下〉,转载自中国网,文章来源:http://info.news.hc360.com/html/001/002/003/013/52668.htm.  

沈 晖 女,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进入专题: 沈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32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