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舟:国际大选年的中国应对

——谈“创造性介入”的中国外交战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6 次 更新时间:2012-04-19 15:19

进入专题: 中国外交  

王逸舟 (进入专栏)  

今年是国际范围内重要的大选年,大选年对中小国家和大国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中小国家的冲击力会比较大,但对大国的影响相对有限,可以掌控。

目前热点敏感问题触及的大多是中小国家,比如中东、北非、西亚、海湾地区国家,这些国家受大国换届影响比较大,对于波罗的海国家和中东欧国家,普京如果在大选中获胜,会增加这些国家的压力感,或许这些国家会进一步向北约靠拢。

大选年对大国关系影响不大,国际格局不会发生伤筋动骨的变化。对中国而言,虽然俄罗斯、美国、韩国等国相继换届会导致国际局势发生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只是温度的调试。

实际上除了多国换届,2012年也是中国和许多国家的建交纪念年,今年是我国与德国、日本等国家建交40周年。是我国与韩国建交20周年。建交纪念年往往是国家间关系的缓冲期,比方说年初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的访问,就有纪念中德建交40周年的意味,随着默克尔的来访,中德之间今年还会有许多官方和民间的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校正国家间关系,妥善处理国家间分歧具有正面作用。因此2012年的国际局势并不会对中国造成剧烈影响。

凭借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外交努力,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世界大国的气象,大选年的一些变化不会对中国产生本质影响。相反,很多区域性或全球重大事务,比如推动世界贸易和投资、大范围推广脱贫减灾经验、拉动全球制造业景气等,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表态。这是近代以来几百年间从未有过的局面,因此除了应对大选年的影响,中国外交需要在既定方向和适度调整之间寻找平衡,以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基本路线为基础,努力开拓外交事务的“中国特色”。这种中国特色的外交,我称之为“创造性介入”。创造性介入特别强调中国外交的引导性、主动性和建设性,把塑造于我有力、多数认可的国际规则和话语观念,力争在和平合作和共赢的方式下解决纠纷,视为夯实“有所作为”方针的中心点。

中国应以创造性介入的姿态,主动介入热点问题

以叙利亚问题为例,大国换届可能会对叙利亚问题产生一些影响。美国、俄罗斯、欧洲一些国家可能会伴随着大选出现多种多样的声音,一些国家可能会由于选举攻略的原因提高对国际热点问题的调门。目前,美国、法国的介入是比较明确的。西方国家希望,出现变革的伊斯兰国家,最好能有亲西方势力上台,至少不要出现反西方政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积极支持安理会涉叙方案,不断对叙利亚政府施加压力。我国出于维护叙利亚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和维护有关国际关系准则的目的,在安理会涉叙方案上投了否决票。然而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和外媒,却对中国的否决票横加指责,外界对中国的否决票议论纷纷。

这也在提醒我们,在中东这个大国纵横捭阖的区域,中国应该主动“下先手棋”,用创造性的思维,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或思路。如果我们提出自己的方案,而不是在别国提出的草案之间进行选择。这或许更能维护我国的利益和形象,同时也占据道义制高点,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多作用。

中国外交具有优良的传统,与西方国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姿态不同,中国外交平等的商量、耐心地等待、朋友式的真诚的态度,更容易获得信任,这有利于在复杂的局势中打破僵局,取得柳暗花明的效果。

2007年,缅甸国内发生严重政治社会危机,出于对西方国家操纵联合国的担心,缅甸政府拒绝了联合国秘书长派遣特别顾问到缅甸斡旋的请求。在僵局面前,中国政府派遣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作为中国政府特使前往缅甸斡旋,最终缅甸军政府同意联合国秘书长顾问的造访。它表明中国在中缅关系上,并非只是追求狭隘的经济和战略利益,更不像某些西方大国那样粗暴施压,强人所难,而是在巧妙劝和的同时,用真诚的态度,鼓励缅甸的政治对话,这使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缅关系的歪曲看法不攻自破。这正是中国外交主动介入、提前介入、创造性介入国际热点事件,并取得良好效果的生动案例。

要用创造性介入的思维,主动做好国际公关工作

在美国大选中,美国两党总是把中国作为抨击对象,如果谁对中国示弱,似乎就是对美国人民不负责任。这个问题,表面看来是美国政客操纵中国议题,实则也反映了美国很多公众对中国了解不多,易受负面舆论误导。对此我们也不能只做“撞击——反射”式的反应,要用创造性介入的思维,主动做好国际公关工作。

近年来,我国通过新闻发布会,通过政府白皮书等形式解说中国立场,通过在国外媒体刊登广告等形式增加国外对中国的好感。这种意识是正确的,相关努力也有一定效果。但是,我国的国际公关仍然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说,我们讲故事的技巧还比较简单,我们喜爱展示国家的整体力量,如最新的科技进展、现代都市建筑等等,国外普通人可能无法真正读懂、接受和喜爱我们讲的故事。

国际公关应该讲究“和风细雨”,在适当时间、适当地点,以适当的言行,用交朋友、讲道理的办法解决外交博弈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用国外公众听得懂和愿意接受的语言和逻辑,将中国的成就与弱点,中国的进步之处与复杂性,中国与外国的各种利益矛盾与中国多数人妥善处理这种分歧的渴望,把中国高层的大政方针与中国百姓的真实感情精细地糅为一体。国际公关不仅要求有针对性,适合不同文化和历史的国家特点,还要注重实效性,在国际舆论不利于中国的看法成气候之前及时介入、有效反制,或者在某些消极声音有蔓延扩展之时主动出击。

国际公关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要增强中国的亲和力,抵消中国威胁论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除了中美政府间外交,中国应大力推动各种类型的人民外交、公众外交,例如体育外交,如“乒乓外交”;教育外交,如大力推广的孔子学院;文化外交,如中国中华文化艺术的对外展示;商务外交,各种商业性质的对外洽谈活动等,增强美国公众对中国的好感。

创造性介入立场,既不是对“韬光养晦”姿态的抛弃,也绝非西方式的干涉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外交具有东方式的智慧与特点,解决问题不是靠施压、制裁、禁运等西方的惯用手段,而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外交的潜力,包括反复耐心的工作,缓和紧张事态。这是中国外交的优秀传统。我所提倡的“创造性介入”,不是走西方列强称霸世界的老路,不是把我们的意志和方案强加于人,在积极参加国际事务的同时要注意建设性斡旋和创造性思路,发掘和坚守东方文化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斗而不破”、“中庸大同”等成分,谨慎恰当的处理与其他各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关系,审时度势、统筹兼顾地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形象与话语权。这种新的创造性介入立场,既不是对“韬光养晦”姿态的抛弃,也绝非西方式的干涉主义和强权政治。

韬光养晦方针的精神仍有必要坚持,那就是中国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努力学习、量力而行、不断提高,始终不称霸、不当头、不对抗。这是中国一贯倡导的独立自主、互利共赢、和平合作的外交路线,这一路线不会也不应当有任何改变。与此同时,创造性介入讲的是一种新的积极态度,即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到来之际,中国对国际事务要有更大参与的意识和手法。它要求中国各个涉外部门和更大范围的中国公众,在坚持邓小平改革开放基本路线的同时,增强进取心和下先手棋的意识,积极介入地区和全球事务,为国际社会拿出更多的方案和公共产品,以使未来国际格局的演化和人类共同体的进步有中国的印记、操作及贡献。

进入 王逸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外交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48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改革论坛,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