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减速的新闻近几周来占据了媒体的头条。不管这是持久现象还是暂时的调整,中国当局都必须付出极大努力,夯实中期和长期强劲经济表现的基础。
自1979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中国实现了非凡的经济增长,但也同时面临严峻的挑战:加剧的不平等性、大规模且不断恶化的环境破坏、及难以应对的外部失衡及社会老龄化。
政府、金融、劳动力市场须改革
幸好,中国的十二五规划(2011—2015)认识到深化市场导向改革、改变中国的发展模式、注重增长的质量、结构性改革、及增加社会包容性以克服城乡差距和抑制收入不平等加剧的必要。
配合这重大和长期的目标,最新报告《中国2030:建设现代、和谐、富有创造性的高收入社会》(China 2030: Building a Modern, Harmonious, and Creative High-Income Society)建议中国要在2030年发展为成熟、运作良好的市场经济所需要进行的改革。
报告是中国—世界银行长期合作的结果。为纪念中国加入世行30周年,行长佐利克向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合作确认和分析中国中期发展挑战的建议。《中国2030》提出了将重新定义政府角色的结构性改革、改革国有企业和银行、发展私人部门、促进竞争,并深化土地、劳动力和金融市场的自由化。
中国政府直接提供的有形公共品和服务数量相对较少,需要提供更多的无形公共品和服务,如规则、标准、政策等。这些政策和制度上的改善能增进生产力、促进竞争、有利专业化、增加资源配置的效率、保护环境及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企业部门,关键在于增加所有领域的竞争、降低私人公司进出的壁垒、并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在金融部门,银行体系必须商业化,逐渐让市场力量决定利率;同时,资本市场也必须与可以确保金融稳定的法律和监管基础设施的发展同步深化。
在劳动力市场,中国必须加速户籍改革,确保到2030年时,工人可以根据市场信息自由迁徙。目前,任何前往非户籍所在地者都有丧失获得教育、社会服务和买房权利的风险。中国决策者还必须引入增加劳动力参与率的政策,重新思考工资政策,并将社会保险扩展为全国通用。
最后,农民的权利必须受到保护,土地利用效率必须有所提高,关于征用农地作城市用途的政策也必须全面检讨。
开放体系 实现绿色增长
中国的中期成功还取决于创造一个开放的体系,让竞争压力促使中国公司进行产品和制作过程的创新——不仅通过自身的研发努力,也参与全球研发网络。当务之急是改善研发质量,而不只是注重数量。决策者应该把重点集中在改善大学毕业生的技术和认知能力、建设几所与产业紧密相连的世界级研究型大学。
有远见的战略必须鼓励中国实现“绿色增长”,而不是继续走当下快速增长,将来面对巨大环境成本的做法。鼓励低污染、能源和资源效率高的产业的投资有助于实现绿色发展,刺激相关上游和下游制造和服务业的投资,及建设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朝阳产业。
《中国2030》还建议通过纠正就业、融资和高质量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城乡差距,来扩大机会、改善社会保障、减少中国相对较高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性。这需要持续给予没有得到足够照顾的农村地区和农民工更多的关注,同时改革社会政策以确保可靠的社会安全网。
此外,动用更多收入和确保地方政府有足够资金满足日益高涨的支出,来强化中国的财政状况也是关键的。此类改革有助于确保各级政府(中央、省级、地级、县级、镇级、村级)都能获得必要支出所须的预算资源。
最后,中国应该成为全球经济的积极利益相关者。中国应该继续增强过去30年一直为它带来好处的全球贸易、投资和金融联系。中国也可以从进一步的专业化、更多的投资机会、更高的资本回报、及互惠互利的思想和知识交流获益。
中国必须对重启陷入停滞的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维持坚定不移的立场,并支持投资流动的全球协定。中国的金融部门要融入全球,就必须开放资本账户,这需要通过渐近与非常谨慎的步伐来实现;但它却是让人民币国际化并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关键一步。
《中国2030》的政策建议,为中国决策者在实现可持续与和谐增长的目标上提供了一个框架。全球经济正进入一个危险阶段,中国政府需要对新风险、新冲击和新脆弱性做出反应。然而,在这过程中,中国政府应该坚持对短期问题的政策反应,必须有利于(而不能损害)长期改革重点的原则。
作者是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英文原题:The Future of China's Growth
版权所有: Project Syndicate,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