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亚洲的合作、共赢与持续增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14 次 更新时间:2012-02-19 22:24

进入专题: 亚洲合作   持续增长  

李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本届亚洲金融论坛,与各位嘉宾一起探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亚洲经济持续增长的机遇和挑战,寻求亚洲经济合作共赢发展的对策。

过去二十年里,在亚洲各国的不懈努力下,区域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亚洲GDP年均增长率达8%以上,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份额已从1990年的15%上升到2010年的27%,提高了12个百分点,亚洲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经济表现格外瞩目,在危机中率先企稳复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IMF的数据,2010年亚洲的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达9.4%,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是发达经济体增长率的3.5倍,为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拉动作用。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又面对欧美发达经济体复苏显著低于预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全球金融体系动荡加剧,新兴市场国家通膨压力严重等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亚洲各国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仍基本实现了区域经济的软着陆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

过去取得的确实不易,但未来面对的可能更为艰难。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四年多来,一波三折、多变无常,风险聚多散少,前景吉凶参半。短期来看,全球经济复苏仍在坎坷中缓慢前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向纵深发展,甚至有可能成为引发全球经济再次探底的导火索。中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将处于深刻、艰难的结构大调整时期,加之选举周期、经济周期、地区动荡等因素叠加,世界经济形势的严峻和不稳定性更为突出。亚洲经济与其无疑利益攸关、祸福相连。因此,如何应对外部形势对亚洲区域经济的冲击,如何抓紧区内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如何培育新的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已成为亚洲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想,这里所指的“兴替”既包括朝代的兴替,也包括国家、区域、世界经济发展战略、政策的兴替。总结过去十年亚洲经济发展的经验,可以说除去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和城市化进程等增长动因外,还有两个重要经验。一是自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各国进行了深刻反思,并积极推进改革,大力调整出口导向的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和加快基础建设投资,特别是努力提高金融体系风险防御能力、保持良好的财政能力和合理债务水平,为各国应对这次危机提供了充足的政策空间。

二是更为重要的,十年来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得到了快速推进,区内各国经济贸易依赖程度、金融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合作优势进一步凸显,为区域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建立的东盟与中日韩“10+1”、“10+3”合作机制,到后来扩大的“10+6”合作机制,再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他区域内各种双边自贸区的正式启动,东亚合作模式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亚洲的出口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31.6%,比2000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亚洲区内贸易已经占到了亚洲国家对外贸易总额的52.6%,比2000年提升了3.7个百分点。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推动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入世以来,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创造了“双赢”,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入世后,有意识地把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与贸易伙伴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作为对外开放领域重要的新战略、新举措,在过去的10年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据统计,入世十年来,中国已经和19个贸易伙伴签署了10个自由贸易协定,贸易额已占到中国整个对外贸易额的近1/4。

在中国的自贸区伙伴当中,大部分都是亚洲地区的经济体。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积极促进了中国和相关贸易伙伴经济和人员往来,有力推动了双边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全球人口最多的自贸区。自2010年全面建成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东盟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也有所增加,贸易关系更趋紧密。

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特区签订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更是开创了同一主权国家内部不同关税区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先河,其服务业开放水平很高,对促进港澳地区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举世公认。

因此,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快和亚洲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自贸区建设进程,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方针。我们注意到一些亚洲国家正尝试与区域外经济体建立范围广泛的跨区域自由贸易关系。我认为,入世十年来的历史证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支持者、推动者和重要的参与者,任何有利于全球市场发展、有利于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举措,我们都乐见其成。我同时也认为,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亚洲区域内部各经济体进一步巩固已有合作成果,深化合作方式,拓展新的合作领域既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也是非常可行和有效的。中国有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亚洲的稳定是亚洲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亚洲国家、区域间的真诚、密切合作是亚洲各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远近兼顾是合理的,舍近求远未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另外,我想起十年前中国加入世贸谈判期间,曾经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没有中国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是不完整的”。同样,在今天,任何覆盖亚太地区的区域多边合作机制,排斥或没有中国参与,同样是不完整的。中国愿与其他亚洲国家一道,为推进亚洲区域经济合作而共同努力。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亚洲区域合作谈三点想法。

第一,亚洲各国应从亚洲稳定的大局出发,求同存异,加快推进亚洲区域内经济一体化机制建设进程。具体有三点内容:一是推动亚洲主要经济体之间尽快建立自由贸易关系,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更积极的核心作用;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求同存异,包容共进,应是亚洲主要经济体现实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共同、正确的战略选择。二是整合、完善现有的自由贸易安排。亚洲地区的自由贸易区进程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各种自贸协定之间还存在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开放范围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及早启动泛亚洲区域的自由贸易安排。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具备了践行开放性、包容性、互利共赢的原则,具备进一步扩大自贸区覆盖范围的条件。

第二,大力推进和实施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措施。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措施如果实行得好,可以极大地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海关通关、检验检疫、技术标准和认证认可等方面加强区域合作,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保证进出口贸易畅通无阻。二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强区域内合作,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有效降低交通和通讯成本。三是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人员往来和人文交流,早日实现亚洲区域内的“自由行”,增进友谊、加强了解,让亚洲人民共同分享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果。第三,加强亚洲国家和地区在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撑。伴随亚洲经济合作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资本流动、货币结算、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近期“10+3”财金合作工作已取得重大突破,《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已经生效,总规模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区域信用担保与投资基金已宣布建立。未来的合作方向应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一是围绕推动《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的顺利实施和有效运转,增强“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区域宏观经济监测能力,尽快提出区域危机救助和区域危机防范的具体对策;二是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相关国家本币的跨境结算研究与试点,逐步扩大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作用;同时增加货币互换金额和延长货币互换期限,完善各国本币回流机制;三是共同合作,启动亚洲区内国家货币汇率不同形式稳定机制的研究与探索;四是积极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区域信用担保和投资基金作用,提高本币债券发行规模和流动性,吸引更多的亚洲资金投资本地区,促进本地区实体经济发展;五是建立区域金融监管合作机制,探索对跨境资金流动、跨境金融机构监管的合作机制,真正着力推动区域金融安全网的建立,提高区域金融整体抵抗风险的能力。

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在进一步促进亚洲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进程中,香港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独特的有利条件。未来亚洲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明显加快,是香港的“天时”;作为现成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最自由开放的市场,是香港的“地利”;而去年李克强副总理代表中央政府宣布的36项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与香港合作的政策措施中,有11项是涉及金融领域的,尤其是明确提出进一步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这是香港的“人和”。因此,香港在未来亚洲区域经济金融合作进程中,应当而且完全能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亚洲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其成果来之不易。为了亚洲的利益,进而也是为了全球的利益,亚洲各经济体应围绕合作、共赢的主题,坚持区域经济金融合作方向不动摇,共同创造亚洲更为和谐、繁荣的明天!

谢谢各位!

(本文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2012年1月16日在亚洲金融论坛上的演讲。)

    进入专题: 亚洲合作   持续增长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028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