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梅:消弥群众怀疑政府官员要拿出诚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60 次 更新时间:2011-12-18 16:39

进入专题: 信息公开  

徐冬梅  

当今的社会问题是群众关心的大事,因为这关系到每个民众的切身利益,而这些利益往往伴随的是群众与社会与政府的矛盾冲突。如果只是民众与民众间的问题,这就需要第三方的调节,或者是执法者的出面干预。可如果是民众与政府之间产生的矛盾,这时候问题的突破点就很难掌控,而这时的矛盾焦点就会被引发。当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很多人会寻找途径解决。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于发展,网络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民众学会从这里寻找和发现事实,也学会了在网络发泄情绪和不满,更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我们的社会,辨析我们的国家。也就从这时候,网络舆论成为了时兴的言论。

网民们通过网络将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暴露出了,而这各种社会现状的被爆料,各种社会舆论都汇集在网上,就自然形成了民间舆论的格局。这种格局是大多是民众自发的相互传播出去的,这是社会实情和网络舆情的相互牵扯所致。纵观近几年发生的事件来看,网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官员腐败,征地拆迁,权力滥用和执法乱象等几大类,而这些被关注的问题,往往是政府不愿深谈或者披露的,可越是这样遮掩,民众就越想了解真相。这就导致了当网上出现负面消息后,会出现非理性的传播和扩散,往往这种传播和扩散会比最初时严重和走板。

政府工作人员公开个人财产,近年来群众呼声相当高涨,有关方面一直表示将积极推进,可就是迟迟难以突破,尽管逾越某些坎儿可能确实不易,但因为看不到实质性的进展,民众难免怀疑官员向自己开刀的诚意,进而滋生不满情绪也就不难理解。反腐倡廉的口号每年都响起,反腐的工作每年都在进行,虽说每年都有大把的贪官落马,但上任后的官员也很难保证自己的屁股是干净的。河南的交通厅长连续四个落马,就能反映出我们国家的腐败形势有多严重。“躲猫猫”、“喝开水”、“鞋带上吊”、“睡觉死”这一系列的离奇死亡事件,就发生在我们的警局和看守所里,这被称作是看守所的故事。可这故事的代价却是被关押者生命的逝去。拆迁,强制拆迁,从占用民房到征地拆迁,我们的政府在用牺牲后代的掘墓行为来发展今天的经济势头,可这种不顾子孙后代的行为,必将导致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滑坡。

记得在4月20日,新华网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寻找底线,文章细数了我们国家在发展经济后,迎来了需要反思的“底线时分”,而这个底线包含了道德,人性,良知,法制和规则。如果说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沉淀了民族,那么如今的底线一再被无限度的破坏和践踏,造成了民众对制度的不信任,引发了对政府的不满和对国家的愤慨。从药八刀到留学生挥刀砍向自己的母亲,从地沟油到染色馒头,从山西疫苗乱象到三鹿的兴衰。这是底线被挑衅的时分,是底线一而再的失守。我们都知道,底线是最低标准,是应该遵守的最起码的规则,这个规则如果逾越后,是要付出巨大而沉重的代价的最后保障,也就是底线。白岩松曾说过:总有一种底线在悄然生长。这种在悄然生长的底线无视法律,无视规则,无视道德,这种悄然生长的底线在肆意破坏着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民众,可就在这人人都在破坏,人人都在谩骂的生活中,底线还在悄然的生长。这俨然成为社会的模式,每个人都是破坏者,每个人都是被伤害者。

怎么才能做到控制社会不良情绪:首先,需要我们政府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和阳光,只有让政府阳光办公,才会让谣言不攻自破,才能更好的树立起政府和执政者的形象,才能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其次,网络的监督力度要减少,互联网的时代本来就是很少隐私的时代,如果一味的隐藏和建立屏蔽词库,只会让更多的找突破点,而不是去遵守这些规则,这点,笔者想制定这些规则的人,他们也是心知肚明的吧。第三,给媒体更多的自由,只有让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大,才会让政府和群众能快速沟通,更会让群众用最短的时间了解政府的思维,并跟上政府建设的步伐,这不仅会使得群众拥护政府的决定,也会更加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决议。最后一点就是,政府决不能与群众占到对立面上,一定要贴近群众,与群众面对面的零距离接触,这样既保证了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处理,也向群众表明了政府接受舆论监督的决心和行动,从而让更多的人学会维护我们的国家,维护我们的政府。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整顿好自身作风的政府和执政党,才会能得到群众的爱戴。只有把群众的呼声当做第一声号角,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个前行的目标,把群众的满意当成第一要务来做,使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群众的意愿能充分得到尊重,群众的公民权利能真正拥有。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与群众情绪的控制,才会让网络上的虚假言论消失,从而真正的净化互联网,也让我们的群众能有幸福感。

    进入专题: 信息公开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836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