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菲:漫谈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新动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78 次 更新时间:2011-11-13 16:58

进入专题: 中国古典文学  

田晓菲  

近年来在美国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当中,学者们比较关注从物质文化的层面切入古典文学研究。物质文化指的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层面,比如说衣食住行等等,它反映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宗教信仰和哲学倾向,但是反过来物质文化也直接影响着文学。比如说文本的书写、传播、印刷和流传实际上对文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宋以前,文学的文本主要是依靠手抄本的方式来流传的,抄写的过程往往充满了"错误",更不用说有的抄本是根据抄录人的记忆、口耳相传和背诵所形成的了。例如陶渊明的诗文在宋代就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不同的抄本,出现了大量异文。当原文不能恢复的时候,所谓正确与错误的区别已经没有意义了。最有名的异文就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关于"见"与"望",苏轼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照苏轼看来,"望"是主观的,有意识的,不那么自然,而用"见"字,符合陶渊明自然悠闲的生活态度。苏轼觉得陶一定用了"见"字,因为用"见"字很符合苏轼眼中的陶渊明的文学形象。其实除了陶本人之外,又有谁--哪怕他是怎样的文学大腕儿--有权利对这种修辞上的异文进行选择呢?所以,对异文的选择反映的不是陶渊明这个人,而是反映了做出选择者本人的意识形态。手抄本文化和异文是我今年秋天在哈佛东亚系开的一门课"六朝文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我正在写作的拙著《尘几录》的讨论重点之一。再比如马克?李维思(Mark Lewis)在他刚刚由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近作《写作与权威》(Writing and Authority)书中,也对写作使用的物质材料和写作本身的物质性及其对早期中国文化的影响有精辟的探讨。

重新评判和重新理解经典的形成。重写文学口服液的问题:我们现在阅读的一切往往是经过了"中介"的。例如我们现在所知的汉语魏六朝的作品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于南朝萧统主编的《文选》,而在很多那里的文集已经佚失了的情况下,《文选》为后世可贵地呈现了汉魏文学的面貌。问题是:这个面貌是一个经过了编辑、加工、删削和取舍之后的图像,即一个经过了中介的图像。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不同时期、不同选本中作品、作家的地位的变化,以及对于同一作家的作品的不同取舍。比如曹操的文学地位是伴随着明代复古思潮得到提升的。而对曹操的文学作品的评价以前非常少。但是到了明朝突然产生了一大批对于曹操的文学诗歌的研究和批评。又如关于谢灵运的文学史地位的问题:五四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初期重新评价经典的时候,大大地提高了通俗文学和白话文学的地位。所以他们往往贬低在很多方面相当有贵族气息的谢灵运,或者不甚重视对他的研究;对于鲍照的作品,现代选本里面的作品也往往是以前所不选取的。比如说大量地选择他的乐府诗歌而忽略了他的其他诗作。文学史里面还常常用篇幅来含蓄地表达出对一个作家的褒贬和对一个作家的重要性的评价。宇文所安《过去的终结》和《瓠落的文学史》两篇文章中都对上述问题做过分析;孙康宜在最近的文章《陶潜面具的摘除:经典与读者回馈》以及《诗人兼评论家王士祯:经典与影响的焦虑》则分别讨论了陶渊明、王士祯与经典建构的关系。

消解"本质主义"。什么是本质主义呢?顾名思义,本质主义认为一种事物、现象、群体等等有着一个单一的本质或者核心。近年来学界走出"本质主义"观念的误区表现在许多方面,不仅存在于汉学领域,也存在于很多其它的研究领域中。

我们可以从"女性主义"入手,对本质主义加以说明。最初作为政治运动的女性主义建立在一个本质化的群体之上,也就是说,所有的妇女都被一视同仁地当成男权中心社会的牺牲品。现在,女性的本质不断受到挑战,而女权主义运动的政治性也就相应在不断地受到消解或转化。因为人们认识到"女性"是多元的,不蛤只有一种女性。在阅读有关女性的文本时,如果不受到本质主义的干扰,那么往往可以发现:就是在父权社会里面,权力的运作也是极为复杂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女性受到压迫"的模式,而许多文本的面目也由此变得丰富诱起来。比如说对于《莺莺传》,以最近刚刚出版的一本学术论文集《文字之用》里面和在两三年前出版的《中唐文学文化散论》里面,李惠宜和宇文所安二位学者分别对莺莺与张生的形象和他们的关系进行了再解读,指出莺莺这一人物和她与张生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换句话说,消解本质主义不是说取消掉一个事物的本质,而是要求我们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否认一个事物只有一面的简单性论断。比如说中国文化是那样的悠久、丰富而复杂,我们不能用任何一面来掩盖它的全体。它既有儒家的因素,也有反儒家的因素,也有儒家试图控制和容纳的因素,还有道家和佛教的因素。难道我们能用"中国文化是儒家文化"来一文以蔽之吗?何况儒家文化自身也是一个多元的、不断变化之中的载体。任何一种概括,都有不符合这种概括的"例外"。不是说不可以使用"中国文化"的说法,而是要一,要意识到它不是一个单一体,而是一个多面体;二,尽量把抽象的概论落实到具体的语境里面,以避免简单化和概括化的倾向;三,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事物,认识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历史性,它在历史中发生的种种变化。

    进入专题: 中国古典文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642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