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依靠三个动力,投资、出口和消费,这是一般经济学家认同的理论。中国经济连续增长十多年,依靠的是对外出口和国内投资。一直以来,中国国内消费增长疲弱,也是中国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共识,而且此问题的改善,需要对中国经济收入分配进行大规模的转变,却依靠整个体制的变化。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如果详细考量中国的经济,实际上其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经济活动本身的货币化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房地产市场。根据中国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管清友的数据,中国房地产业在过去一年内,便创造了三万亿人民币的政府财政收入。他在微博中发表了一个过去近二十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卖地收入的图表,结果相当惊人。
根据他的计算,从1989年到2010年的21年间,中国各级政府每年卖地的收入,从4.5亿增加到三万亿,增长了6732倍。而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则从1989年的1842.38亿,增加到2010年的4万613.04亿,增长了21倍。同样让人惊讶的,是这四万亿财政中,居然有三万亿是卖地的收入,中国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达到75%。
管清友特别澄清,有关的数据全部根据中国官方公开的数据,而非所谓“秘密来源”。数据披露之后,中国网友大声惊呼,难怪中国房价如此之高!
近十多年推动中国经济的另一个火车头是出口。中国对外出口价值每年超过十万亿人民币,占了中国2010年GDP的四分之一,如果加上进口价值,中国进出口创造的GDP占了中国经济的一半以上,大量官营和民营的企业依靠出口货品生存。
然而美国经济不景气,欧洲陷入新的困境,中国通货膨胀导致的劳动力和原料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汇率上升造成的问题,中国的进出口即使不衰退,大概也难以录得以往一样的实际增长。根据浙江温州官方的数据,这个中国出口大省,今年出口大概下降了三成,大约四成的出口企业亏损,大量企业停工。
问题还在于,中国经济滑坡,政府收入下降,将直接导致资金外流。最近几个月,在华投机资金开始出逃,境外企业抛售高档商业房地产,消息每天疯传。经济增长的持续发展,主要依靠初期积累的资本不断滚动,一旦资本逃出系统之外,经济陷入停滞难以避免。上世纪下半叶,南美多个国家经历过类似的局面。
中国商业精英也在外逃。有数据显示,大约七成的中国富人(百万美元资产以上)准备或者已经移民,大规模资金外逃的局面正在发生。
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无非减税和增加投资,前者中国政府不可能采用,而后者已经是强弩之末。2008年四万亿人民币投入刺激经济增长,结果大部分到了国有垄断企业和权贵手中。中国房地产市场过去两年的飙升和股市上升,都是中国式经济刺激方案的结果。最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几乎都是望洋兴叹,无法获得真正的支持。
浙江、广东的中小企业困境不是偶然的,去年以来有多位经济学者指出其必然性和对中国经济的危害。但中共现制度已经失去了调整的弹性,各级政府官员以及他们周边的裙带形成的圈子力量巨大,连中南海都毫无办法。
中国经济危机已经在发生之中。而根据牛顿定律,物体质量越大,运动惯性越大。以中国如此庞大的规模,即使有人指出危险,也没有人有力量改变未来的结果。244期新纪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