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平:大国崛起靠经济,但长久维持靠法律

——专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22 次 更新时间:2011-01-18 17:02

进入专题: 法律  

江平 (进入专栏)  

在火车头下被拖了25米

南方周末:你多次谈到你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被划为右派的时候,为什么?

江平:现在的人对于右派的概念不像我们这一代人感受这么深切,右派意味着你在政治上从人民的阵线被转到了敌人的阵线。那个年代,政治生命几乎占了一个人生活的主要部分,不像现在,大家在政治上淡漠多了。在政治上变成了敌人,那种痛苦是致命的,更何况我所待的单位是政法学院,又是在北京这么个政治气氛浓厚的地方。所以,我一想起自己被划为右派的那段日子,真是很痛心,用任何语言都很难比喻这种心情。而且,并不会因为右派很多,就能减轻痛苦,这毕竟是一个人自身的感受,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周围环境对你的压力。

南方周末:离婚对你的影响怎样?你在诗歌里还在写你的第一任妻子,你对她的感情还是一种爱,并没有因为离婚而变成恨。

江平:我和第一任妻子是在苏联学习时认识的,同样学法律,我比她高一届,我们的感情非常好。一回国就结婚了,婚后一个多礼拜,我就被划为右派,我们并不是因为感情不和离婚,而是政治原因造成的,这对我打击很大。她当时不得不这样,因为她是预备党员,领导说了,你到底要谁,是要江平还是要党,这么尖锐的问题,我也可以理解,这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吧。我对她其实更多的是原谅,她也是受害者。我只是没想到她很快就又结婚了。我对她的情感依然还在,而且还是很浓厚,但是我又想用怨恨来摆脱痛苦。所以,在我的诗词中经常会流露出这样的感情,有爱,又有恨,恨得似乎想成为动力,但是爱依然是割不掉,我就是这样度过了离婚后的十年时间。我和第二任妻子结婚时,她也知道我是离过婚的,也知道原因。她也被划为右派,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性质,我也没有太多好隐瞒的。

南方周末:你的哪条腿被火车轧了?那时你那么年轻,怎么走出痛苦的?

江平:我的左脚。腿断了是我人生的第三个挫折,比起右派和离婚,断腿是肉体上的损伤,还算比较次要的。安上假肢后,我看到苏联有很多无脚飞将军,身体残疾以后,还可以继续从事他的事业。我终究还算幸运的,我在火车头底下被拖了25米,火车才停下来,捡回了一条命,从某种意义上,我把它看成是一件好事。腿断了以后,只能靠拐杖行动,没有办法劳动了,没安假肢时,学校安排我在伙食科帮着卖饭票,这是一段比较清静的时期。摘掉右派帽子后,我就被安排到外语教研室工作了。

老百姓看的是谁给他们带来更多好处

南方周末: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你提到了吴敬琏,你对他有什么印象?

江平:吴敬琏教授被认为是经济学界的良心,他很重视宪政,主张宪法应该交给老百姓来讨论,不能够关门制宪,他也公开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期望加强宪政社会主义,他也强调过宪法诉讼,就是对违宪的诉讼。

南方周末:书中写了你参加胡耀邦追悼会的经历,你和胡耀邦有怎样的交往?

江平:应该说没什么接触,隔得太远了。但我很赞成他的一些做法。我听说过他的言论:老百姓看共产党好,还是国民党好,不是看你的纲领,不是看你的政策,不是看你的宣言,甚至不看你是信奉马克思主义还是三民主义,而是看谁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好处,带来了最切身的利益。这些都是很朴实的政治语言。

私权正处于一个上升的时期

南方周末:你做了5年的人大代表,做人大代表,最难的是什么?

江平:做人大代表5年期间,我深深感觉到体制的问题。比如说我从什么地方知道我当选了全国人大的代表,谁选了我呢?一概不知,还是我手下的一个教务处长,他的岳父知道的情况比较多一些。他告诉我,江校长,你当了全国人大代表了。我说,不知道啊!后来一看果然,我当了代表。

南方周末:现在中国的民法典进度如何?我们国家21世纪能不能拿出影响世界的民法典?

江平:民法典快要进入尾声了,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都出台了。民法典出台难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向来不重视私权的保护,而民法典恰恰涉及到私权的保护,包括了民营企业、私人财产、各种私人权利。

私权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没有得到过重视,在任何专制的地方,私权都不发达,只有在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中,才能够体现出私权的重要性。近30年来,尤其是在物权法通过后,私权出现了回归、觉醒。在拆迁问题上,现在老百姓之所以能站出来保卫自己的私权,跟物权法的通过有很大关系。总的来说,私权正处于一个上升的时期。

为什么讲私法要比公法重要?如果私人财产都得不到保障,那么,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国家的富强是建立在私人财产得到保障的前提之下的。这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基石。

宪法是近代才有的,没有宪法之前许多的国家都已经有了民法了,或者是类似民法典的东西。我也表示过这个愿望,希望中国的民法典在21世纪初的时候能够起到影响世界的作用。但今天我失望了,原因是中国的法律还没有发达到这个地步,中国的法治建设也没有到这个水平,中国的法学理论研究也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还有一个原因很重要,就是中国的法典起草并不以学者的意志为转移,能够体现出的学者思想还是有限的。这是一个很大的不足,外国都是专家来制定,法典要经过很严密的、科学的考证、论证,才能够制定出一部比较好的法典。

南方周末:从立法上来说,公权是受到约束,但是在现实中,人们感觉到公权甚至更强势了,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江平:现在私权受到私权的侵犯应该说比较好解决,但私权受到公权的侵犯,就比较难了。现在的律师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可是世界各国律师是一个国家政治、民主的橱窗,如果律师都胆战心惊、人人自危,那民众怎么办呢?

因为公权很庞大,公权权力的行使是没有约束可言的,我们在这三十多年来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解决公权对私权的侵犯。怎么解决呢?一个是我们通过了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还有国家赔偿法,另一方面是约束公权。我们制定了依法行政的纲要,SARS时候加强了公民的知情权,现在很多政府机关都有信息公开的制度。我认为不能够说总体上公权越来越强大,可在某一段时间里,人们会感觉到公权比私权扩大得更多。

公权力之所以扩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家在市场领域里的干预作用,中国的改革有它自己的特色,面临着世界经济危机时,中国的做法也很独特,因为我们有强大的国家干预,所以,我们遇到的困难少一点,我们现在还是中国的模式。现在有一个危险,中国自己没有很好地认识到中国模式的问题所在,有的时候过分强调国家干预的作用,有意无意地扩大了公权力的作用,这是危险的。

南方周末:国家权力对社会和家庭权利的干预在法律上有什么表现?

江平:国家对社会的干预,我只举一个例子就是对学校。学校本来是应该自治的,或者是学校应该像企业一样自治,但是现在国家对学校的干预太多。

南方周末:你曾经说到,如果新闻法是来限制新闻自由的话,有还不如没有,新闻法现在的进展怎么样?

江平:我现在还是呼吁要搞一个新闻法,但是显然不能够搞成一个新闻限制法。

我所听到的声音几乎都希望制定一部比较开放的新闻法。当然,在中国现在的条件下,一点新闻行政干预都没有,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只能说,制定一部比较像样的就可以了。

从人治转变为法治,才可能谈到宪政

南方周末:辛亥革命马上就100周年了,中国这100年的法治之路经过了哪些阶段?

江平:回顾这100年,只能说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一个国体,所谓的国体就是从大清帝国改成了中华民国,但政体并没有太大改变,原来是专制,到了民国仍然是专制。这是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民主政体的设立,虽然也有议会的尝试,虽然也有这样一些民权的进步。辛亥革命如果从民国时期来算的话,按照孙中山的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军政时期是完成了的,北伐成功了,训政的阶段也差不多完成了;但是到了宪政阶段,开始要通过中华民国的宪法,那就是他失败的时候了。所以国民党的宪政实际上在大陆没有完成,是到了台湾才完成的。

从人治转变为法治,我们才可能谈到宪政。现在也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个法治新阶段,我的理念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应该搞宪政社会主义。

南方周末:如果不靠法律,一个国家能否成为崛起的大国?

江平: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靠的是战争、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而罗马最辉煌的不是武力,武力的征服虽然时间很长,一千多年,最后也瓦解了。它以法律征服世界才是现在全世界公认的。

大国崛起绝对不是靠法律,中国的崛起也还要靠经济,只有经济强大,才能够崛起。但是中国要成为一个比较长久的大国,没有法律是很难维持的。

核心问题就是法律的功能究竟是什么?我们是把法律作为一个制度来看,还是除了制度之外还有理想的、理念的一面?如果我们把法律当作一种理念,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工具,有了法律,我们可以在这种公平、正义的理念下解决社会各种矛盾,应该说这是现在我们所追求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包含了轻视法律作用的成分,儒家更多的是维护道德传统,法家是更多地维护严法。

当然,我也并不把法律看成是万能的,好像有了法律,一切就都解决了,不是的。

南方周末:这几年群众意见表达渠道发生了变化,上访难度加大,一些恶性事件只能通过互联网传播以及传统媒体的共同发力才有可能得到解决。你认为在可行范围内,这种表达渠道怎么样才能得到改善?

江平: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新的问题,上访难度增加了,而网上传播又快得多了。我们怎么对待媒体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我觉得还是要给予新闻更多的自由,寄希望于你们新闻媒体自身的呼吁和奋斗,我也希望在这方面多呼吁,多呐喊一下,为我们国家的新闻自由打开最通畅的渠道。

南方周末:你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怎样的展望?

江平:不管是在哪个方面,只要我们做了就比不做好。进一步就比退一步强,如果现在建立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做了就比不做强,虽然它只是一小步,但也很好。现在各种媒体渠道包括互联网所反映的民意,应该说在推动改革上,仍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进入 江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法律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法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848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