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和大陆的朋友聊起马克思,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他们说的那个马克思真是我们所知道的马克思吗?德国人马克思怎么会说出“人定胜天”这一类的话呢?莫非还有一位姓马名克思的中国人,只是我不知道?后来我才晓得,原来接受马列主义教育不一定就得读过马克思的原典,即使是读,也可以择章摘句,片断零碎地读。
马列主义教育的重点并不在于让大家亲自体会马克思和列宁原著的意义,而在于围绕着它们生出一套信仰,一套价值观,以及分析世界万事的框架。或者用皮耶•巴亚德(Pierre Bayard)的说法,大陆马列主义教育的结果是一座“虚拟图书馆”。它的目的是要维持一个具有共识的空间,让实体的书籍被虚构的书籍所取代。在这种文化脉络下,书籍,不论是否阅读过,会形成第二种语言,透过此语言我们可以和自己对话,与他人沟通,在有冲突时捍卫自己。
巴亚德就是《如何谈论你还没读过的书》的作者。这本书我前年还特别在此谈过,而且是在呼应该书精神的情况下不读而谈。后来才总算看到了英译本,而且中译本也都出来了(先上市的台湾版把书名改成《不用读完一本书》,尽失原书的机巧聪明,但愿接下来的大陆版可以忠实一点),不妨乘机再说两句。这本书的确是聪明的,一方面教人不用读书,另一面却引经据典地提供不读书的理由,因此免去了反智的指摘,为不读书却又夸夸其谈的风气添上很有书卷味的辩护。更聪明的地方,是巴亚德挪用了不少“接受美学”等评论界熟悉的理论,加以改造,将文学注释的传统扩大为书籍阅读的传统,于是就好像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主张。例如“虚拟图书馆”这个说法,它其实是文学史里的常见现像:对杜甫的诠释传统变得比杜甫本身还大,乃至于一谈杜诗就免不去苦攻格律,眉头深锁的刻板印像。久而久之,连很多在中学时期只背过几首杜诗的人也都能似模似样地比较李杜之别,靠的就是这所虚拟图书馆。 巴亚德不只把这个现像应用在一切种类的书籍上,他更要指出认识这些诠释传统才是最重要的文化修养,比真正读过原典还重要。换句话说,你可以指摘别人只知道“看不见的手”,却不细读亚当•史密斯的道德哲学,但你不得不承认看不见的手已经成了亚当•史密斯的招牌。假如你精研《国富论》,却不晓得一般人提起亚当•史密斯的印像是甚么,不知道传媒里头借用看不见的手这个比喻时的作用是甚么,你就算不上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至少,你不具备足以与人沟通的修养。巴亚德言之成理。只不过我是在真正读过《如何谈论你还没读过的书》之后,才晓得他果然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