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的问题,同样也是利益权衡的问题,只是这个利益包含了感情而已。爱情和婚姻就像其他人类行为一样,寻求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必然经由理性的选择,并符合经济学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分析。单身同样是一种经济理性的选择。
泛泛的一次性男女间感情交往就像是购买日用消费品,而婚姻好比是购买耐用消费品。婚姻是需要很大投入的产品,包括丧失某些个人的自由、时间投入、资金投入,在茫茫人海中搜寻中意的男子所必需的搜寻费用,找到之后的交往费用,另外,结婚后每天培养感情还需要投入一些流动资本。
我对单身女子的界定是27岁以上未婚或离异的女子。她们走入婚姻的机会成本更大,所以宁愿选择单身。一般来说,这个群体的收入高于普通群体,正因为经济上独立,使她们对婚姻挑三拣四。在现代社会,一个优秀的职业女子面临许多选择,她有很好的工作机会,有远大前程。
单身女子论条件往往不是找不到男人,只是因为婚姻的机会成本太高,相比之下,单身反而有更好的预期回报,单身便成为自然与理性的选择。选择了事业的单身女子会出现更高的沉没成本,这使得婚姻的选择变得更加不容易。比如投资一个项目,完成可能要1个亿,投入5000万之后,你开始怀疑这个项目是不是值得做,但是如果放弃,5000万元就沉没了,所以你往往还会固守这个项目。
一个女孩子,在大学里爱上一个人,可以追随他到天涯海角,那时候她没有沉没成本或者说成本是很小的。但是一个在北京好不容易立下脚并被单位委以重任的女子,她的沉没成本已经很高了,要她放弃一切追随爱情到新疆是很难的。除非她能收回在事业上的投资,也就是说在另一个投资——婚姻市场上获得更好的回报。
这也许是一个恶性循环,在经济学上叫做“路径依赖”。也就是说,一个女子因为爱事业而错过婚龄,又因为放不下事业而在单身的路上走得更远。而如果经历过感情的创伤,很多人会看到感情并不牢靠。出于弥补心理,她总得要一样东西,那就是事业。所以人们看到她总是在忙碌。但越是如此,越不容易得到感情,最后可能就锁定在单身的路上了。这就是单身女子“路径依赖效应”。所以我们看到单身女子成为女强人的概率更大。
不过,许多约束条件都是会变化的。婚姻是耐用消费品,而且可以逐渐增值。年轻的时候,女孩子很容易得到婚姻,但是机会成本大。年纪渐长,婚姻的机会成本会变小,而婚姻的效用特别是某些独到的效用会逐渐凸显,比如情感的寄托、家庭的福利、对孩子的喜欢,而彼时事业带来的效用“边际递减”。这样,事业和婚姻也许会出现一个交点,单身女子将降低对婚姻的条件以及对爱情的不切实际的想象,而走入现实的婚姻的殿堂。
分析单身女子经济,与已婚女子对比,在投资与消费上应该会有五点不同。
第一,我倾向于认为单身女子用于与成功相关产品上的投资要高于已婚的同龄女性。比如说,她们会不断地对学习与资历的产品进行投资。
第二,她们为自身保值增值的投资会更多。单身女子会对自己的身体格外敏感,对化妆美容运动健身之类的产品特别感兴趣。
第三,她们在交友上的费用会高于同龄的已婚女子。情感交流是天然的需要,因为不存在婚姻这个耐用消费品,单身女子就需要用交友这样的日用消费品来替代。当然,对于一些对婚姻还心存期望的单身女子而言,交友还包含着搜寻的动机。
第四,她们为失衡的心灵找回心理平衡的投资更多。她们用阅读来排遣时间会比已婚女性多,用于cd、dvd的投资也更大。当心理失衡到一定程度,婚姻也许会成为单身女子的新的选择。
第五,单身女子为未来与老年的保障投资得更多。一般说来,男性会中意带来更大活动空间的车,但是女性一定更中意于买房,以获得安全保障。如果到了一定年龄,比如35岁以上,她会开始为养老做安排,会更愿意买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