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士:为什么汉娜·史密斯的命运震撼心灵

——电影《朗读者》(《The Reader》)观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09 次 更新时间:2009-03-31 10:56

进入专题: 朗读者  

俗士  

当女主角在做了二十年牢,即将出狱,而且还有一个为她付出真情和心血的情人为她准备好房子并装饰一新去迎接她出狱的时候,却突然在囚室里自杀了。我想,这一结果对于任何一个观众都不能不感到震惊、错愕,都会有一种揪心的震撼感——这就是电影《朗读者》(《The Reader》)带给观众的感觉。

虽然《朗读者》并未能问鼎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只是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但我想这点儿遗憾对于这样一部能震撼心灵的影片来说,或许仅仅是一点遗憾,因为,这点儿遗憾遮不住她的光彩。这么说,不仅因为该片触及了人们心灵的情感和对人的两面性的思考,更因为她对在极权统治下个人行为的反思(这一点对于我们或许更具现实意义),还有正义、赎罪和宽恕的内涵。

这部影片改编自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在这里我不想多谈及这部小说,因为之前并不知有这部书,看了电影之后才知道原著是一部获得过巨大荣誉小说,以致有评论说:“卡夫卡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这本书就是样。” 并且,这里我也不想赘述影片的故事,一方面我不善于讲故事,另一方面故事只有看过电影或者原著才能真正了解和感悟,所以,仅仅谈一些自己对电影的观后感悟,并试图通过该片所触及的爱情、正义、赎罪和宽恕几个方面来解读一下为什么汉娜•史密斯的命运会如此地震撼我们心灵?为什么我们不说她死有余辜,或者说她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一个纳粹罪恶的一生?

一、或许与爱情无关

许多人把该片当作一部爱情影片,我认为这样多少有些遗憾,虽然该片前面有较大篇幅的性爱内容,而迈克尔•伯格执着的朗读似乎更是把观众引向忠贞不渝的爱情,但仅仅从爱情角度去欣赏《朗读者》则是太浪费了,有买椟还珠之感。不过,爱情似乎是这部影片的主线。

影片开始,讲述了一个情窦初开的15岁少年,迈克尔•伯格,对一个比自己大21岁,救助过自己的女人——汉娜•史密斯的爱恋。他为她朗读,她倾听他朗读,然后做爱……一个激情、缠绵的夏天。

我想,汉娜其实并不爱迈克尔,或许只因孤独和生理需求才和他在一起,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连他叫什么都不打算知道。汉娜的离开也不是因为感到这种爱不会有结果,或者其他什么与爱情有关的理由,而是由于同事们对她工作的好评而得到了升职的机会。对于汉娜这样一个文盲,并因此感到羞愧,而且想极力保守这个秘密的人来说,升职也许是一个灾难,所以此刻逃避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之前,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汉娜在西门子公司准备给她升职时,她离开了西门子公司应聘了纳粹集中营看护的工作。

这一天恰巧是迈克尔的生日,当迈克尔放弃同学为他准备的生日庆祝活动,兴冲冲来到汉娜家的时候,等待他的却是汉娜的烦躁和无名之火。在争吵、道歉之后,两个人一如既往的朗读和倾听,然后做爱——两人的最后一次缠绵。之后,汉娜对迈克尔说:“现在你该回去找你朋友了。”……之后,汉娜快速的收拾了东西离开了——一个超越世俗观念的爱情故事嘎然而止。

二、正义的迷失

约翰•罗尔斯说:“正义是社会体制的第一美德,就像真实是思想体系的第一美德一样。一种理论如果是不真实的,那么无论它多么高雅,多么简单扼要,也必然会遭到人们的拒绝或修正;同样,法律和体制如果是非正义的,那么无论它们多么有效,多么有条不紊,也必然会为人们所改革或废除。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福利都不能凌驾其上的。”(摘自《正义论》第一章 正义即公平)

8年后(1966年)迈克尔再次见到汉娜时已是海德堡法学院的高材生,而汉娜却是以被告的身份出现在对纳粹集中营罪犯审判的法庭上。

与其他5名同案被告不同的是,汉娜并未对自己为什么要在得到晋升的机会时,离开西门子公司参加纳粹做辩解,不仅很快的承认了是自己主动去应聘集中营看守工作的,而且承认自己参加了对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俘虏的筛选工作。这是因为汉娜是文盲,她无法看懂那些法律文书、也无法回避或者使用语言的技巧,她只是按照自己的观点和当时的实际回答法官的质问,这一点对汉娜是很不利的。

在法官的言辞质问下,汉娜的所有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然而,当法官问道:“你选了那些女人,对她们说,我们要把你、你、还有你,送去受死?”时,汉娜的一句反问另法官哑口无言,她说:“换了你,你会怎么做呢? 我当时是不是就不该去西门子呢?”是啊,在那种情况下,有谁能做得更好呢?一个公职人员履行自己的职责有错吗?谁又能在知道自己的某一个选择之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这里补充一句,汉娜应该是一个忠于职守的人,她总是因工作表现好而获得晋升的机会,而她也总是因此逃离。

在审汉娜她们六个看守,把三百多个妇女关在一座教堂中,即使是教堂被飞机轰炸起火也不开门,以致三百多人被活活烧死,只有两个幸存者(一对犹太母女)这一案件时,汉娜的解释是:“我们是看守。我们的工作是押送犯人。我们不能让她们逃走。”“如果我们把门打开,会出现混乱。我们怎么才能恢复秩序?”……这一切在汉娜看来是在履行职责,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这一点汉娜错了吗?

当法官的质问到:“那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你是知道的。你做了选择!你宁愿让她们死掉,也不愿冒她们逃掉的险!”这一次轮到汉娜哑口无言了。其实,把这些妇女转押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本就是去送死的。在希特勒要把犹太人消灭的蛊惑下,汉娜她们可能根本就没把这些人的生死当一会事,她们虽然只是冷漠的执行上面的命令,但正是这种合法(当时的法)的冷漠,导致三百多妇女被活活烧死。我想正是因为这一质问,令汉娜最终放弃了一个证明自己不是首犯的最有利的证明,即:她是个文盲,不可能写那份报告,反而承认那份报告是她写的。我想有可能,汉娜因羞愧而不愿暴露自己是文盲,放弃了能证明自己不是首犯的机会,但我更倾向她这样做是一种主动认罪。

当汉娜承认那份报告是她写的时候,一面是旁听席上一阵一阵“纳粹!纳粹!……”的怒吼,一面是另五个被告弹冠相庆的得意神情,这一刻,你一定会为汉娜感到不公,不能不为她鸣不平。

最终,其他五个看守被判四年三个月的监禁,而汉娜因是首犯和有自首表现,被判终身监禁。此刻,正义似乎迷失了,一方面汉娜她们受到法律的严惩是正义的伸张、一方面是首恶没有受到法律的严惩,抵赖不认罪的获得了轻判,而良心未泯者的却受到了严惩。

如约翰•罗尔斯所说:“正义即公平”,那么,不公就是非正义。然而这就是法律,或者说是法律的无奈,它回答不了:“这错了吗?”这类问题,只能解释:“这合法吗?”的问题,也许这就是迈克尔的老师所说的:“法律是狭隘的”。问题是这种非正义的法律该如何修正呢?《朗读者》似乎无法回答“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道德灾难”(说明:二战结束后许多德国人不得不面临,自己的父兄、亲友是纳粹这一残酷的现实)的问题,却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非正义的体制下,个人在忠于职守和人性冲突时,如何正确抉择?我认为,对于今天的我们,这一点很有现实意义,因为,也许我们同样会面临“这个时代最大的道德灾难”的问题。

面对这种“道德灾难”的拷问,相信许多人都无法正确抉择,即使像汉娜•阿伦特这样杰出的政治思想家也难免迷失在“正义”与“非正义”之中,“她以自己反纳粹反极权的良好信誉为赌注,替纳粹的御用哲学家辩护,全力帮助他走出受人唾弃的阴影,使他重新开始了哲学的思考和写作。”(刘晓波语)

三、爱的背叛

前面说过,汉娜的突然离去结束了她与迈克尔的一段激情而缠绵的时光。然而,汉娜却不是爱的背叛者,因为她也许并不爱迈克尔,爱的背叛者是迈克尔。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开始情窦初开,迈克尔以为自己爱汉娜,然而由于二人的年龄差可能与世俗的传统不相符,他羞于向家人和朋友表白。这种羞于表白的心里我们可以理解为爱的背叛,这是一种对自己爱的背叛。这种背叛不一定在于行动,更在于人们的心里。

这种背叛最终化为对汉娜的行为上的背叛。迈克尔终于没有勇气在对汉娜的审判过程中,做任何有利于汉娜的证言,使得汉娜终因自己放弃辩解而被判重刑。不过迈克尔为这种背叛找到了一个华丽的借口,即:保守汉娜羞于告人的秘密。虽然他几乎就要对教授(他的老师)说出来了,虽然他在教授说了:“我们的感觉不重要,一点都不重要。问题是我们的所作所为。如果像你这样的人不能从像我这样的人这里学到什么,那还有什么意义?”的话之后曾试图去见汉娜,却在最后一刻放弃,就像他就要对教授说出真相的时候最终放弃一样。

不过,如果我们因此谴责迈克尔,我想也未必有足够的理由。就像生活中要是只有“是”或“非”那就太简单了,简单的会让人觉得世界是那么虚假。迈克尔除了羞于启齿的“爱情”,他还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战胜自己观念、理智和懦弱,尤其在迈克尔亲临奥斯维辛集中营,亲眼所见那高高的铁丝网、巨大的焚尸炉、成堆的受难者的鞋子……之后。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希望把纳粹分子绳之以法、看到正义得以伸张。对纳粹分子正义的审判,注定会让为纳粹分子开拓、辩解成为一种非正义的丑行,会为世人不齿,即使审判未必完全公正。迎合社会的普遍正义,放弃维护与之冲突的个人正义,大概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我相信这一点是《朗读者》并未对迈克尔作任何评判的原因,而是把评判和思考留给了我们。

与汉娜•阿伦特所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迈克尔•伯格面对那种“道德拷问”选择了逃避,而作为曾经的秘密情人,汉娜•阿伦特至少有勇气去为自己的老师海德格尔去辩护。当然我们仍然不能过分谴责迈克尔,我想汉娜•阿伦特的勇气一方面源自她的爱,另一方面源自她的成就和因成就带来的自信。而像汉娜•阿伦特这种成就与自信是迈克尔所不具备的,当然这也是所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

四、忏悔与救赎

汉娜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机会是一种认罪的行为,因为她对那些受难者产生了忏悔之意,只有通过服刑,才能赎回她的罪孽,救赎她的灵魂。在监狱,汉娜学会了识字,除了听迈克尔的朗读,她自己也看了很多书(原著中说汉娜识字后,马上就找有关集中营的书、后来更关注在集中营中的女人们)。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识字和看书,让她了解了很多她曾经每天面对,但从不思考的问题,因而她深知自己的罪孽。在后来迈克尔来看她时,她回答迈克尔的质问时说说:“在审判前我想都没想过过去,也从不用。”当迈克尔问她,现在怎么看时,她回答说:“我怎么看不重要。我怎么想也不重要。人死不能复生。”这是对死难者深深的负罪感,可以认为,她感到自己到死都无法赎回自己的罪孽。在迈克尔对她说:“我觉得你没理解到问题所在。”时,她回答:“我懂的,小家伙!我学会了识字!”

同样迈克尔为自己背叛和懦弱的救赎也非常沉重和艰难,对汉娜的爱和愧疚甚至影响了他的婚姻。离婚以后,他开始为汉娜朗读,并将录好的磁带寄给在服刑的汉娜。朗读是他们爱的音符。对迈克尔来说从这时起朗读还是一种忏悔。对汉娜来说倾听朗读是她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她是总是让别人为她朗读,在纳粹时代她挑选那些女孩子为她朗读,然后将她们送上死亡之路——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和迈克尔相识后,她让他为她朗读……后来,她倾听他的朗读、感知他的爱。

或许我们无法把迈克尔十几年不间断的为汉娜朗读简单地理解为爱,因为这十几年,迈克尔除了不断的朗读,并将录音磁带寄给汉娜,却从没有去看过她,甚至连一封信都没写过,虽然汉娜已经识字,还能给他写简单的回信、虽然汉娜很想收到他的信,因此我想,迈克尔的朗读更多的是迷茫、忏悔和救赎。

五、爱和宽恕

在汉娜被提前释放前的一个星期,迈克尔不得不(因为,迈克尔已经答应女监狱长要照顾汉娜,这里不多说了)来到监狱来看望汉娜。敏感的汉娜马上就从迈克尔的态度上感到,他们之间已无爱情,于是她对他说:“现在结束了,对吧?”在简短的交流之后,汉娜明白了,迈克尔对她过去的行为耿耿于怀,而恰是这种爱与恨的矛盾,造就了迈克尔超乎寻常的行为。这样,汉娜知道自己出狱后的生活已经没有意义了。她已意识到,自己的出狱除了会给迈克尔的生活带来麻烦,还会令迈克尔处于一种难以应对的尴尬。于是,她选择了自杀去赎回自己罪孽,同时她的死也解脱了迈克尔的枷锁,是对迈克尔的背叛和懦弱的宽恕,这种宽恕由爱而生。

当观众为汉娜的死感到震惊、惋惜,甚至悲伤时,就足以说明,她已赎回了自己的罪孽,重生为一个命运多舛的女人。一个身负罪孽的纳粹分子的死只会让人感到高兴,让我们感到惋惜和悲伤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人的死。这就是汉娜的死,或者说她的命运震撼我们心灵的原因。

一般认为,汉娜的死是爱的死亡,而我则更相信这是爱的重生。前面谈到起初汉娜和迈克尔在一起或许与爱情无关,之后又说迈克尔超乎寻常的朗读更多的是忏悔和救赎,最后汉娜的死唤醒了迈克尔对自己的爱。当迈克尔坐在汉娜的囚室里,抑制不住的哭泣也是由爱而生。这时的汉娜又重生为迈克尔年轻时热恋过的女人。

按照汉娜的遗嘱,迈克尔找到了教堂大火的幸存者,那位女儿。面对她开始的怀疑及对他的解释的讥讽,迈克尔没做辩解,只是将一个小茶叶罐和汉娜在服刑期间积攒的积蓄,七千多马克,交给她,并第一次对别人承认了自己一直羞于告人的与汉娜的关系。汉娜的真诚最终让那位幸存者接受了她的忏悔,虽然她说:“我不愿也没资格去给予(汉娜宽恕)”,我理解她所说的没资格是指她不能代表其他受难者,但最后她还是留下了那个茶叶罐,并同意迈克尔以汉娜的名义将钱捐给犹太人的“帮助学习读写”的机构,这是一个那场灾难唯一幸存者(此时她母亲已去世)对汉娜的宽恕。

忏悔是为了得到宽恕,如果一个人的忏悔得不到宽恕,那么他的灵魂就不会安宁。汉娜最终得到了宽恕,赎回了自己灵魂。

这里插一句,阿萨吉奥利说:“如果没有宽恕之心,生命就会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人将处于无道德之中。”纵观中国历史和文化,似乎都被这种“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对于宽恕人们很陌生,既不相信宽恕的真诚,也感知不到宽恕的力量,所以也很少会去宽恕他人。现代有一次见证宽恕的伟大力量的事件,即:上世纪九十年代,南非的“真相与和解”运动。这一事件中南非黑人以伟大的宽恕,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大规模的、血腥的复仇,使南非很快摆脱了种族隔离制度的苦难。本来我们有见证这一伟大事件之幸,但我们却对此知之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影片最后,迈克尔将女儿带到汉娜的墓前,郑重的把汉娜介绍给女儿,并把自己和汉娜的爱情告诉了她。

《朗读者》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影片,即使仅仅当作一部爱情片来看。如能深入,这部影片给人带来的启迪和思考是非常有益的。尤其,对我们这样从小就只知道问“好人?还是坏人?”成长起来、现在普遍依然只会问“是?还是非?”的中国人来说意义更大。对于我们来说人性的思考太陌生了。简单的非好即坏的思维方式,已成一种难以根治的毒瘤,已经给我们造成过巨大的灾难,现在,还将继续侵蚀我们的生活。

2009.3.20.凌晨起稿2009.3.25.完成

    进入专题: 朗读者  

本文责编:jiangxiangli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581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