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弗雷泽教授访华!

——《世界哲学》将对其进行访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620 次 更新时间:2009-03-18 20:39

进入专题: 弗雷泽访华  

《世界哲学》编辑部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邀请,美国著名学者南希•弗雷泽(Nancy Fraser)教授将于2009年3月17日—29日访问中国,并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举行系列学术演讲。

与弗雷泽教授一道来访的还有她的丈夫,美国历史学家伊莱•扎瑞斯基(Eli Zaretsky)。在北京停留期间,南希•弗雷泽教授夫妇将举行五场学术演讲。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将举行三场,分别为:

演讲人:南希•弗雷泽(Nancy Fraser)教授

题目:我们目前争论的方式:全球化世界中断裂的诉求

时间:2009年3月18日上午9∶30—11∶30

地点:哲学研究所第二会议室(941)

演讲人:伊莱•扎瑞斯基(Eli Zaretsky) 教授

题目:左派的看法

时间:2009年3月18日下午2∶00—4∶00

地点:哲学研究所第二会议室(941)

演讲人:南希•弗雷泽(Nancy Fraser)教授

题目:关于正义实质的争论:再分配,承认,还是代表权?

时间:2009年3月19日上午9∶30—11∶30

地点:哲学研究所第二会议室(941)

欢迎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们前来参会!会上设有翻译。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世界哲学》将在3月20日上午于北京石刹海对南希•弗雷泽教授进行访谈。

附一:南茜•弗雷泽简介

南茜•弗雷泽(Nancy Fraser,1947¬¬- ),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大学政治学系和哲学系(Departments of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教授,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是批判理论在美国被公认的当代主要代表人物。 弗雷泽与目前德国法兰克福研究所所长霍耐特同属西方“1968”年一代人,也是法兰克福学派在德国和美国两大支脉在哲学上的主要代表。她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具有激进主义传统,其硕士博士均就读于具有左翼传统的纽约城市大学。弗雷泽也是美国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南茜•弗雷泽的家族背景与中国革命有深刻的渊源。她的姐姐嫁给了著名的美国左派、把毕生献给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阳早(Sid Engst)、寒春(Joan Hinton)夫妇的大儿子(Fred Engst,中文名是阳和平,改革开放后赴美留学,去年回中国在北京任教)。南茜•弗雷泽曾于1992年,与Hinton家族的一批人在寒春的带领下对中国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参观了北京、上海、延安、西安和大寨等地,受到中方热情的接待。弗雷泽在即将出版的“今日西方批判理论丛书”中文版序言中表示,她热切地希望“通过与中国思想家在这个我们参与的、迅速发展的全球化和后冷战的世界上关于批判理论未来的对话,发展我的家族与中国相交往的传统。”

新世纪以来,由于弗雷泽与霍耐特在承认理论上的争论,以及她对当代西方批判理论的杰出贡献,她在西方学界被视为欧美广义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第三代代表人物,目前声望很高。近年来,弗雷泽继哈贝马斯和霍耐特之后,主导了西方批判理论学派的主要学术组织“哲学与社会科学”年会 ,是该会议七人领导小组的核心人物。其主要代表作是:

1.Nancy Fraser and Axel Honneth,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tion? A Political-Philosophical Exchange London: Verso, 2003(南茜•弗雷泽与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政治哲学对话》);

2.Nancy Fraser,Scales of Justice, Re-imagining Political Spa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8(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

3.Nancy Fraser,Justice Interruptus: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ostsocialist" Condition,Routledge, 1997(《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

在南茜•弗雷泽大力支持下,这些著作作为“今日西方批判理论从书(第一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周穗明研究员组织翻译)于2009年2月在国内出版。其中凯文•奥尔逊编辑的对弗雷泽和霍耐特争论的评论集《伤害+侮辱:关于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的辩论》(Kevin Olson (ed.),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Debating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Representation, Verso, 2008)汇集了当代西方最主要的左翼思想家,如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朱迪思.巴特勒(Judith Butler)、艾里斯.马里恩.扬(Iris Marion Young)和瑞尼尔.福斯特(Rainer Forst)等人对弗雷泽观点的评述。

邀请南茜•弗雷泽来华访问,将有助于我们把握西方批判理论在当代发展的主要趋势,推动国内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发展。

                 

附二:纽约新学院简介

新学院(The New School)是一所位于纽约市的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其校舍大部分位于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一带。大学部跟研究所的学生共约9300人,主要科系包含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公共政策、美工设计跟艺术音乐相关科目。此外,新学院也跟享誉国际的智库世界政策机构(World Policy Institute)维持密切合作关系。

自1919年创校到1997年这一段时间,它的校名其实是社会研究新学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之后,被重新命名为新学院大学(New School University),直到2005年又再改名为现今的新学院。“社会研究新学院”这个名字现在仍用于这个学校著名的研究部,以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哲学跟人文为主的这个研究所部门起初被称为流亡大学(University in Exile),之后更名为政治与社会科学研究所(Graduate Facult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纽约新学院于1919年,在桃乐思•潘恩•惠特尼(Dorothy Payne Whitney)的财富资助下成立,其宗旨在成为一个宣扬进步理念的成人教育机构。主要创始人包括历史学家查尔士•贝尔(Charles A. Beard)、经济学家范伯伦(Thorstein Veblen)与罗宾森(James Harvey Robinson)、以及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创始人中有些人本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因为宣扬和平主义理念遭到校方言论箝制,故图思建立一个能自由表达进步思想的成人教育机构。

1933年,为收容当时被欧洲极权主义政权排除于学术圈之外的学者,在社会研究新学院底下成立了流亡大学(University in Exile)这个研究所部门。最初的资金源自于Hiram Halle跟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赞助。流亡大学稍后改名为政治与社会科学研究所(Graduate Facult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到2005年才再度改名为社会研究新学院。以流亡大学之名创始的这个研究及教学机构是新学院的知识重心,许多著名的知识份子与学者皆透过这个机构来跟新学院大学建立学术关系,如心理学家马科斯•韦特墨(Max Wertheimer)、现象学哲学家Aron Gurwitsch,政治哲学家汉娜•鄂蓝(Hannah Arendt)与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哲学家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

新学院当时也支援法国流亡学者机构“人文学科高等学院”(École libre des hautes études),在戴高乐主导的流亡政府“自由法国”的授权下,这所高等学院招罗了法语系的流亡学者,如哲学家马里旦(Jacques Maritain),人类学家克劳德•李维-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语言学家杰考森(Roman Jakobson)。École libre des hautes études在二次战后逐渐发展成巴黎一个先进的研究机构社会科学高等学院(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且跟新学院保持密切关系。在欧洲极权主义垮台后,流亡大学改名为“政治与社会科学研究所”,之后名称的演变如上所述。

新学院自创校以来着重在社会科学与人文思想的教育,融合美国本地产生的进步思想跟欧洲传来的批判哲学,秉持着自流亡大学以来的思想传承。其中特别是哲学系,更是美国少数以完整现代欧陆哲学训练为课程基础的系所之一。强调的哲学课程包含以下诸人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洛克、休谟、康德、黑格尔、齐克果、马克思、尼采、胡赛尔、海德格、佛洛伊德、本雅明、汉娜•鄂蓝、维特根斯坦、傅科、德里达、德勒兹等人。

除此之外,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学说,诸如霍克海默、本雅明、阿多诺、马库色、哈伯玛斯等人的学说思想,也在诸多学门之间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因西方开始关注中国及印度在全球事务的影响力,新学院也设立了新的研究机构“印度中国机构”(India-China Institute)。

《世界哲学》供稿(本文为弗雷泽访华专稿,更多弗雷泽访华信息请看世界哲学网:http://www.worldphilosophy.cn)

弗雷泽访华网络支持:

世界哲学网:http://www.worldphilosophy.cn

哲学在线:http://www.philosophyol.com/pol

天益网:http://www.tecn.cn

    进入专题: 弗雷泽访华  

本文责编:lit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活动信息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549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世界哲学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