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1/10/24
地点:北大三教103
主讲人:北师大教育系, 郭齐家
讲座内容:
“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各级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等诸多方面的重要问题,这是在21实际我们国家、民族迅速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因此,上到党和国家领导层,下到普通大中小学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亿万学生机器家长都对素质教育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所谓“素质”,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只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二是后天经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这就是孔子讲的“性”与“习”的问题,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习染不同,便渐渐地相差很远了。孔子说的“性”,是人的本性,即先天的素质,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征;“习”就是习染,指的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获得的基本品质。“性相近”强调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相近的本质,因而都有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习相远”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究竟能不能成就理想人格,最终取决于他后天的经验活动和受教育的程度。
为什么要提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人们根据当今世界变化和发展潮流,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必然性和必要性。当今国际社会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第一,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为了抢占经济和科技的制高点,全球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又是以合作为前提,民族经济之间越来越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一国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取决于他国和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国际趋势的出现,对我们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挑战。日本较早提出了“国际人”的人才培养要求,日本提出“为培养具有国际社会生活能力的日本人,应加强国际理解的教育”。美国一个由33位大学校长和权威人士组成的迎接挑战委员会在一份致总统的建议书中建议:1支持并加强国际问题的研究和学习,2鼓励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互换,3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外语教学,4帮助美国高校与外国高校开展教育与科研的合作交流。1994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一份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指出教育应该具有四个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
第二, 科学技术 迅速发展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带来了对社会的危害和负面的影响。人类社会发生了几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带来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与飞跃,但也产生了一系列世界性的问题,如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心病加剧、价值标准失范、道德滑坡等。“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对善和恶都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主要反映在社会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失落这两个方面。
第三, 文化时代的到来。其特点如下:一是知识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并处于中心的位置;二是知识已经成为权力的象征,成为能影响财富、政治权力的最重要权力的来源。可以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就是知识的差距。
当前提出素质教育,从积极方面说,就是要使我们的教育积极适应当今国际社会发生的变化,培养当今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从消极方面说,是针对当前越来越严重的应试教育而言的,其主要表现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加趋向功利主义,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束缚,甚至是畸形发展。有些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局限于课本知识内,通过各种机械的学习和训练来获取考试成绩的高分,但作为现代人应有的素质却非常贫乏,手拿高分成绩单,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学生缺少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养,甚至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学生缺少丰富的个性和创造性,缺少思维性和活动,独立思考力和动手的时间能力贫乏。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够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为什么要提出素质教育?以为素质教育更加接近于教育的本质,更加符合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的客观规律,素质教育是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发展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但人的素质的提高终究是需要一种媒体,知识就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最重要的媒体之一,包括经验。对两者关系的不同处理,引起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一是重知识,认为人只要有了知识也就有了能力,也就提高了素质。这一观念在教育中被逐渐强化了,并影响到学生,使他们的学习过多地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二是重能力。相对而言,人的能力远比知识重要。因此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他们将接受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三是重素质。能力一方面不能覆盖人的全面素质,容易导致对非智力因素的忽视。另一方面,能力和素质比较而言,素质更内在、更根本,而能力知识素质的一种表现。因此教育应该把注意力和着重点落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注意整体的人格的提高,把以往重知识、重能力的教育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提高到更加注重人的素质的新水平上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最大程度的内化,身心潜能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人格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这种认识应当说既包括了对能力培养的重视,同时也肯定了知识的基础作用。这种认识更接近于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蔡元培先生1921年在美国考察是发表演说,着重介绍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和墨子。他说:孔墨教育含有三种性质:1专门教育2陶养德性3社会教育。孔子有普通学六种:即礼、乐、射、御、书、数。专门学四种:修辞学、伦理学、政治学、文学。孔子主张陶养性情,发达个性。其教人之法,为因材施教。其总的道德主义为中庸,与亚里士多德相似,又极注重社会教育,故其收学生,无年龄界限及职业界限。蔡元培先生考察欧美后得出的结论是:理想的教育应包括中国传统的孔墨精神,加之英人之人格教育,德法之专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等。西方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一次集会后发表的宣言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引起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的道德智慧。
孔子曰:“有教无类。”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不分贵贱、庶鄙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孔子以前的教育是有类的,教育大权是把持在少数贵族手里。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就是蔡元培先生讲的孔子收学生,无年龄及职业界限。当今素质教育讨论得很热烈,有人认为其重要精神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培养、全面发展,人人有得,学会高质量的生存。所谓孔墨的精神,就是仁爱兼爱,有教无类,面向全体,为了一切孩子,人人有得。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是君子。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安人”,就是说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修养自己,使一般人都得到安乐。修己,孔子讲的是德。他尤其重视忠恕之道。用肯定的方式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否定的方式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安人,讲的是才,孔子强调君子应有的治国安民之术,具有一定的才智和从政的能力。此外,孔子还注意美学教育,,应具有智、仁、勇三方面的修养,可见,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先师。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习的主动性。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经过长期的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的个人实际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是简单地以孔子为例讲了一下古代传统教育的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及其价值系统,精深而博大,弥漫着一种强力磁场,发出诱人的魅力。现代西方有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宽厚雄宏,开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思想中寻找智慧的源泉。美籍华人李政道先生说:一个只依赖于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但是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五千年的黄土文化值得我们骄傲。中国真正崛起和为世人所瞩目,应该建立在对整个中国文明(包括中国古代优秀教育遗产在内)的再发现和再认识的基础上,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将犯极大的错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会泯灭民族的再殖力,民族的创造力将会枯萎,它不但使我们丧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国家利益和任命生活的保护,同时也将使我们丧失一国人民赖以生存于世的基本精神资源。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遗产,也是一种资源,假如能把它利用得很好的话,它就可以变成现代发展的一个动力。
所以我们今天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观念和成功的经验,对于当前加强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分负担、培养创新人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