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我所知道的茅盾文学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27 次 更新时间:2008-10-27 17:27

雷达  

一 设奖来由

据我所知,茅奖的历史可追溯到1945年。那年在重庆为茅盾举行了"五十寿辰和创作活动二十五周年纪念",在6月24日庆祝会上,正大纺织厂的陈钧经理委托沈钧儒和沙千里律师将一张十万元支票赠送给茅盾,指定作为茅盾文艺奖金。茅盾在接受捐款时表示:自己生平所写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不多,引以为憾,建议以这些捐款,举行一次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短篇小说有奖征文。按照茅盾意愿,"文协"为此专门成立了老舍、靳以、杨晦、冯雪峰、冯乃超、邵荃麟、叶以群组成的茅盾文艺奖金评奖委员会,并在《文艺杂志》新一卷第三期和八月三日的《新华日报》共同刊出了"文艺杂志社"与"文哨月刊社"联合发出的"茅盾文艺奖金"征文启示,规定征文以反映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速写、报告为限。这次征文经评选产生了一批较好作品。

1981年3月14日,茅盾先生病危,他在口述了给中共中央请求在他去世之后追认为中共党员的信之后,又口述了给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的信:

亲爱的同志们,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二十五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我自知病将不起,我衷心的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

两周之后,茅盾先生就去世了。25万元与现在哪怕随便一个明星和款爷的零头相比,也是少得可怜,与贪官们贪污和挥霍顿辄几千万、几个亿的数字相比如沧海一粟,但在1981年的中国,25万元可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字,茅盾先生肯将一生积蓄和盘托出,心同日月。1981年成立了茅盾文学奖评选小组,此奖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第一届初选小组的人是丁玲、艾青、冯至、冯牧、张光年、谢永旺等。这样的阵容,显然也比现在的初选小组要豪华得多,有将军打冲锋之概。茅奖起初就用茅盾那25万的利息运作,现在当然不够,从筹办征集评审及奖金,费用由国家来负了,因为它已是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大奖。一个获奖者实得奖金也许不如一家刊物的所设奖金高,但它的声名和荣誉是无形资产,后续的经济回报也是比较可观的。

二、评奖概况

至今,茅盾文学奖已评了六届, 第一届获奖作品是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魏巍的《东方》、莫应丰的《将军吟》、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二卷)、古华的《芙蓉镇》、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第二届是李准的《黄河东流去》、张洁的《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刘心武的《钟鼓楼》。第三届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凌力的《少年天子》、孙力,余小惠的《都市风流》、刘白羽的《第二个太阳》、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第四届是王火的《战争和人》(一、二、三)陈忠实的《白鹿原》(修订本)、刘斯奋的《白门柳》(一、二)、刘玉民的《骚动之秋》。第五届是张平的《抉择》、阿来的《尘埃落定》、王安忆的《长恨歌》、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第六届是熊召政的《张居正》、柳建伟的《英雄时代》、张洁的《无字》、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宗璞的《东藏记》。

这些作品中还是有一些能留下来的。比如,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北京大学以及一些网站所作的调查发现,文学类,长篇小说的第一名竟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典型文本,有点接近批判现实主义的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狄更斯模式,在现代的农业社会里,这种直面现实的作品还有这么强旺的生命力,真是惊人,因为它表达了最低层的、弱势的、边缘人的真实本色的存在和挣扎,它是植根于大地的,有血有肉的,是用心灵和诚实写成的,它能够跟普通生活中的正常人的心灵发生共鸣。路遥是我的好朋友,这书出来以后,他希望得到我的好评,但当时我对这个作品的反映比较冷,我甚至给他讲,你这个作品没有超过《人生》,你只是把《人生》的高加林在《平凡的世界》里分成了两个人,一个是留在乡下的高加林,一个是进了城的高加林,一个叫孙少安,一个叫孙少平,横面展开了,纵深开掘不够。现在看来是我部份地错了,我对这部作品厚实、顽强的生命力,特别是它的励志价值认识不足。当时我觉得高加林就象中国农村的于连一样,介于鲁迅的启蒙主义者与西方资产阶级兴起时期的自我奋斗者形象之间。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啊,这是我们需要研究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的传统现实主义的作品还能有这样强的生命力?

三、 茅盾文学奖与关注中国社会广阔人生的多个层面

文学是人学,关怀人是文学的根本要义所在。不管什么文学,假若缺乏人的参与的话,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然而,文学该如何关怀人呢?这又将内在地决定着文学的品质高低。实际上,茅盾文学奖还是关注了中国现实人生的诸多方面和诸多问题。有写社会变革大潮的,有写工业改革的,有写下层人的苦苦奋斗的,有写边远地区民族风情的,有写都市普通人的日常经验的,也有写尖锐的社会矛盾的。

我认为,关怀人的问题始终是先于关怀哪些人的问题。关怀下层贫困者还是关怀中层的财富拥有者都没有什么不对,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正在关怀人本身,是否关怀人的生存本身。加缪的《西西弗神话》、《局外人》、《误会》、《鼠疫》,萨特的《恶心》、《自画像》、《苍蝇》,卡夫卡的《变形记》、《城堡》、《审判》之所以伟大,不是由于它们在描写和审视对象的选择上高人一筹,而是由于它们诚实而深刻地面对了无论什么人的真实处境,关注了无论什么人心灵遭受的来自生活、科技、政治等的逼压、摧残与异化,人自身真实处境在这些作品冷静、肃穆的展示中触目惊心。不绕开问题,不把问题简单化,能看到问题的真相,能揭示问题的根本症结,这种关注无论什么人的姿态、眼光、胸怀体现着这些作品的价值,真切地关怀人本身是这些作品伟大的唯一原因所在。

在已经评出的茅奖作品中,我以为《芙蓉镇》《李自成》《平凡的世界》《尘埃落定》《长恨歌》〈白鹿原〉等等可能在读者中有了更为广泛和稳定的影响。而一些没有获奖的作品,其影响力也丝毫不容小视,比如张炜的〈古船〉,王蒙的〈活动变人形〉,铁凝的〈玫瑰门〉,还有二月河的〈雍正皇帝〉唐浩明的〈曾国藩〉等等。也还有一些未获奖作品值得一说,如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杨显惠《夹边沟记事》,关注了一种政治行为对以知识群体为核心的一代人心身的折磨和摧毁,陈桂棣春桃的《中国农民调查》,关注了最低层农民的生存困境,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关注了普通人的巨大苦难和苦难人生的简单和偶然,雪漠的《大漠祭》关注了生存本身的艰辛、顽强和苍凉,潘军的《死刑报告》关注了人类向人自己以国家、法律、公义的名义实施的死刑究竟是否具有多大合理性的问题,姜戎《狼图腾》,它在思想上有明显偏颇,但它能够关注草原在人的道理和政治的道理之间的生态命运。不管这些作品关注了什么人,不管作品具体以哪个阶层的人来展开文本,无论笨拙还是巧妙,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作品深切关注了人生。不是取巧粉饰,而是尽量诚实地关注了人生。

四、 茅盾文学奖倚重宏大叙事

茅盾文学奖作为一项有影响力的大奖,有没有自己的美学倾向和偏好,这是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我认为是有的,这并不是有谁在规定或暗示或提倡或布置,而是一种审美积累过程,代代影响,从多届得奖作品看来,那就是对宏大叙事的侧重,对一些厚重的史诗性作品的青睐,对现实主义精神的倚重,对历史题材的关注。在历史上,文学与题材曾经有过不正常的关系,或人为区分题材等级,或把某些题材划成禁区,或干脆实行"题材决定论"。从今天来看,这些都是违反文学规律的。但是,也不可否认,重大题材还是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特别是重大历史题材,由于阐述和重构了历史的隐秘存在和复活了被湮灭的历史记忆,既给当代社会提供经验和借鉴,又提升我们对人生、现实与世界进行有比较的审美观照与反思。

有鉴于此,茅盾文学奖非常关注重大历史题材。至少从现在评出的结果看是这样。据粗略统计,在29部(包括2部荣誉奖:萧克的《浴血罗霄》、徐兴业的《金瓯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重点历史题材占了大多数。就拿第六届来说,第一部是熊召政的《张居正》,长篇历史小说,四卷本,140万字,熊召政是湖北诗人,曾写过长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和叶文福的长诗〈将军,你不能这样做〉并肩而立,名动一时,后来,他专攻文史,特别是专攻明代的历史,发现张居正此人身上有丰富的戏剧性,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于是,就用了五六年时间写了这部小说,张居正被认为是铁面宰相,柔情丈夫,他实行过著名的万历新政和一条鞭法,是一个封建社会的了不起的改革家,最后以悲剧收场,全家被抄,实乃人治社会的悲剧,这和我们今天的时代某些负面有些相似,明代中叶,经济繁荣,试图改革的人始终逃不出人治的可怕机制;第二部是张洁的《无字》,三卷本,90万字,写四代女性的悲剧命运,张洁曾写过一篇很动情的散文《这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我觉得长篇小说《无字》中最动情的部分是从那篇散文来的,那种刻骨铭心的依恋。她还写过一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写的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爱,手都没有拉过,爱了几十年,只是远远地望着,默默地想着,《无字》当中,那个梦中的爱人似乎变成了生活中的伴侣,但现实中的那个叫胡汉宸的伴侣就显得很丑恶了,我觉得张洁在这部小说里倾诉了女性特有的痛苦,有人说这部作品是以血代笔,也有人觉得作品有点儿累赘,太长了。第三部是部队作家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现在拍成了电视连续剧,从纯文本立场看,这是一部较粗的作品,但整个作品还是比较大气,写了一群有性格的人,是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的创新之作,它有一个特点是,重视偶然在历史中的作用,比如小说主人公梁大牙,身上有许多流氓无产阶级的痞子气,他本来是要投奔国军的,可不巧走错了路跑到新四军那儿去了,饿坏了,新四军给他做了一碗面鱼儿,吃完一碗面鱼儿后说再能给我吃一碗吗?新四军说可以,他就觉得新四军不错,虽然国军的粮饷好,但新四军的人情味似乎更浓,于是就加入了新四军。另外一对青年跑到国军那儿去了,他们的命运的都不是按照什么固定的逻辑和规律发展的。不承想,这个满身毛病的梁大牙浑身是胆,能打仗、能吃苦、有智谋,终于成长为一个共产党的高级将领,跨度很大。我写过一篇评论《人的太阳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就是说,它不是写概念,而是写人的。第四部是柳建伟的《英雄时代》,柳建伟有个本事就是善于间接地体验生活,他写过一个电影《惊涛骇浪》写抗洪救灾的,得了大奖,他本人并没有到过水灾现场,但写得不错。这有点像歌曲“青藏高原”的作者并没有到过西藏一样。《英雄时代》的意思是,今天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市场化大时代中各种力量滚动,今天的一个乞丐或小贩可能会三年以后成为一个大企业家,这是一个传奇的时代。有些评委认为,这部小说在捕捉正在进行中间的社会矛盾,比较敏锐。第五部是宗璞的《东藏记》,宗璞先生是有家学渊源,她是冯友兰的女儿,是个著名的作家、学者,我们知道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著作《中国哲学史》和胡适的《中国哲学大纲》都是很有名的哲学著作。宗璞一九五七年的短篇〈红豆〉名重一时,写知识分子情感世界和爱情矛盾颇有深度,不亚于《青春之歌》。却遭到了批判。她这部小说是四部曲的一部,写西南联大、抗日战争、南迁中的一群知识分子,他们的节操与人生选择。其第一部叫《南渡记》,很不错,当时没有评上茅盾文学奖是因为当时要求一套书完成才能评,而现在新的条例评一本也可以。/宗璞的中西涵养是一般作家达不到的,文化韵味很浓。这些作品在各个角度关注了中国社会变革当中重大的历史、社会、人生问题。

五、茅盾文学奖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水平

从对茅盾文学奖的介绍来看,作品筛选和评定工作是有一定章法可循,入围作品都由全体评委投票决定其名次,获奖作品的得票数必须要超过全体的2/3才有效,然后按照票数排名。以第六届为例,这五部作品不是任何一两个人的意志可以左右的。因为各个评委欣赏口味不同,艺术观和价值观各异,找出一部能够受所有评委完全肯定的作品是不容易的。这次评奖也仍然是平衡的结果,实际上是很多人意志的合力促成的,对同时存在的很多作品进行全方位阅读、审视、辨析、对比、提取而作出的一个综合性选择。六届评下来,评价不一,但在总体上,所选的作品还是基本上反映了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创作水平。

当然,说茅盾文学奖基本上反映了当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水平,首先就要了解它的作品的思想深度、精神资源、文化意蕴以及人类性等等方面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它并不是在封闭之中的自我认可,而是参照古今中外的文学标准所得出的现实结论。 同时,很难说其评奖就是"固守着传统现实主义",或者充斥着"牺牲艺术以拯救思想"的妥协主义。比如厚重之作《白鹿原》在艺术方面,有人说它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有心理现实主义色彩,运用了文化的视角,都有道理。我觉得它的背景有俄苏文学的影响,也有拉美文学的影响,总之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观念已相去甚远了。如被认为在叙述方面除了开头的硬壳不好读,整体上还是无可挑剔的《长恨歌》,表现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文化意识。它通过一个女人的命运来写一个城市的灵魂及其变化,这在过去的文学观念中是不太好接受的。"恨"什么呢?其实就是一种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抱憾,生命有涯,存在无涯的悲情。一个女性在男权社会里始终不能达到自己对爱情、对幸福生活理想的追求,她所以有恨,她的命运与历史发展的错位,也有恨。恨的内容丰富,但只有用一种开放的文学观念才能正确理解它。还有其他的获奖作品如《尘埃落定》《钟鼓楼》《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等等,就是在今天看来,也仍有着独特的价值和生命力。相反,也让人不无遗憾的是,贾平凹的《怀念狼》、莫言的《檀香刑》、李洱的《花腔》等在文本创新上有着很大突破,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小说创作的新尝试,却由于种种自身原因无奈落选了。当然,茅奖也有一些作品,在当时轰动一时,时过境迁,因艺术粗糙而少有人提起。

六、对茅盾文学奖的未来期待

茅盾文学奖已经评了六届,在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作为文学奖的主办者,中国作协、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及评奖办公室,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批评与诟病。比如,有一份资料提出:应该尊重评委们的资历、声望以及文学成就等等,但也不能无视历届评委会都存在着难以规避的局限:一是年龄老化,评奖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学经验,还需要适度的身体素质,当评委们连阅读备选篇目都勉为其难时,又何来负责任的投票?二是由于其他原因,部分评委已经疏离文学工作,根本不熟悉文学的当代发展状况及与世界文学接轨程度,是不折不扣的"前文学工作者",他们又何能公正地选拔当代"最优秀"的著作?;三是评委们不是由民主推选而是中国作协指定,来自北京的专家学者占绝对优势,却排除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氛围所培养的诸多学界精英,又何能保证评奖的兼容性?四是评委们观念陈旧,他们还牢固地抱持着"十七年"时期的现实主义,看重典型化、真实性、倾向性以及史诗性等等传统因素,这种"独尊"情结潜在地抑制着当代文学的艺术创新,那又何能标示文学奖的导向意义?五是评委会对程序的"越位"。评奖条例规定,有3名评委联名提议,可增加备选篇目。质疑者认为,这一表面看来是为避免"遗珠之憾"实则极富"特权"色彩的"评委联名补充"程序,造成了数届茅盾文学奖的鱼目混珠,并增加了评奖的权利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当然,也还有论者针对兼顾题材的"全面分配,合理布局",或者重点关注"反映现实并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之作品,"审读组"与"评委会"之间的龃龉等等以及"过程不透明"等等,有人把这些概括为"平衡机制",它们共同摧毁着茅盾文学奖的"公信"形象和权威价值等等。据我所知,这些意见中的合理成分,在近几届评奖中已有较大改变。无论评委的年龄,组成方式,外地评委比重,都与此前有所不同。

处在如此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权威的消解似乎是必然的,它会时时受到挑战。相应地,茅盾文学奖也只能在历史中生存,在面对历史的挑战中生存,在顺应历史的潮流中生存。时代在变,审美观念在变,评奖的标淮必然也要发生变化,这样才能保证茅盾文学奖与时同行。当然,评奖在更加走向开放、走向多元的同时,要使评奖具有权威性,要使评出的作品得到社会各方面较为一致的认可,尤其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以为有这么几条还是要坚持的:①我们要坚持长远的审美眼光,甚至可以拉开一定距离来评价作品,避免迎合现实中的某些直接的功利因素,要体现出对人类理想的真善美的不懈追求。②一定要看作品有没有深沉的思想含量和文化含量,特别要看有没有体现本民族的思想文化根基。③要看作品在艺术上、文体上有没有大的创新,在人物刻划、叙述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有没有独特的东西。④长篇小说是一种规模很大的体裁,所以有必要考虑它是否表现了一个民族心灵发展和嬗变的历史,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文学就是灵魂的历史。

我希望,茅盾文学奖的路越走越宽。

本文责编:baon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往事追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170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新浪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