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睿:希拉里为什么失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702 次 更新时间:2008-10-26 00:08

进入专题: 美国大选   希拉里  

沈睿 (进入专栏)  

希拉里的失败让很多支持她的人到今天还伤心不已。在上个星期的民主党大会上,希拉里第二天讲话的时候,座席里很多女人在哭,她们既是为希拉里而哭,也是为自己而哭。我就是这样一个支持者,虽然我没有为希拉里哭,但是我心里为希拉里痛。痛定思痛,为什么希拉里失败?

根本的在我看来是她的竞选过于自信,以为她将成为“不可避免”的总统候选人。这种自信在开始的阶段使她的竞选平步青云,但是,当真的实打实的较量的时候,需要新的策略的时候,她的竞选班子还是没有变化策略,仍然过于自信,导致策略失误。这种失误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以为过去克林顿总统的政绩和为人会帮助希拉里。殊不知,这种帮助有一定限度,最大的限度就是过低地估计很多左派人士对克林顿的失望。克林顿的八年在白宫,是左派政治势力最终胜利的结果。美国的政治一直是右派胜利,左派的胜利很不容易。克林顿明明知道右派和共和党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竟为了一时的性快乐,挥霍了自由派人士对他的信任。虽然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认为,性是他的私事,但是在白宫办公室里玩性,让很多自由派和左派也觉得过分了。为他的这个私人事件,联邦政府花了那么多钱和精力,右派进一步煽动,结果是克林顿没心思没能力管理国家,导致他的第二届没有什么太大的政绩,而且他把这三十年来左派的政治资本给挥霍光了。到戈尔竞选,都不能提他的名字,不让他出席大会,跟他划清界限。从那个时刻起,这八年来,美国政治继续右倾,直到现在,老百姓都厌倦了共和党和布什,虽然有对克林顿时代的怀旧,但是很多左派激进知识分子厌倦克林顿对给与他的政治权力的浪费和挥霍,他们厌恶克林顿。几年前诺拉·艾弗仑写过一篇非常激情的文章《我爱比尔》,却是给比尔·克林顿的公开告别信。谈到自己这一代女性(她今年66岁)对比尔·克林顿的信任和爱,而克林顿让她们彻底失望,本质上克林顿为私人的快乐瓦解了左派的声誉和政治势力。让自由派一蹶不振。直到现在。艾弗仑说,“我多少次想给你打电话,但是,从此以后,你别打电话给我,因为我跟你从此两断。”艾弗仑代表是一代左翼对克林顿的深刻失望。是的,现在风终于吹了过来。人人都对经济状态不满,物价,油价,旷日持久的战争,美国民众对战争的厌倦,风顺着民主党吹。但是民主党中的左翼,特别是很多对克林顿失望的知识分子左翼,加上新起来的一代新人,对克林顿没有那么多热情,所以,希拉里的竞选没有想到这点,他们沉浸在自我设定的人们热爱克林顿的幻觉中,结果,克林顿总统在竞选中不但没有帮助希拉里,两次讲话稍不谨慎,反而被揪住把柄,美国媒体本来就把克林顿当成最大的新闻卖点,结果是克林顿总统的小错被媒体说成大错。对希拉里造成更大的伤害。

第二,没有料到选举的方式会对希拉里有伤害。民主党内的选举有两种,一种是投票,一种是公众聚会。投票很正式,比较严肃。希拉里的票主要是投票出来的,但是她忽略了聚会性的投票,而奥巴马的取胜是公众聚会形式的选举造成的。公众聚会有一种情绪性的东西。大家聚会,说选谁,一群人,靠东边的选希拉里,靠西边的选奥巴马。这样的聚会人们容易起哄,奥巴马的竞选班子把人派到每一个聚会里去。在这样百十来人的聚会里,只要有一个人大声呼喊,老百姓看到又是邻居,基本上都随大流,结果造成奥巴马被选上了。没有良好的竞选组织,奥巴马不可能取胜。可是希拉里完全没有这个准备,也没有训练人到各个聚会去,结果她的失败不仅让她吃惊,也让支持她的比较严肃的人吃惊。

第三,新一代人崛起。六十年代成人的一代被八十年代成人的一代打垮。多元的美国期待新的代表自己的政治家。奥巴马应运而生。这种多元文化就是克林顿一代为之奋斗的。如今奋斗成果出来了,美国将有一个黑人总统,也会有各种肤色的总统,肤色的区别最终消失。新人出现,老人退出舞台。

第四,右派对克林顿两口子的仇恨。这种仇恨都到骨子里去了,我都不必说了。

美国的民主,如世界任何地方一样,老百姓本质上还是跟着知识分子走,知识分子控制着媒体。连左翼老本营《纽约时报》的11个专栏作家中的8个左翼知识分子,只有一个支持希拉里。我读《纽约时报》的佛兰克、道得、赫伯特的专栏,看到左翼知识分子全都不要希拉里,要奥巴马,就知道希拉里是没戏了。不知道希拉里怎么把这三个著名的专栏作家给得罪了。至于右翼专栏,那就更是天天骂他们。克林顿总统在任期间,得罪的人太多了,左翼右翼他们都得罪了。任何革命都是知识分子领导的,老百姓不过是跟着的,知识分子掌握着话语权,当这些人全都希望你走,你只好走了,呜呼哀哉,希拉里!

9/2/2008

进入 沈睿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美国大选   希拉里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063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