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参加艺术研讨会,我都会感到寂寞,因为大众对影视关心很多,而少有人谈戏剧,当然这是戏剧自身的问题。
新时期的戏剧面临的处境是如何从困境中寻找生机,生机能否找到还是个问题,而困境、危机却是现实,作为一个研究戏剧的人,有个愿望就是希望中国戏剧不要消失,要振兴,尽管存在着许多问题。
戏剧界对戏剧概念的使用是混乱的,有的倾向话剧,有的倾向戏曲。话剧是中国自己称的,是与戏曲歌剧相比较的,这造成很多问题,不但传表现手段单一,而且不能包容全世界戏剧发展。
戏剧是综合性艺术,两极分化为能戏剧和音乐剧,一戏剧家指出戏剧是发生在演员和观众之间的东西,排除了其他要素,是纯戏剧的;另一极是强化极致性的音乐剧,是高档的,(不是歌剧,歌剧在西方来属音乐),是大众文化,如英国的《猫》,在英国上映七八千场,美国突破万场,日本也超过六千场。德国一城市就是靠音乐剧带动了旅游业,中国也想发展,如《美女与野兽》,但水平不够。音乐剧是以戏剧为基础,将声乐与舞蹈表现情感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上世纪中国引进话剧带动了一次革命,本世纪引进音乐剧,我想也会带来革命,但引进难度很大,一方面演员的表现艺术不行,音乐剧需求演员能歌善舞(芭蕾舞、爵士舞),而中国培养学生都是单科教育,很难适应。也有人提出“戏曲现代化”的观点,我认为这样做弊大于利,戏曲不光是歌舞,是程序化的东西,表现古代的生活,如果要用之表现现代生活,就要有新的程序,而这非朝夕可成。戏剧的发展我想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演戏曲,就演古代的,演程序,不要把后来的弄丢了,现代的又进不去;二是向音乐剧方向发展。
90年代,戏剧面临的困境越来越突出,剧作家很多,剧本很少,好的剧本更少;戏剧团体多,演出曲目少,没戏可以演;已演的戏新闻炒作厉害,观众很少。而且这样的现象导向很坏,得奖获奖意识强烈,美其名曰扶植戏剧演出创作,但评奖是官方行为,这就导向以获奖为目标,不能获奖就不能生存,同时导致戏剧批评休息,看完戏后,找帮评论员吃大餐,座谈之前给红包,谁还去“批评”,而且有缺陷也不能讲,否则影响文化所和剧团生存。
当然我也看到了一点希望,那就是商业性演出,由独立制作人组织,这为中国戏剧探索了一条生路,改变国家剧院组的体制,虽然剧幕不记,但有生命力,而国家剧院则应去演高水平的精品,否则只会导致演员水准下降,无法培养名演员。
另外,戏剧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观众问题。戏剧每隔八年就有危机,这危机是因观众不进剧院引发,比如曾有一出戏是反不正之风的,对象是一小科长,可是没观众,“反不正之风,我看的比你还深;反不正之风,你能反到哪一层。”这便是观众不去的理由,有人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在现在已被否定,这一观点是法国人提出的,他的前提是说戏剧表现人的自觉意识,自觉意识是障碍就冲突,但是自觉意识只是人格本质的一方面,潜意识也是人格本质的一方面;也有人说“没有悬念就没有戏剧”,这话也对,没有悬念,也就无观众期望,悬念的概念也在发展,悬念不断转换,一个接一个。可是“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却是不能改的,戏剧的魅力就在演员和观众的直接交流,这是影视做不到的,也是戏剧存在的理由,中国是把舞台剧改为电视剧,日本却把好的电视剧搬到舞台上;看了电视中明星的表演后到剧院体验直接交流的感觉。戏剧是特殊的欣赏方式,这就产生一个问题,观众的反应是立杆见影的,这直接关系戏院命运。
过去戏剧往往以教育者自居,而观众以有客观存在教育者自居,形成了双向认可,戏剧为政治服务,不考虑观众认可,而是考虑用什么给观众教育,可是观众对戏剧有着意识需求,到了新时期戏剧成为生产与消费关系后,戏剧界对此却无思想准备,观众既要受教育,又要出买票,谁还去看戏,商品经济把戏剧冲到了文化市场的门口。
当然我们也进行过一些探索,但都适得其反,比如说“拉远距离”是把观众叫这来指着进行教育;再如“让观众参与”,可是过分的观众参与导致戏剧不是艺术,同时让少数人参与伤害多数人欣赏。
戏剧要发展,必须要有大大超越电视剧的艺术吸引力,才能把观众拉到戏院里,否则戏剧只能完蛋。
戏剧要发展必须重新定位,过去说戏剧是大众艺术,可是却让位给电影而电演又让位给电视剧,就这样大众艺术的桂冠被摘走了,也有人说是“少数人的艺术”,戏剧成为戏剧界小圈子自我陶醉,那还有什么价值,有人提出“大众艺术”,我比较赞同,而至于“众”到什么程度就看你的能量和机制。
有人说观众不进剧院看戏是因为观众水平低,没法欣赏,这简直荒唐,中国观众可是世界艺术造就的,也有人说没好剧本是大环境的问题,我想只考虑环境的人是永远不会有出息的。
总之我还是认为国家剧院应走精品路,而独立制作人应是商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