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与大家交流,书法,我以前没做研究。但讲美学讲艺术,没有一点实践是不行的,所以后来我自己就慢慢的写一些东西。但将近二十年,慢慢的在写的过程中有一些体验。书法这门艺术不仅有其艺术共性,还有自身的特点。对于书法本身的认识我也有体会。我也有几次书法展览,在外面的确感受到书法是我们的国粹。特别是在日本。
书法确实中国人独有的艺术。从实用到艺术,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智慧。
中日书法有几千年历史,不仅出现了多种书体,而且每个书体都有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又有不同的艺术特色。中国早在陶器时,就自觉的追求美。(放幻灯片)这些图案,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且是出于审美。这个事实说明了点和线的运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书法就是运用点和线的。再看这些象形文字:近似图画的符号,反映客观对象的特征。但里面已经包含了审美特征、再看秦小篆、汉隶书、小篆中国的流畅的多,隶书则方劲。再看行书,罗轻快自由,也反映了东晋时的文化特征。到唐代的楷书。还有就是草书,到现在,草书还是很难认,但草书很有表现力,展现奔放的感情,一气呵成又不乏变化。各种书体都有艺术特点,楷隶篆都是静的,行、草则是动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书体。
中国还流传了许多的书论,关于书法的理论经验也很多。中国书法的发展还吸收了音乐、舞蹈、建筑等种种艺术的精华。人称书法为“无声之音”,“纸上的舞踏”。
除了历史的悠久以外,书法现在仍然有很强的感染力。许多老一辈学者都视书法为至高艺术。从小孩青年到老年,书法的爱好者颇多。而且,写字对人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写字可以忘老,因为没时间去想了。晚年我是将它作为了养生之道,忘老。
从审美学方面看,我觉得有三点。
一、书法是小画,是心里流出的线条,是心理艺术,更善于表达人的情感。真正面对看的字是表达了人的意韵,“书一字,可见其心”。字要写到一定的境界,还要字外的功夫,需要精神的内涵与文化素养。写字不只是用手在写,而且是用心在写。书法变成了我生活中的精神力量。写字、到装裱,都体现了我的一种精神状态。
(以下是杨辛先生介绍自己的几幅作品,分别为写有“乐”“微笑”“春”“马”,“龙”“梦”几幅书卷)
字可以表达感情,但有没有一种规律性呢?明代祝枝山说过,“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字敛舒险丽……”。
(接着,杨老师介绍了自己在登泰山之后作的诗和书法作品的拓片。其文为:“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呐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二、书法源于自然,是自然中生命节秦的展现。更接近于人的主体情感,扩大了书法的表现力,更含蓄。唐代有人说书法“囊括可殊,裁成一相”,沿到这一点,关于书法要“师法自然”,中国古代书法大师很有体验,怀素就以夏天的云为师。
“孤云独自闲”,空白也有表现力,古人说“计白为黑”,除了墨写的之外还有一种字,就是空白。
当然,书法不能光去观察自然,临贴也是十分重要的,临贴不仅要临,还要读贴,读贴也是一种乐趣。
三、书法是一种美的创造,形式美的特征尤其突出,“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违即产生一各上变化,不犯即不杂乱;和即纯一,但又要有变化。变化在于审美的需要。
真正好的作品在写的过程中都是一气呵成。但他是把平常基本功的练习融入其中了。以下几点我练有体会。
某一用笔方面刚柔的变化,“刚而非石,柔而非泥”
其二,收放,结构对表达也很重要。
书法的精髓就是把它变成你生活支柱 ,一种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