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嘉煌与现代敦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446 次 更新时间:2000-07-07 11:22

进入专题: 敦煌   常嘉煌  

常嘉煌  

常书鸿

CHANG SHU HONG 1904.04.06-1994.06.23 CHINA ZHEJIANG HANGZHOU

我反复阐述了自己的这样一个认识:敦煌是一个大画廓,陈列着从两 晋到元代1000多年间的艺术代表作。它们的作者主要是“画工”、“画匠”,没有社会地位,住的是邻近和野人洞差不多的山洞,靠着对宗教的虔诚,一代代毕生从事于壁画和彩塑的创作。他们并不留恋什么残山剩水,也不主张什么胸中丘壑,而是切切实实寺描绘社会生活和理想中的佛家世界,使人们喜闻乐见。他们的笔触刚劲有力,线条流畅自如,刚柔相济;用色厚重面明快,描绘精致而完整,造型更是生动完美,美伦美奂。画工所形成的淳朴而浑厚的画风与后来中国文人画的绘画风格,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和路子,我认为这是中国艺术的正宗与主流……。

我的上述认识,是从我真正认识了敦煌后所形成的。我是学西画的,从崇拜西方的艺术大师可以无名的中国民间工匠为自己尊崇的对象,是中国民间艺人所创造的敦煌艺术感动了我,启发了我。敦煌艺术确实是民间画工们创意性的杰作。在壁画、彩塑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即便是描写同样经典内容的艺术作品,画工艺人们也能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完全不同的作品。如第172窟南北两壁相同内容的西方净土变,画风截然不同,又如第61窟的《五台山图》,既画有磨面的人、登山的人,还画有嬉戏的马,随处可以看到画家独具的匠心。敦煌的艺术作品保存至今仍显得栩栩如生,是因为它们是工匠艺人们用心用灵魂创造出来的。从心灵深处产生出来的创造力,是真实的,与虚假做作是无缘的。真正的艺术品,即使经历千百年,仍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其艺术性会经久不衰。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人生选择

——在敦煌石窟艺术工程奠基仪式上的致词

朋友们:

今天,我代表敦煌石窟艺术工程实行委员会,非常感谢大家来到这个荒凉的党河古河道上,参加奠基仪式。

我想,大家的心情同我们一样,很不平静,这是因为我们将在这里开始继续祖先中断了六百年的敦煌艺术创作活动。

敦煌之所以今天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胜地,众所周知,是因为在一千六百三十年前,一名游方僧侣偶然的机遇在这里开凿了第一个洞窟,之后的一千年间,无数无名画工完成了这个世界最大的、辉煌的艺术宝藏。

一千六百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些画工和造窟者的子孙在这里开凿本世纪的最后几个洞窟,但是,与乐亲尊不同的是,这不出于偶然,也不是为了宗教的目的,而是为了将二十世纪人类文化精华永远留给后代。

我的父亲作为“敦煌艺术的守护神”,为敦煌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有一位日本友曾经问他:如果人生有第二次,你将如何选择?父亲说?:我将再做常书鸿,因为敦煌的事还没有做完。也正如母亲在致词中讲:他们作为敦煌副业的第一代,致力于保护敦煌、研究敦煌、介绍敦煌、继续敦煌。现在,敦煌学已成为热门,父亲所创建的敦煌研究院在保护、研究、宣传敦煌方面作出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父亲所期望的继续敦煌的课题还没有完成。作为常书鸿的儿子,敦煌的儿子,我将继续这项事业。

父亲曾经讲过,他的人生转折,是因为他选择了敦煌,他的第二次生命,来自在于敦煌。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九层楼的钟声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十年动乱中,又是敦煌人民、敦煌老乡救济他。为了报答祖国和人民对他的关怀,他将后半生也献给了敦煌。

我出生于敦煌,从出生到现在,听到最多的名词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敦煌。特别是在我记事以来,无数人关心、帮助过我,在日本,我也受到了日本友人的无私授助,特别是近几年来,敦煌市政府和人民给予了很多关怀,帮助,都是因为父母保护敦煌,我受惠于敦煌。是敦煌的父老乡亲和世界上众多的敦煌崇拜者哺育我成长。

今天,我作为旅居海外的艺术家,虽然在国外十二年,我的朋友有的加入外国国籍,有的成为亿万富翁。但是我的人生选择还是敦煌,我决心象父辈一样,回到祖国,回到家乡——敦煌。在这里,我向一千六百年前的祖先,向父亲在天之灵,向在场的和我所有的朋友们宣告,我将和先辈一样,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敦煌,将同大家一起,创造新的敦煌。

谢谢大家!

常嘉煌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五日于敦煌

敦煌现代石窟艺术工程

概况

2000年5月18日 中国敦煌

第一部分:工作日记

1996年6月 常嘉煌(以下简常)向敦煌市政府提出进行敦煌石窟艺术工程的正式申请。

8月 常说服日本黄河株式会壮联名向敦煌市政府再次提出申请,得到市开发办回复。

10月 常带领日本黄河株式会壮社长川上宗男先生(以下简称川上)和友人久保先生一行赴敦煌进行敦煌石窟艺术工程奠基式,人民日报海外新华这主和中央电视台作了报道。

11月 由川上委托个人开凿工程正式开始。

12月 在日本,川上向常提出以下要求并申明,如常承诺中之一,他可以向工程投资:

1、由他所指定的日本画家进行第一个石窟的壁画创作;

2、以常的名义向种上借款,年利30%,1997年12月前归还;

3、由日本交通公壮开发进行旅游区和饭店建设并享有10年独占权。

常拒绝了以上要求,川上立即表示不能履行11月在中国时向敦煌市政府进行投资的承诺。中国驻日机构向常提出,川上过去在中国进行文化交流中曾有过失信行为,不宜与他在国内合作。另外,据调查,黄河株式会社会当时已负债7亿日元。

1997年2月 由于川上拒绝支付工程费用,致使开凿了二个月的工作被迫停止。同时,常在日本九州等地举办画展,筹集资金。

4月常向工程施工者垫付日方托欠的工资。

5月根据敦煌研究院的建议,敦煌石窟艺术工程更名为敦煌现代石窟艺术工程。

6月经过常向川上多次要求,川上再次赴敦煌,在看过未完成的二个洞窟后,勉强支付其中一个洞窟的工程款。表示仍要求日本画家进行第一个洞窟的壁画创作。常以当时柯受良飞越黄河为例,向他说明敦煌艺术创作的第一个洞窟必须由中国人进行,川上在北京空港表示,他不再与常合作。

8月 李承仙女士赴日本,向日本各界友人呼吁,得到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先生、日本武藏野美大学学长前田常作先生、日中友协清水正夫先生、池田大作先生、大分县平松知事、镰仓市竹内谦市长和日本学术界著名人士等近百人的支持,平山郁夫先生在听取了李承仙石窟介绍后表示,他希望于NHK电视台在敦煌卫星直播时为纪念常书鸿先生的事业,在二号窟中添笔。

池田大作先生的会见李承仙、常嘉煌一家时高度评价“新的石窟壁画的制作是敦煌文化复兴,是重大的和平文化大事业,是作为世界文化交流据点,将使人类的心更加宽广的原点。”(张睚1997年8月26日本圣教新闻第1版)。10月李承仙、常嘉煌再次会见川上,川表示对他所支付费用的那个未完成的洞窟“以后有机会再开始”。此后,常与川上无任何联系。

自1998年10月起,常在日本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筹集资金,李承仙女士决定在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将个人集蓄投入工程。

1998年3月—10月 常六次赴敦煌,半自筹资金投入工程。李承仙带助手在敦煌进行一、二号窟的设计准备工作。

8月常陪同日本NHK电视台在准备进行1999年卫星直播计划,NHK电视台将现代石窟工程列入转播内容,并请平山郁夫先生参加。但是与当地某机构协商时,该机构负责人称“不协助”致使这一内容在直播中取消,NHK制片人深表遗憾,向常表示歉意。

10月 日本NHK卫星一台播出了亚洲人物志《中国——苏醒的敦煌壁画》,收视率约500万人,观众反应强烈,为常继承父母事业所感动,要求详细报道进展。

11月 青海石油管理局从李承仙处得知工程困难,立即无偿援助接通水、电管线。敦煌市政府指示党河水库提供水电。

1999年1月�5月 常四次往返日本与中国之间主持工程工作,并多次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向政府提出工作报告和关于发放土地使用证的要求。

3月 常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拒绝了国外公司和团体用常的父亲的画作为投资交换条件的要求,回国后与母亲向浙江省、甘肃省表示,将常书鸿先生前作品无偿、无条件捐赠给国家,得到两省负责人的赞扬。

4月 常在日本举办画展期间参加了欢迎江主席的大型招待会,陪同江主席访问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介绍国际合作局向日本友人呼吁,支持常的事业,日本WACOM公司总经理大岛先生表示支持,并在北京、上海等地多次会见常一家,赠送为一、二号窟复原工作所需的电脑用品。

常得知川上的画廓和黄河株式会社已破产的消息后,亲自去画廓和公司所在地调查,证实二处已关闭。之后,去日本法务局调查,得知该公司尚未向政府登记破产,成为“幽灵公司”,常立即向中国驻外机构报告,负责人提请常注意“要防止破产的日本公司把中国内权益(例如土地使用权等)用于抵押债务”。二个月前,多次接受川上政治资金的国会议员新井将治因受贿丑闻畏罪自杀。

    进入专题: 敦煌   常嘉煌  

本文责编: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爱思想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02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