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敏:WTO下的中小企业合作前景与渠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276 次 更新时间:2011-12-12 22:52

进入专题: 经济   银行   WTO  

汤敏  

我在开发银行工作已经达10年之久,也签定了不少双边,多边的协定,今天我就讲我的专长,共两个课题:一是为什么国际组织关心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如何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

为什么国际组织关心中小企业的发展呢?重要的一条是政府本身的战略决策使然,作为国际组织,应尽量支持政府开展工作,为政府提供服务和咨询。政府又为什么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呢?总体上讲,这是一种需要。中国政府从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出发,认为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前景好,潜力大,而且可以容纳大量的就业人口,而且未来5—10年之内是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原来各个国际组织关心扶贫问题,往往强调的是农村贫困问题,但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贫困开始深入,而且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另外,中小企业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尤其是转型时期,其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一个国家其大型企业往往可以依靠政府的直接贷款,但中小企业更多地安靠国际组组或商业银行,这在国际上其他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中国应当尽力避免之。

如何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呢?首先是一个宏观环境的问题。政策环境跟中小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关。法制化建议的进行,保险制度的建立,必然会促进小企业的的发展,使之不致于形成大的动荡;从金融贷币领域内讲,必须理顺利率汇率关系;从基建方面讲,搞好国家的基础设施;从微观方面讲,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问题,要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多渠道,多方向化,尤其要依靠民营的金融市场。

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投资呢/前一段时间,亚洲开发银行发起了“中小企业投资基金”,给民营中小企业3亿美金。但如何把国际上的资金引入到中小企业中,其难度是极大的,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钱是无穷的。很多民营企业面临长不大问题,这同其在投资时出现一系列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如何诊断病症,使之有一定的机会成长。基金会每当资助一个企业,便会相应给这个企业派驻一个财务经理,一方面帮助使其财务运行规范化,另一方面可以监督其财务收支状况。这批基金会尽量投资到西部,以配合国家的政策。国际组织已经在支持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种尝试的成功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是非常好的范例。亚洲开发银行的这个资金预备给每个被资助者投资100—500万资金,6—7年后关闭卖掉,在第八年时退出市场。

企业如何利用基金的支持呢?大的国际组织其工作对象主要是针对政府,我们银行的工作也是面向政府的,因此一个中小企业如果想获得支持,最好采取顾问参与的方式。

②题目: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融资担保

主讲人:韩文亮 上海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

19世纪时,古典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最终会导致垄断的形成,应该走规模经济的道路,但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小企业仍大量存在,这已成为社会存在的长期现象,古典经济学要所预测的垄断反而没有出现。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融资问题?如何解决呢?

从中国角度看,要搞好中小企业融资的出发点在于进行体制的转化。我们的目的是建立市场之下的融资体系。但我们的大部分已经习惯适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借钱之初就打算借了不换,有严格的金融信用问题,很多民营企业家,争着去戴红帽子。我们要建立一个优秀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其信用体和建立;我们要看到中小企业的长期性和阶段性问题。从中小企业的角度看,中小企业是政治稳定的保障,就业的重要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商业性融资为主,政策性融资为辅。一些中小企业经常找政府,找财政,这是他们对自己的角色缺乏认识,对其市场性缺乏认识。他们必须抛弃这种依赖心理,在市场中摸爬滚打。传统体制下,企业必须而且只能靠政府,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他们必须靠市场。

二、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这是由资源配置和社会信息的框架结构所决定的。当一个中小企业变成大企业,其往往需要直接融资但95%的中小企业一生会保持着中小企业的形态,因此其仍需要依靠间接融资。

三、商业性银行为主,政府银行为辅。我们商业银行投资400亿中的70%—80%是面向中小企业的。我通过这几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对中心企业融资的体系进行考虑应建立以下框架的建议。

①建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框架体系。

②建立央行的政策指导框架。

③建立商业银行的框架。

    进入专题: 经济   银行   WTO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92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