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楠 刘向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优化探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68 次 更新时间:2024-11-25 01:00

进入专题: 思政课  

王天楠   刘向军  

 

摘 要: 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不断深化与优化的过程。应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探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优化的方法论策略,揭示课程教学体系优化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各教学要素的质、量、度关系和否定之否定的优化过程。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优化要实现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要从教学实践中认识教学规律,用辩证认识规律指导教学实践,始终遵循“六个必须坚持”。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哲学方法论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这要求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在理论研究上持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一门集严肃政治性、深刻思想性、鲜明时代性、广博知识性于一体的课程。其教学体系构建既要符合教学目标的政治性、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教学主体的能动性、教材课件的统一性、教学活动的多元性、教学评价与反馈的客观性、教学制度与管理的科学性等要求,也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因而,思政课教学体系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优化。

以往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研究多采用从部分看整体的视角,力图通过剖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某一教学局部要素来考量整个教学体系,并试图建构一幅以局部改良促成整体提升的课程教学体系优化图景;而较少以由整体看部分、再由部分回归整体的双重视角进行观察,尤其较少运用哲学思维为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提供整体性、方向性、方法性的指导。有鉴于此,本文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探赜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的策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如何教、怎样教等问题。

一、教学体系优化要依循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揭示事物和现象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方法论学说,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也应该是贯穿教学体系建设始终、指导教学体系优化的基本方法,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始终要坚持唯物辩证法。

第一,用对立统一规律协调教学体系中的对立统一关系。思政课教学体系包含多重既同一又斗争的教学要素,如硬性考核指标同弹性评价体系、统一课件同灵活教法、固定教材同与时俱进的内容、“一维”教学空间同“多维”社会舞台、有限教学供给同无限学生需求、单一教学考核同多元育人标准等。这里的矛盾同一性,一方面表现为对立面的相互依赖,如在教学反馈中硬性考核指标与弹性评价体系是辅车相依的。硬性考核指标以弹性评价体系为补充,弹性评价体系以硬性考核指标为依据。没有硬性的考核指标,教学反馈就会缺乏可以依循的客观标准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没有弹性的评价体系,教学反馈就可能得到片面的、机械的、粗糙的结果。硬性考核指标主要是从客观方面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反映,弹性评价体系主要是从主观方面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只有两者花开并蒂、相辅相成,才能实现教学考核的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另一方面,对立面是相互贯通的,如“一维”教学空间同“多维”社会舞台是相互连接的,学校与社会、学习与生活、课堂与课外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思政课教学体系包含的矛盾斗争性则表现为一系列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限制、相互排斥,如教师有限教学供给同学生无限需求、统一课件同灵活教法、固定教材同与时俱进内容、单一教学考核同多元育人标准等。而这种斗争性的存在正是推动教学模式升级、教学方法创新、教材课件及时更新的重要力量。上述矛盾关系不仅反映教学要素间的本质联系,而且揭示教学体系发展的实质内容。教学主体要辩证地利用、协调、处理教学要素,把握其中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变矛盾关系为要素整合、体系优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用量变质变规律处理教学体系优化中的质、量、度关系。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最基本的状态和过程。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实施过程中,存在教学体系优化的“量”与统一教学规划的“质”之间“度”的处理;教学各要素优化的“量”与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质”之间“度”的考量;教师灵活性讲授的“量”与统一规划、布置、要求的“质”之间“度”的把握。在处理这些关系时,一是要运用度的辩证原理,掌握适度原则。优化的“量”的变化不能破坏“质”的规定性和超出“度”的限度。教学体系优化在一定意义上是要保证教学规划的统一性、连贯性的“度”,使“量”的优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主观的教学行为同客观的教学条件相符合,注意分寸、把握火候。二是要积小量变为大质变。千里积于跬步,江海源自细流。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离不开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的优化。这些要素的点滴创新与日臻完善是教学体系优化的基础,教学体系优化要从教学要素优化开始。三是要注意到教学组织形式和时序过程要素的变化同样可以引起质变。思政课教学体系结构按照课程特征可以分为横向组织结构性组合与纵向时序性安排。组织结构属性决定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序与各要素的编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组织形式、组织结构、空间结构和人事编排的重新配置,横向结构与纵向过程的耦合互动,都能够实现教学体系优化的目标。如在空间结构编排上应因地制宜,为集中学生注意力,座位排列可为“秧田型”,小组座谈研讨可为“马蹄型”,小组交流研讨可用“圆型”“方型”,学生分组讨论则可用“模块型”;按照学生特质编排教学单元,打乱院系班组,根据学生兴趣、专长、成绩分层编排;根据师资与学生情况,采取“一师独包”“小队协同”“一课多师”“导师制”等多种形式。由此,空间的科学编排、授课单元的适度调整、授课方式的合理安排都可能在质上实现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

第三,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推动教学体系在辩证否定中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自我发展的完整过程。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是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再由否定达到新的肯定,总体呈现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样态。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教学结构优化方面,现有教学的目标、内容、主体、客体、活动、情景、方式、场域等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是教学体系优化的基础。应否定上述要素中不适应教学发展的方面,并将辩证的否定作为突破性创新的环节和步骤,创新要素在实践中被反复审视、慎思、批判、扬弃,由此实现补短板、续长板、促发展的优化目的。在课程教学功能优化方面,课程自身功能、课程教学功能、课程教育功能同样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反复过程,由此实现功能的跃迁与体系的完备。在教学主体与客体优化方面,要不断突破自为性与他律性限定,实现否定之否定式发展。教学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群体系统,主体之外的教学要素统称为教学客体。教学主体具有自为性,即按照自身尺度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教学客体具有规定性,其自身规律制约教学活动。教学体系优化既要突破主体自为性壁垒,又要适应客体规定性,在否定之否定中实现优化。为此,一是要发挥多元主体动能,在理论教师之外配置实践导师,理论教师与实践导师并行。一方面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作为实践导师,“引进来”为学生传经送宝;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走出去”,到实践导师工作领域问道解惑。二是要打破学校科层和学科“自为性”界限,“跨学科”配置教师。一方面,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构成不应局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应有针对性地配置其他学科教师;另一方面,应鼓励思政课教师研修思政课所涉其他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三是要尊重教学客体中各要素的规律,使教学客体为主体所用。一方面结合思政课特点用好各地各校特色红色资源,将之融入教学;另一方面根据思政课要求和教师自身情况,对原有教学客体进行全方位改造,最终使教学客体满足主体需求。在教学空间与时间方面,应否定原有物理空间中心论,追求空间上的广延性。一方面拓展意义空间、文化空间与教育空间,令教学空间向社会空间、网络空间、虚拟空间延伸,从微观物理空间向宏观精神空间、外在课堂空间向内在心理空间扩展。另一方面,在确定性与非确定性、阶段性与连续性之间对教学时间进行否定之否定安排。由此,可实现教学空间拓展和时间延伸的双向超越。

二、教学体系优化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观合目的性与客观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智慧的辩证法与辩证法的实践智慧的有机互动等,生动地体现了辩证的认识规律与认识的辩证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方法论属于主观辩证法范畴,它要求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即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的统一中去考察方法及其演变的过程。”因而,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作为辩证认识与实践发展的过程,要实现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要从教学实践中认识教学规律,用辩证认识指导教学实践,进而推动教学认识与教学实践的协同发展。

第一,教学体系优化要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课程教学的认识过程是认识系统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动态展开,是主体以一定的认识工具为中介,与客体相互作用,并向着一定认识目标运行的过程。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要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两方面入手,既遵循外在的客观尺度,又把握内在的主观尺度。具体而言,一是要符合教学规律和课程自身规律。从结构方面看,思政课教学体系包含多重结构系统。教学体系优化既要符合思政课的一般教学规律,也要适应各门具体课程的自身规律。从属性方面看,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信念是教学体系优化的根本要求;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的本质要求;聆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推动时代进步是思政教学体系优化的实践要求;专业系统地传递知识、准确生动地讲授知识、适时有序地拓展知识是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的基本要求。二是要符合课程教学的目的性要求。教学的目的一般表现为一个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其目标体系包括一级总目标;二级分目标,如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级亚领域目标。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合目的性就是分层级满足教学目标要求,即引导大学生通过学教材、读原著、析原文、悟原理完成认知目标,进而在思政课学习中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引导学生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意义上,教学体系优化就是由物的尺度规定的必然,通过人的内在尺度规定的必然而转化成实然,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第二,教学体系优化要重视非理性因素在辩证认识过程中的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因素之外主体的情感、意志以及潜意识、信仰、习惯等意识形式。在教学认识活动中,非理性因素具有与理性因素不同的作用方式和活动特点,对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认识、把握和优化必须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一是要激活非理性因素在教学体系优化中的驱动作用。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互动的实践过程。教学体系优化就是要更好地激活教与学两方面主体的内在驱动力。而这种驱动力的信号必须经过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去行动和认识。起这种放大作用的往往是情感、意志、信念、信仰等因素。为此,思政课的授课教师首先要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心、执着信念;同时要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二是要注重非理性因素在教学体系优化中发挥的参照作用。所谓参照,是参照理性因素的普遍性、规律性、抽象性等特点,关注非理性因素的特殊性、偶发性、具象性的影响。教学体系优化不但要依循理性要素,而且要关照感性经验。例如教师的个体经历、情感体验等都是对思政课进行个性化思考和讲授的切入点。要结合教师个人学术特长、结合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多角度、多线索、多方位分析,进而在普遍性中把握特殊性、在规律性中理解偶发性、在抽象性中呈现具象性,达到教学体系优化的效果。三是加强非理性因素在教学体系优化中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表现在非理性因素既能强化教学思维定势的形成,也能解除思维定势的束缚。教学中的思维定势有助于较为稳定地完成特定教学活动,但也可能阻碍教学创新与改革。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一方面通过不断放大主体内部需求的驱动力,触发和维持教学思维定势,防止教学活动受到意外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当已有的教学定势落后于教学实际、阻滞教学需要、妨碍教学发展时,主体也将产生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迫使其变换思路、打破常规、寻求突破。由此,要善于利用非理性因素在教学活动、教学改革、教学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第三,教学体系优化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由实践到认识和由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的辩证综合,既表现了认识辩证运动的循环上升,也揭示出教学体系的持续发展与不断优化。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经历着认识的两次飞跃。一是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认知的飞跃。这个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的认识真理和客观实在的辩证过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最初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组成部分;之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单独设立,并经历从试点先行到全面铺开的过程。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积累,师生对课程的认知逐渐深刻,对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独特规律的认知逐渐清晰。这反映了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规律。二是教学认识不断由特殊走向一般,又由一般走向特殊。由特殊到一般是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一系列规律性认识;由一般到特殊是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即将一般规律应用于具体教学场景。这两个过程反映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中,即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积累一系列教学规律,编写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制作统一课件,进而逐渐形成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之后这些规律性认识重新回归实践场景,在实践中,教师用各自的语言风格、教学案例、教学时序,将对教学的理性认识落实为一次次生动的课程教学。三是教学体系优化是一个往复推进、无限发展的过程。教学体系优化不是封闭的循环和直线的前进,而是体现了永无止境的螺旋式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在实践中得到解决。由此,教学认识与教学实践具体地、历史地统一于教学体系改革、发展、优化之中。

三、教学体系优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是以实践为核心观点的统一,也是以实践为根本目的的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应有之义,也是思政课教学体系构建、发展、优化的客观要求。思政课教学体系随教学实践开展而发展、随教学认识发展而深化、随教学再实践深化而优化。

第一,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丰富发展,是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的决定性要素。“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等重大时代课题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孕育新理论成果,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这既对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提供了新方向、拓展了新视野、丰富了新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的动力源泉。

第二,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是教学体系优化的直接动力来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一系列整合、重组、优化的过程,其教学体系、教学各要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教学目标上,要紧密围绕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教学原则上,要坚持政治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在教学内容上,要不断丰富思想的主题、讲深讲透思想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核心要义、理论品格和立场观点方法等;在教学保障上,要坚持学时是前提条件、学分是重要环节、管理体制是根本原则;在教学评价上,要按照“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要求,推动考评创新,以考评促激励,将“要学生学”的推动力转化为“学生想要学”的内驱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体系建设上,要增进制度支持力、增强课堂吸引力、着力提升教师授课水平、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上述教学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和丰硕成果为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在内的整体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第三,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实践为教学体系优化提供了充足的理论资源与实践指导。思政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特殊意义的一项任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部分与整体、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蕴含。所谓“依存”和“蕴含”是指整体是部分合成的整体,普遍中包含了若干特殊;部分是具体而微的整体,特殊中蕴含着普遍的因素。思政课教学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普遍规律,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必须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联动,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逻辑线索上相互衔接、相互贯通,进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优化中实现自身优化。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体系应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中汲取丰富养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模式、方法、技术上的创新发展,如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大教学单元”试验、校内校外互动、新技术嵌入思政教育,到思政教育效果评价的指标化、标准化、实效化,教育过程中的分类化、“双线融合化”、问题导向化,到教育内容上的“四史融入”、“红色文化嵌入”、纵向横向融合贯通,再到教育主体上的协调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关系、强调发挥主体功能、突出主体心理、化解主体性危机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创新为推动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提供了基础准备和实践经验。

四、教学体系优化要做到“六个必须坚持”

思政课建设“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因而,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要将“六个必须坚持”作为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

第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指导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的价值立场。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人民至上”是指人民的地位、期望、利益、力量、立场高于一切,这一价值理念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关系,彰显社会主义本质。人民至上也是指导“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总纲领。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必须将人民至上作为价值指向,使之贯穿整个教学体系,落实到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每项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学就是要更好地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贯穿始终,并作为优化教学体系的指南。

第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是推动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必须具有的精神特质。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气质与精神品格,也是思政课教学中要阐释的重要内容。思政课的重要教学目标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种自信要贯穿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并通过教学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改革等更好地将自信自立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社会实践体系。同时,这种自信自立也要体现在推动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科学化、系统化、完备化方向发展之中,体现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自主教育教学体系的建构之中。

第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推动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必须坚守的理论品格。“守正创新”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要求。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守正”,就是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创新”则是指课程体系和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发展,以满腔热情对待一切新生事物,在优化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搭建更为完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统一教学要求,用足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部教材,继而要在其中融入个体思辨的悟性、与时俱进的灵性和现实生活的活性,从而实现“教材体系和内容在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上的有机统一”,“教材体系的思想政治性同教材编写基本要求之间的有效结合”, 教材课件统一性与教学内容逻辑呈现灵活性的相互关照等。守正是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思政课教学体系改革的动力;优化是思政课教学体系发展的目标。守正、创新和优化三者有机统一。

第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实现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的实践要求。问题是时代的先声,提出、回应、解答时代问题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问题意识、解答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维机制、理论特质,也是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内在要求。”思政课是一门实践导向强烈、问题导向鲜明、时代导向明确的课程。其教学体系优化必须坚持问题意识、直面时代问题。一是教学体系建构要以问题为线索,在各门课程的各个部分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角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并围绕问题构建讲授主线和教案线索。二是教学方法论中要注重问题导向,将问题作为备课的方向、教学的方法、交流的方式、考核的内容,并通过正确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使课程教学过程成为知识助产的过程。三是教学设计要注重问题导向,即课程教学要达成的认知取向、行为取向、价值取向都应围绕问题展开,教学设计建立在对时代重大课题的系统回答基础之上。四是教师在研究思政课时也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去准备课程、进行科研攻关,要将实践中的问题与教学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推动教学相长。总之,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必须始终在问题的指引下,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审视和引导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结构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的实施和评价。

第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构成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方法论之维”。思政课的各部分内容紧密相连、有机统一,必须用系统的方法把握各门课程、各章节、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外在关联。要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要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把握课程内容和实践对象。具体而言,一是用系统观念处理好思政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过程中要结合各门课的特点进行系统布局、统一谋划、综合考量。二是用系统观念处理好思政课和其他相关专业学科的关系。思政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军事等一系列专业学科知识。一方面思政课教学要综合系统吸纳其他学科知识,另一方面思政课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学生授课要各有侧重。三是用系统观念处理好各门课程其及内部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各门思政课及其内部各章节可能涉及不同专业和领域,一方面要用系统观念把握各门课和思政课整体的关系、各章节与整个课程体系的关系,另一方面要用系统观念梳理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关联。四是用系统观念处理好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关系。思政课是现实指向性、实践引导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体系优化要系统规划、调节、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校内教学与社会教学之间的关系。

第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提升了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的境界格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出为人类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的宽广眼光。优化思政课教学体系同样要展现出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站位,要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意义、世界意义、时代意义。具体而言,一是用胸怀天下的价值旨趣引领课程教学目的优化。“所谓价值旨趣,即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价值关系,是主体在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关于客体的站位和态度。” 胸怀天下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态度,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学要引导大学生立足人民群众、着眼民族复兴、致力人类解放。二是用胸怀天下的认识理路深化理解课程教学内容。对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新理念新观点新判断,要在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中去认识,从而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三是用胸怀天下的历史构序梳理课程教学脉络。思政课的历史叙事要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历史脉络中去梳理。四是用胸怀天下的实践路向诠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需要教学体系优化适应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目标要求。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思政课教学体系优化不但要从整体上协调各教学要素的对立统一关系,处理质、量、度关系,把握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而且要处理好教学目标与内容“变”与“常”的辩证统一,教学主体自为性与客体他律性的否定之否定关系,教学组织形式科学性与教学过程协同性的耦合互动,教学模式多元性与方法灵活性的叠加效应,以及教学空间拓展性与时间延伸性的双向超越等,由此不断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王天楠,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向军,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辽宁大连,116029。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体系优化研究”(23VSZ003)阶段性成果。

本文刊发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引用或转发请据原文并标明出处,文章注释请参见原刊。

    进入专题: 思政课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89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