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湘平: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22 次 更新时间:2024-11-14 00:58

进入专题: 文明交流互鉴  

沈湘平  

 

人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挑战”进行“应战”,形成不同文明,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这些多姿多彩的不同文明孕育了各自的智慧,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中深刻指出,中国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这既是实然的总结,也是应然的规范;不仅对于中国而言极其重要,而且具有普遍意义,是共同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方法。

交流互鉴中形成文明开放体系

尽管在几千年历史流变中遭遇无数艰难困苦,中华民族却始终能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和强大精神支撑,使得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这种一脉相承的精神基因及文化主体性和旺盛生命力的重要表现,就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具有极强包容性的中华文明不仅把广土巨族般的各种内部差异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而且具有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不断从不同文明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在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经历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劫难。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这条主题无比鲜明的自己的路,在今天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中国特色,也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既遇到诸多特有的问题,也遇到更多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必须借鉴各国现代化的经验特别是率先进行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就是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固有的智慧,而且要自觉从其他文明的智慧中获得启示、汲取营养。

当今人类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整体性危机,特别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得人类再次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当口。解答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也是人类命运之问,不能仅凭物质技术,归根结底要靠人类智慧。不同文明的智慧既有共同之处,更有各自侧重,人类整体智慧总是以侧显(Abschattung)的方式体现出来。今天要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仅仅依靠单一文明的智慧是不够的,必须在不同文明中寻找智慧资源,依靠人类集体的智慧。中国提出的弘扬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全球文明倡议等诸多解决人类面临共同挑战的中国方案,不仅体现了中国智慧,而且吸纳、融汇了不同文明的智慧。

从古典文明中开显新智慧

古典文明是人类智慧的渊薮,返本开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规律。一般的知识、技能总是具有量的积累特征,总是今胜于昔,但智慧作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质的把握与了悟,总是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轴心时代”理论认为,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中国、印度和希腊等文明古国取得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此后人类文明进步都要回到这个文明轴心时代返本开新。其实,从《诗经》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咏叹,到哲学家“阐旧邦以辅新命”的自觉,再到共和国领袖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的科学判断,旧邦新命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自觉与生存智慧。的确,古典文明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不断滋养和启迪后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我们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必须以时代精神激活古典文明的古老智慧,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此,全球文明倡议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明在返本开新、交流互鉴中融汇,将逐渐形成全人类的公共智慧。如果说过往时代的“返本”开出的更多是某一个民族、文明的“新”的话,那么今天更需要立足整个人类文明进步,“返”各文明之“本”,开全人类之“新”,这正是今天人类的旧邦新命。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文明交流互鉴,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具备文明交流互鉴的条件,其中对不同古典文明进行跨文明的研究本身就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体现与重要契机。在这种交流互鉴中,不仅能从根基处找到不同文明的普同模式(universal pattern),而且能在有根基的公共性讨论中走向视域融合,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智慧指引。有学者曾经区分自证慧和共命慧,前者指个人修得的智慧,后者是民族文化精神“互相摄受”而成的智慧。今天可以说,共命慧不仅有民族文化精神意义上的,更有马克思所说的“世界文学”意义上的,也即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共命慧。在今天,不同文明在“各美其美”即挖掘自己古典文明价值的基础上,不仅要“美人之美”即吸收其他文明的智慧精华,而且要走向“美美与共”,也就是要融汇不同文明的智慧,最终形成全人类高度的公共智慧或曰大同智慧。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肩负特殊使命

在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特别是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的过程中,哲学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扮演特殊角色,应当发挥重要的特殊作用。

众所周知,从希腊古典文明时期开始,哲学就被理解为追求智慧之学。马克思指出,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明活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文明传承发展、交流互鉴的核心内容在于智慧,精髓就体现在哲学思想之中——人民创造了文明,而“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同时,在文明传承发展、交流互鉴中,传统与现代、自我与他者、民族性与人类性、多元与公共、自证慧与共命慧等诸多重大关系的辩证把握都端赖于哲学智慧。

马克思以“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为依据,预见人类“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哲学不再是同其他各特定体系相对的特定体系,而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今天,“这样的时代”可以说未来已来,探索构建“当今世界的哲学”势在必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责无旁贷。为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必须结合世界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人类全部的精神财富,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在不同文明中寻找智慧、汲取营养,进而融汇创新,使自己不仅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而且成为人类文明精神的时代精华。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进入专题: 文明交流互鉴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全球文明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54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