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37 次 更新时间:2024-10-26 00:20

进入专题: 教育强国  

王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建成教育强国明确了重点任务、指明了主攻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推动落地见效,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断,紧扣培养时代新人,提升思政引领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思政引领力彰显教育的政治属性,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中之重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广大学子真切感悟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让思政课实起来、活起来,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不断拓展深化,不断拓展实践育人与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培养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具有强大的人才竞争力和科技支撑力,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

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联结点和集中交汇处,推进科教融汇,要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快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形成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校企科研合作,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有效缩短高校科技创新与市场应用之间的距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必须加强以企业为主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出题人”和“阅卷人”作用,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创新主体“同题共答”。畅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健全成果转化平台服务机制,让科技成果迈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变为生产力,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

基于类型教育定位,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必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

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要深刻领悟这一重要论断的精髓,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优质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均,城乡、区域、校际、群体教育发展差距大,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解决好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是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抓手。

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着力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国家在教育领域为全体公民提供的基础性公共服务,义务教育作为其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领域和重中之重。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为抓手,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以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和群体差距为突破点,重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学校建设标准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关爱制度化,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确保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和优质均衡义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加大对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支持力度。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强化课后育人功能,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必须加快构建基本服务与拓展服务相结合的课后服务体系,落实学校课后服务财政补助,健全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维持和巩固教育的公共性与公平性。同时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赋能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这一重要论断启示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实施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夯实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根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四有”好老师标准是新时代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教育家精神则是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教师更高层次的目标和价值追求,树起了新时代优秀教师成长发展的标杆。夯实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必须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引导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长为党和人民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大国良师”。

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做大做强教师教育体系是关键。增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供给能力,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大力支持师范院校建设,强化高层次教师培养,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造就一批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引领教育改革发展。

加强教师地位待遇保障。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落实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快补齐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短板。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支持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

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一重要论断,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既要立足国内又要面向世界,既要坚持自信自立自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又要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把握世界教育强国的共性特征和规律,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有利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甚嚣尘上,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方面遭受“走出去”的明显阻碍制约,另一方面面临“引进来”的提质增效掣肘。在这种情形下,我国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更加积极主动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推动走出去、请进来管理便利化。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高水平推进鲁班工坊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以高水平教育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以扩大教育开放促进和深化教育改革,在交流互鉴中推动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将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作者:王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财政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进入专题: 教育强国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598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