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政 何虎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完善的根本保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896 次 更新时间:2024-09-30 23:56

进入专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曲政   何虎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植根于中国土壤,是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创造“两大奇迹”的重要保障。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和命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要加强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完善的根本保证,必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全过程之中,发挥党的领导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立体格局中的核心作用,不断迸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蓬勃生机,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坚持党的领导是贯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一条主线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举人民民主旗帜,不断深化对人民民主的探索,依靠科学的制度安排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中国人民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党面临的一项头等大事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会选举和决定了国家领导成员和国家领导机构,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在70年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带领人民将人民民主之路越走越宽,推动社会主义民主运行逐步完善。

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创造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崭新制度形态。中国共产党重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坚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夯实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确立并不断完善党对国家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明确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明确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后,党在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从2015年开始,中央政治局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其他国家机关党组的工作汇报,并将其作为制度性安排。可以发现,贯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一条主线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性、复杂性和时代性日益适应,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各项具体要求更加协调。

坚持党的领导有助于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

将党的领导贯彻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之中,并保持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彰显其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其一,有助于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需要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实关于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直接以党的命令来指挥国家机构,不是用党的组织替代这些机构,而是通过一系列政治的、思想的、组织的建制与运作机制来实现的。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中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人民代表大会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各方面各环节,是党遵循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要求的体现,有助于从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保证党的权力运行集中统一,保持党自身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使得人民代表大会在党的领导之下沿着正确方向运转有序、充满活力,更进一步保证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

其二,有助于发挥制度的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作用。制度是保障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坚持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可以看到,党的领导不仅是政党组织行为,也是国家制度行为,中国共产党重视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制度设计,是坚定制度自信的重要凭借,也是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制度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稳致远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党的领导,要求党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确保党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为加强党对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党中央先后出台有关人大工作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对人大立法、监督、选举、代表、自身建设、县乡人大等方面工作作出部署,引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发挥这一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其三,有助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特殊利益,这就保证了党的目的的纯洁性,从而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鲜明体现着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政治原则,同时也反映着党的性质和初心使命。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转中,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坚持将国家政权力量与人民群众力量有机衔接起来,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能够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同时,建设好、运用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主要民主渠道,有助于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用好立法、监督、决定、任免有效形式及途径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保障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得到实现,这与西方代议制民主实质上难以保障和回应人民的利益诉求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这一点上,坚持党的领导,就是为了更好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人民民主的性质不发生蜕变。

依靠党的领导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稳致远发展

在长期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继续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坚持党的领导,将人民民主的理念落到实处,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一是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坚持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领导,首先要把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保证全党服从中央,朝着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的方向前进,进而促进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党中央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任务谋划和推进工作,确保人民代表大会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应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目标和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对标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应各司其职、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中央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目标的落实。

二是健全党领导人大工作的体制机制。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发挥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应在党的领导下,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架构、运行流程等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变革,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夯实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进行领导执政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这就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方式,使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高效,建立健全党委定期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和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制度,并对需要研究的重大立法事项作出明确部署,通过合法程序将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保证党的政策主张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人大工作中所涉及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如立法规划、重要立法项目等,应建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按规定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情况。

三是坚持把党的领导转化为治理效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为人民服务的制度,最大限度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应坚持增强党的领导质效,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及时高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要求在党的领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同时,人民代表大会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出实招、求实效,按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形成有效、管用的民主,推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化、法治化发展并有效贯通,重视倾听人民呼声,了解人民意愿,汇聚人民智慧,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群众基础,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效力融入人民群众中去,把党的领导优势更好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

 

(作者曲政、何虎生,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

    进入专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法学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547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