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民族高校是党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成功实践,在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大局中具有特殊地位、担负特殊使命,服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民族高校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民族高校要坚持政治立校首要标准,更加坚定、自觉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全过程各方面,以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为根本,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模范。
全力服务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新的重大命题,破解这个命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加强和优化学科建设,协同多学科力量联合攻关。发挥好自身学科优势与特色,把握好努力方向与重点任务,尽快形成支撑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的学科群。以引领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目标,着力破解民族学在以往发展中出现的“虚化”“西化”“泛化”等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华民族学、人类学与世界民族等新的学科方向,加快推进学科优化调整,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在全国率先建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为目标,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备案通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二级交叉学科培育建设的要求,统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考古学、经济学、语言学、文学、美术、体育、音乐等学科力量,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知识体系,把学科建设落到实处。以所有人文社科类学科发展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为目标,深入推进学科优化、设置与建设,积极组织动员优势学科——民族学,和特色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史、宗教学、社会学、考古学等学科力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要求,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科学全面系统地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着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内容。要紧紧围绕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三对重要关系,打造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基本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性转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议题的课程群,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持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才培养体系。用好国家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开设一批线上、线下优质公共课和专业课,加快教育教学案例库、素材库建设,积极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切实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努力建好“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系列课程,积极推动国家“十四五”重大文化工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研究成果向课程转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围绕增进共同性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识教育系列课程,科学设计课程内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建设性资源,组织校内优秀专家团队和整合全校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建设“中华民族疆域”“中华民族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等特色通识课程,推动传统的基础理论类、民族语言类、历史文化类课程进行全要素升级,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广实施“强基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入推进民族类学科、专业“混合制”“学部制”改革,积极探索与构建有利于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教学组织、活动载体和生活空间,打造各族学生共学、共居、共乐、共进的成长空间。
全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史料体系建设
把准研究方向与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对加快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史料体系至关重要。充分发挥在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平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紧紧围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与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与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基础性问题开展学术研究,持续产出系统性的高质量原创性成果,努力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史料体系构建作出更大贡献。努力建好建强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为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持续产出能为党的民族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智力支持的高质量成果提供坚强保障。充分用好“道中华”平台及资源,持续打造“中国边疆发展论坛”“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等对外学术交流平台,努力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等,向世界讲好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故事。持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举措,尤其要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他们潜心钻研、厚积薄发,推出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高质量、代表性学术成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体系
载体、阵地建设与创新是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的重要保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质量,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和课程思政协同作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持续完善和优化“大思政”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独特育人作用,持续性、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地方和企业合作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着力打造“大国边疆”育人工程、“千团走千村、万人边疆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志愿服务活动等系列实践育人品牌,更好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感悟“四个共同”“四个与共”的深厚基础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切实增强青年学生的“五个认同”和文化自信。充分彰显民族高校的独特红色基因,积极培育打造更多融思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主题校园文化活动,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易于参与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提升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学生社团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师生评价考核等环节,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可考核、可评价,不断走深、走实。
(作者系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专职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