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和发展能力提出并发展的重要概念与理论创新。中国是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是基于中国的实践,同时也反映了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的发展追求。新质生产力不仅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为推进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引。加强新质生产力合作、优化新发展格局,将有助于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关系朝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球南方国家共同的发展追求
新质生产力是国家高质量、超越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其概念意涵是普适性的,所体现的国家发展追求导向是共通的。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的一员,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实际上是对全球南方国家发展追求的高度凝练。
第一,新质生产力具有战略性和引领性的特征,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二战后,作为新建和后发国家,大部分全球南方国家一直在努力探索本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然而,从罗斯托的现代化理论到新自由主义推动的政治经济改革,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议程和自主性一直深受国际政治和外部经济因素的影响。其重要的后果是很多全球南方国家不得不被动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被动地接受西方大国和国际机构设置的发展议程,从而导致本国的战略优势和潜力并没有充分释放。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百年变局、全球发展转型、地缘冲突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明确本国的发展和转型战略、如何把握符合本国国情的新质生产力,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战略需求。
第二,新质生产力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的特征,反映了当下全球南方国家的使命。相对于旧生产力驱动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要通过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打造新的赛道、推动新的生产要素配置、构建新的生产关系,实现国家的创新发展。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理念、制度、市场和生产者也要相应进行革命性的变化,以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中国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事实上,为应对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数字革命,全球南方国家已经把国家创新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并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革命性举措。比如,非洲联盟把第四次工业革命界定为非洲发展的分水岭,并为此出台了《非洲数字化转型战略》等战略性文件。
第三,新质生产力是全球南方国家在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谋求战略突围的重要抓手,是全球南方国家谋求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地位攀升的集中体现。全球北方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利用经济、金融、科技、人才以及军事优势确立了在既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地位,霸权主义、保护主义和利己主义构成了全球南方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障碍。如何实现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高端跃升,是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共同战略需求。当前,全球南方国家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通过引进新技术、提升生产力水平,逐步从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产业转型,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为了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许多全球南方国家加强了创新投入,培育本土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以推动本国产业向高端技术领域发展,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许多全球南方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技术、拓展市场、加强供应链合作。然而,全球南方要想在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实现突围,仍然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以新质生产力为抓手,中国的尝试将会给全球南方国家带来重要经验和借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分享和传播新质生产力的理念,不仅是深化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重要机会,也是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参与和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
二、新质生产力对于深化中国与全球南方战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也为中国的国际战略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参与、利用和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推动构建更好的国际环境,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当下的重要战略方向。在美西方国家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去风险等对中国围堵打压的背景下,与全球南方国家加强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如何以新质生产力的理念为引领,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战略合作,对于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深度参与全球发展转型进程,拓展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战略合作。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8月22日约翰内斯堡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发表致辞时指出:“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版图。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过去4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全球占比从24%增至40%以上。”一方面,当前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主席提出:“深化改革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等机制,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意味着全球南方国家在中国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性正在上升。另一方面,近年来,疫情危机、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地缘冲突、粮食安全以及发达经济体加息等政策的外溢,正在深刻影响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进程,全球南方国家的转型发展正在加速。如何抓住新科技革命、能源革命、数字革命等时代机遇来实现本国转型发展,是全球南方国家面临的重大战略议题。因此,如何基于新质生产力把握转型发展的时代需求、深化全球战略合作,对于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都具有战略意义。
第二,新质生产力合作是中国提升对全球南方战略影响的着力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在“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的指引下,在“一带一路”等国际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合作机制的推动下,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合作。这些合作在促进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转型、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非洲晴雨表和盖罗普等发布的民意调研,非洲国家对中国影响的正面认可度已经超越了美国,中国因此成为正面认可度最高的国家。对中国而言,如何巩固和提升在非洲等全球南方国家中的影响力是当前中国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重要议题。事实上,中国当前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是建立在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大量务实合作基础之上的,但中国的战略影响与经济影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在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战略和政策设计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与美西方国家通过其强制性权力、制度性权力和规范性权力深度介入全球南方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相比,中国的战略影响依然较弱。新质生产力理念为中国进一步提升对全球南方国家的战略影响提供了方向指引。对于任何一国而言,新质生产力往往具象化为关系本国发展战略方向、新兴战略产业、关键制度设计等的核心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例如,非洲国家基本都高度重视绿色转型、数字经济、关键矿产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拓展。中国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方向,而且已经在战略性领域和产业上建立重要优势,未来以新质生产力为抓手,通过将本国的发展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进行有效对接,将能极大提升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的战略影响。
第三,新质生产力合作对中国优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战略合作提出更高要求。新质生产力合作意味着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要在战略层面、核心领域和关键行业上加强合作,这既需要顶层设计和战略定位,也需要精细的制度设计,更依赖系统的投入和广泛的社会参与。其根本路径是推动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在新质生产力上形成系统的战略合作体系,其与传统合作的最大不同是突出高、精、尖,即重点聚焦于最核心的领域、强调精而非流于表面、抓住最有战略价值的议题。比如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关键矿产产业链等战略性行业上,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应该在国家战略制定、政策规划和制度设计、市场激励等各层次加强互动和协调,通过元首定调、高官互访、机构协调、企业参与、专家研究等途径提升新质生产力合作的水平。由此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新质生产力合作,对国家的动员能力、制度和政策的改革以及社会主体主动性的释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遇,统筹推进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全面合作
新质生产力不仅为中国和全球南方国家在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合作提供机遇,与此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会导致部分传统生产力的退出和转移,包括传统产业、技术和资本的转移,这在基础设施、传统能源、电力、中低端产业等领域更加明显。对于大部分全球南方国家而言,更好利用这些转移要素可能是最现实的发展机遇。因此,在推进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时,应该统筹把握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关系。新质生产力合作是引擎,而传统生产力合作是基础,新质生产力合作可以确定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战略纵深,而传统生产力合作则决定着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的底色。这两者之间的有机配合将决定着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能否构建起有效的合作发展新格局。
立足于全球南方国家发展的核心需求,巩固和提升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的传统优势。基础设施、资金和人才不足是很多全球南方国家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就业、工业化、国家现代化是大部分国家的优先和主要发展议程。虽然当前全球南方国家面临着很大的转型发展压力,但相比之下,更大的压力则来自于应对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挑战。这些挑战在一些国家已经转化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这反过来对中国与全球南方合作构成了非常现实的挑战。因此,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应该高度重视安全—发展—治理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急人之所急,根据全球南方国家当前迫切需求,积极推进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务实合作。例如在基础设施、发展融资、产能合作和技术转移等领域,中国依然可以发挥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在开展经济发展合作的同时,重视安全稳定的合作环境,重视全球南方国家政治安全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从而为提升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创造良好的条件。
着力于新发展格局,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虽然是由中国提出的经济发展概念,但其是对国家经济运行格局的客观描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存在着对外经济联系都会有“双循环”,只是不同国家在内循环、外循环的比重以及内外循环的联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这一现象在全球南方国家更为明显,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国家,由于殖民遗产和国家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国家严重依赖外循环,而内循环水平还较低。因此,如何建设国内市场、提升外循环中的附加值,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合作可以成为促进内循环与双循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一方面,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能源转型、技术创新和应用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合作将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提供新动能,进而为国内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国内产业和市场的发展壮大将进一步提升国家吸引投资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提升本国产业的价值创造和国际竞争力,使其在外循环中的地位得到改善。例如,即使在民主刚果和赞比亚等国内产业和市场相对较弱的国家,也已经把汽车电池产业作为提升本国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要方向,其重要的期待就是通过电池生产线建设来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相互促进的目标。
由此,新质生产力合作实际上正成为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把钥匙。双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有着共同的需求、互补的优势和良好的合作基础。以金砖合作、中非合作等为代表,双方已经在南南合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时期,在新质生产力合作的驱动下,双方在新发展格局下的全面合作,将会为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注入强劲动力,也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朝着更高水平迈进。
作者:周玉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本文刊发于《战略决策研究》2024年第4期,第3-25页,注释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