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是人的身份认同,人是构成民族的主体要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的是人心,最终要落脚到人身上。对于中华民族是什么共同体的理解,直接决定为什么要铸牢、铸牢对象是谁、如何铸牢以及铸成什么。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多元复合体,既是历史共同体也是现实共同体,既是利益共同体也是情感共同体,既是政治共同体也是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作为文化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赖个体对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认同。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联结个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纽带,其不仅能够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传播,而且可以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而言,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应对内外部文化侵蚀,保障文化安全;以中华文化认同凝聚海外侨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民族复兴;以中华文化认同凝聚爱国力量“反独促统”。基于对中华民族是文化共同体的分析,提出文化符号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以通用语言文字符号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交往交流交融;以地理符号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身份认同;以历史符号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集体记忆;以传统节日符号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情感认同。
关键词:文化符号;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阐释了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在中西方各种力量激烈交锋的时代,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维系政治认同、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凸显。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命脉,也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关键所在。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联结个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能够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和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因此,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1、问题缘起
不同学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存在差异。 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和现实民族结构作了开创性的理论概括。费孝通认为:“为了避免对一些根本概念作冗长的说明,我将把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亿人民。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 民族学界主要受费孝通“多元一体”论的影响,认为中华民族是多族聚合体。周平则认为:“中华民族兼具多族聚合体和国民共同体两种属性”,据此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加强民族团结和增强国民意识两种进路。实质上,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不同认知和铸牢路径差异表征的是民族团结和国族建构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民族团结进路是基于各民族之间的差异,通过民族优惠政策减少差距,保护少数民族群体的利益,增强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和归属感。国族建构进路则是从全体国民出发,通过法律赋予国民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以厘清国民与国家的关系,国民身份使人们拥有最大程度上的同质性,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多重身份统一到国民身份上,进而强化共同体意识。
民族是人的身份认同,是人的特性之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的是人心,最终要落脚到人身上。对于中华民族是什么共同体的理解,直接决定为什么要铸牢、铸牢对象是谁、如何铸牢以及铸成什么。目前学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包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历史演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有学者基于关系实在论的视角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凸显出国家、国民与民族三重意涵。孙守朋、耿靖雯从历史考察中得出:“国家统一实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基础,民族团结系根本凝聚力,文化认同乃根本向心力。”严庆、王跃从历史政治学的视角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并提出建设路径。也有学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引导个体民族意识健康发展。李朝辉从集体记忆的特征出发,提出以形塑集体记忆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已有研究中不同学者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界定有所差异,由此提出不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多元复合体,既是历史共同体也是现实共同体,既是利益共同体也是情感共同体,既是政治共同体也是文化共同体。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要有时代性、延展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新路径。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包含着各族人民的集体记忆与共有成果,共有文化符号可作为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资源。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因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借助柔性的社会和文化机制。
2、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文化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 50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稳定共同体。中华民族之所以是共同体而非一盘散沙,乃是由于中华民族形成了能够经受时间和风险考验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融入每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华儿女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品质。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体成长、历史传承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从词源来说,中华民族包含的“中华”和“民族”两个词均蕴含文化维度的内涵,因而文化是辨识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准。
(一)“中华”的文化之维
“中华”一词最初是从“中国”和“华夏”中各取一个字组成。中国古代习惯以“中华”来命名宫城中间的门,两旁的门分别以太阳、太阴命名。《春秋左传·正义》中写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后来这个词又具有“中国” “中华文化” “汉族” “文明族群”等内涵,在具体使用中偏重文明族群的含义,说明中华一词本身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著名立宪派代表人物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中对“中华”作为民族名称的由来、特点进行阐发:“中国自古有一文化较高、人数较多之民族在其国中,自命其国曰中国,自命其民族曰中华……即此以言,则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杨度阐释了“中华”所蕴含的地理位置、血缘种族以及文化的意涵。历史上的“华夷之辨”也始终以服饰、礼仪等文化要素进行区分,即认同和接受中华文化的人为华夏,“四夷”如受华夏文明浸润也可成为华夏一员,固有华夷一体论。此一体不是地域一体,也不是人种一体,而是文化一体,由此可见中华一词具有强烈的文化意涵。
中华一词自产生就具有多重含义,不仅是历史地理层面的意义,还具有血脉传承的内容,更深一层的内涵体现在文化积淀方面。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多元一体文化特征。“中华儿女”主要指曾经或现在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共同拥有中华血脉和文化积淀的群体,其中也突出“中华”的文化意涵,强调群体共同缔造、共同享有的中华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情感、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
(二)“民族”的文化之义
长期以来,学界对“民族”一词的理解受斯大林观点的影响较深。斯大林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而文化“代表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其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材料的总和”。所以民族与文化具有内在的契合之处,文化是民族的标识物,民族是文化的承载者。一个民族群体以鲜明的文化特征区别于其他民族,共同的文化能够增强群体成员的“我们感”。文化是民族的心理情感纽带,共享文化给予民族成员身份正当性和群体归属感,民族成员据此获得幸福感、安全感和舒适感。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最持久的认同,个体通过文化识别会将自己纳入所属的族群,成员之间的身份归属感和认同会不断深化。文化使个体获得意义和价值,增加作为民族成员的安全感、方向感、幸福感、自豪感等心理满足和自我认同,提升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的途径让个体内化民族的规范,不仅使民族获得个体忠诚和支持,而且使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从而维持民族的可持续存在。
(三)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凝结着各民族的共同经历、集体记忆,激发各民族共同的情感和理想。各民族的哲学、文学、政治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源远流长,使得中华民族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中华民族是在高度统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实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共享,各民族文化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化共享、利益共赢和共同发展,民族间的共同体意识由此产生并得到强化。共同体意识是个体对共同体的认知和接纳,也是对“自我—族群—共同体”关系的认知。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从自我意识到族群意识,最后上升到共同体意识的过程。
中华文化是个体与族群、族群与共同体之间联系的纽带,为个体成员提供了心理基础与情感共鸣,深厚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经历以及心理感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的语言、相似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稳定的心理结构的共同体,具有文化共同体的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源泉,如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在待人接物方面的谦逊,对待外来事物的兼收并蓄和包容。“大一统”思想、和合文化不断整合多元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体系,有助于消弭不同民族和群体之间的隔阂,使各民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因其独特的文化传统、自成一体的文明体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多族聚合体—国民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是由小到大的扩展,三者既联系又区别。对于共同体内涵的不同理解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同进路。中华民族作为文化共同体,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至关重要。“所谓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观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通过文化认同符号凝聚精神力量,把“你” “我” “他”变成“我们”,在中华民族各成员间形成一种“我们感”,进而增强中华民族认同。
3、中华文化认同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其主体是指在中华文化圈内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广大群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增强和巩固中华民族各主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就是培塑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认同,中华文化决定了中华民族存在的意义。中华文化符号是彰显民族形象、增强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多元文化构成中华文明,中华文明通过汇聚共同文化形成磅礴伟力,进而有效凝聚群体认同,以柔性力量化解矛盾与冲突。中华文化中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显著的广土巨族整合成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成员在与中华文化互动中得到认同,中华民族能够以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克服民族复兴中的困境,解决民族前进中的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新动能。
(一)以中华文化认同应对内外部文化侵蚀,保障文化安全
就外部威胁而言,全球化的浪潮使得文化的传播与融合越来越快,网络的发展在时空上大大缩短了人类交流的距离,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被卷入一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 面对多元文化时,人们会表现出由一种文化认同向多种文化认同的转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华文化难免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媒介工具,通过文化产业、学术理论等手段竭力宣传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信仰等,企图在中国人中培养西化的价值取向,解构中华文化的根基,试图消解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就内部威胁而言,境内一些分裂势力利用我国民族文化差异现象持续在我国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港澳台地区挑起矛盾,妄图以此来分裂中华民族,破坏国家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局面。 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下,历史虚无主义的鼓吹者丧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面临被淡忘、被歪曲、被模糊的危险。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部分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面临困境,重塑中华文化认同成为维护文化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化认同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成员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并且作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左右着人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的行为选择、决定着人的价值取向、塑造着人的民族性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数千年文明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只有深化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持久认同,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国家建设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精神源泉。虽然文化、语言、风俗等都是各民族形成的属于自己传统的符号象征,但如果各民族以此作为与他族区隔的边界,则不利于建立各民族团结一体的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在整合各民族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必然包含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的认同。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重塑中华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
(二)以中华文化认同凝聚海外侨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民族复兴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海外侨胞是一股重要且特殊的力量。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近代以来,一代代海外侨胞虽分布在世界各地,但依然怀有赤诚的爱国热情,他们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支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国海外侨胞分布在世界各地,与祖国同源共祖、血脉相连,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其一,增进海外侨胞的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 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是凝聚海外侨胞力量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不仅仅是指中国境内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及对中华民族共同利益、共同命运的感悟,它还超越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包含海外侨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内各民族同胞同源共祖、血脉相连,具有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身份意识,但由于所处环境发生变化,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可能会随时间、地点而改变。当他们身处异国他乡,会容易受到其他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可能会弱化,因而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文化认同为纽带吸纳海外侨胞的认同,用共同的历史记忆唤起海外侨胞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和关切。另外,海外侨胞是联系国内与国外的桥梁。面对国外对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质疑和误解,应发挥海外侨胞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优势。在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方面,海外侨胞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在涉及国家主权、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问题面前,他们坚持中国政府的主张,积极宣传和平统一的政策,消除外界对中国的误解,增进国外民众对中国实际情况的认知。海外侨胞作为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以及国内外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确立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方面具有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其二,增进海外侨胞的中华文化认同,有助于实现民族复兴。 海外侨胞先辈移居海外,将故乡的生活习俗、价值观等带入新的文化环境,在特殊的情境中他们保持、传承中华文化,同时又与居住地的文化展开交流、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在当代,作为国家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海外侨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的作用仍持续存在。海外侨胞经历艰难困苦,推动了居住地科技、文教、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他们心系祖国,从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团结凝聚海外侨胞的需要。
(三)以中华文化认同凝聚爱国力量“反独促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族具有同一性,国家是中华民族的“政治屋顶”。香港、澳门虽然与内地在制度、法律、生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他们与内地各族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起源。 港澳地区由于特殊历史原因,导致一些民众对中国历史、中华文化了解较少或存在误解。回归祖国的怀抱之后,国家推动国民教育以提高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认同则是行动者意义的来源,也是行动者经由个别化的过程而建构的。”认同一种身份或不认同一种身份,都可能在特定情境下指引个体不同的行为选择。因此,需要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凝聚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力量,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一些台湾民众的中华民族认同呈现出复杂性。有学者对闽台两岸的文化进行考古学比较发现,“台湾先史文化的基层是中国大陆的文化,此种文化曾分数次波及台湾”。两岸人民同源共祖,拥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自古就有经济往来的传统,如今台湾的很多地名,如安溪、德华、梅州等都是多年前内地移民以原籍县名来命名的,是两岸祖籍地缘关系的历史符号。但台湾近代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一些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受到影响。
中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强盛的重要基础,统一的中国将铸造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对于今天的中华民族来说,最强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凝聚力就是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这一要素是使海内外中华民族的每一份子获得超越政治制度、宗教、地域等局限,达成团结的共同基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当代,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能促使中华民族的成员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自己与国家的亲密关系,更积极主动地关心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强盛,有利于“反独促统”。华人华侨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是“反独促统”的重要力量。正如有学者指出:“他们在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 170多个‘反独促统’组织,在全球范围持续开展多层次‘反独促统’运动,通过各种途径与台湾岛内民众联系,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巩固两岸关系的感情基础、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
4、以文化符号机制铸牢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体意识
文化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发生作用,影响民众行为。各族人民共享的文化符号和标识是人们形成共识的重要基础,“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象征标识和意义载体”,是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高度凝练。文化符号可以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通过文化表现出来。卡西尔认为,“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文化是民族符号化的思维和行为。我们应重视传统文化及文化符号在加强民族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其深意在于通过文化符号机制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历史、共同心理特质的共同体,地理要素、经济生活要素、语言要素、历史要素、心理要素都是中华民族的构成要素。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漫长的发展阶段形成了通用语言文字符号、地理符号、历史符号、传统节日符号等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代表性符号。这些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民族情感等的凝练表达,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所在,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
(一)以通用语言文字符号促进中华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
“关于语言,最重要之处在于它能够产生想象的共同体,能够建造事实上的特殊的连带。”人的社会性属性决定了认同与被认同对于个体的重要性,个体要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语言文字符号是个体交往和融入群体的基础。 秦朝统一后采取了“书同文”的政策,产生了共同的文字,有益于统治的实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群体有自己的符号和语言,应得到传承和保护,但为了各民族更好地交往交流交融,需要拥有一种统一的语言文字将人们整合起来。中华民族通用语言文字成为超越各民族界限的共有文化标识,统一的文字符号将不同的人群团结起来,营造团结感和“我们感”。通用语言文字使共同体成员形成对共同体的想象,是增进共同体认知的重要方式,这一共有文化标识将各群体联结起来,对促进民族成员交流、增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语言文字符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特定区域特定民族的文化象征,还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沉淀着中国的文化底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符号,一方面使民族共同体在与外部他者的区别中强化群体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共享的语言文字符号又打破群体间的区隔,促进共同体成员内部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共同体中的成员在接触中找到更多的共同性,从而减少分歧和误解,深化对其他个体的感情和对共同体的认同。语言相通是实现人心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相通才能促进有效沟通、才能形成认同。通用语言文字符号是促进中华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工具和资源,要挖掘和整合各民族共有的文字符号,创新中华语言文字符号宣传机制,不断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发挥学校及社区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以充分发挥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
(二)以地理符号强化中华民族成员身份认同
地理符号不仅具有特殊地理标识的意义,还兼具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涵,地理位置和地理符号在个体对于自身的定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与个体之间的亲密互动关系使得地理成为个体发现自我的重要媒介。通过日常不断重复与地理互动,个体被特定的地理符号所标记并成为地理所定义的客体。”而地理符号不仅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空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空间文化符号,也逐渐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是各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精神风貌的象征,各民族共享的地理符号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产生的基础,是联结共同体成员的情感纽带,具有强化中华民族成员身份认同的作用。长城、黄河、故宫、大运河、黄山、泰山、长江等中华民族共享的地理符号经历岁月洗礼,成为展现中国历史、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如长城作为中国人民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困苦、不畏强敌、渴望和平的标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代表民族文明的开端和滥觞,折射出中华民族从“多元”到“一体”的发展历程。地理符号的重复和强调,会使中华民族的民族身份和民族意识不断得到提示和增强,使共同体成员“中华一家、我是中国人”的意识更强烈,有助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多重身份的困境中明确自己所属,强化中华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
(三)以历史符号唤醒中华民族集体记忆
历史记忆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会使人们形成对某种秩序或价值的认同。 集体记忆是各民族群体在互动中形成的,不是个体记忆的简单相加,而是群体对共同的人物、事件或者场景的稳定的情感定势。“集体记忆的代内共同感与代际一致继承是共同体行为认同建构和共同体存续的关键”,“我们保存着对自己生活的各个时期的记忆,这些记忆不停地再现;通过它们,就像是通过一种连续的关系,我们的认同感得以终生长存”。历史记忆符号跨越时空,通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符号将人们带回特定的历史场域中,使成员间共同的情感得到深化,彼此间“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得以强化。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历史典故增强中华儿女对共同祖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认同;“茶马互市” “丝绸之路” “彝海结盟”等民族团结交往的历史事件会唤醒各民族在历史上的经济、政治交往的记忆和情感,使人们对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的关系的认知更加深刻,进一步促进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人民英雄纪念碑、重大历史纪念活动等记忆符号凝结着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来侵略,为争取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共同奋斗记忆。历史记忆符号通过对历史场景的重现,对共同经历、共同记忆的唤醒,不断强化共同体成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价值理念,使共同体成员坚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携手奋斗,画出最大同心圆、书写最大公约数。
(四)以传统节日符号增进中华民族成员情感认同
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是各民族成员表达信仰、情感、价值观的重要形式。有的节日属于特定民族,有的节日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融合各民族的因素发展而来的。传统节日符号打破时空限制,是中华文化的凝聚和象征,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是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随着时代变迁,节日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会不断变化。传统节日作为具有特定意义的日期,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本身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具有渲染氛围、增强社会影响力的作用。通过参加节日庆典能实现各族群众的交流互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化解矛盾、减少分歧和形成共识。传统节日符号蕴含着时代记忆,通过呈现不同歌曲、场景、重要事件等唤起民众对过去的记忆,形成“我们感”,同时有助于感知当下的生活与成就,且能增强信心、形成客观感知、引起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共同体认同。通过营造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涵和色彩的场所和环境,引起参与者的情感触动、唤醒集体记忆、凝聚民族认同、获得政治忠诚。节日所营造的特定空间,更能达到情感上共鸣、价值认同的效果。人们除了在节日庆典的现实空间中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外,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越来越成为节日庆典的平台。网络空间拓宽了民众参与的渠道,能将更广泛的受众纳入其中,使其感受节日氛围和体悟国家的发展,增强其作为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情感联结,进一步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
5、结语
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以中华文化认同凝聚各方力量,发挥以中华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功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目标,并升华为中华儿女共同的政治认同符号。中华民族作为文化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特别重视中华文化符号的认同价值,根据中华民族建构的历程和中华文化自身特性,从共享语言文字符号、地理符号、历史符号以及传统节日符号四个维度来阐述中华文化符号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发挥的形塑和凝聚作用。依靠中华几千年文明发展形成的文化符号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交往交流交融,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身份认同,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集体记忆,增进共同体成员情感认同。四种文化符号机制之间有机统一,能够有效凝聚中华文化认同的内生动力,发挥中华文化的凝聚团结作用,将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牢牢团结在一起。
常轶军,内蒙古卓资人,政治学博士,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政治认同与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来源:《探索》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