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燕 刘鑫:新媒体互动话语的情感传播与舆论引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0922 次 更新时间:2024-06-08 09:56

进入专题: 新媒体   情感传播   舆论引导  

李凌燕   刘鑫  

 

新媒体互动话语是在以互动传播为特征的新媒体平台上,不同言语主体基于元话语事件参与讨论、评价、引述而形成的具有连续性、互文性、主体间性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言语整体。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生活成为公共生活的重要领域。话语互动作为网络化生存的基本形态,是网民获取信息、分享情感、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方式。区别于一般会话的线性特征,新媒体互动话语是话轮以网状结构不断推进的连续系统,符号中携带的情感语义在“言语传播链”中不断增强、转移、裂变,积聚起强大的“以言行事”语力,成为新媒体时代形塑公共舆论的重要力量。

话语建构依靠情感作为链接

话语不是被动地再现世界,而是通过词汇、语法、修辞手段重构了社会现实。英国语言学家诺曼·费尔克拉夫认为,“话语实践在传统方式和创造性方面都是建构性的:它有助于再造社会本身(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也有助于改变社会”。

新媒体场域中,网民通过话语互动重构人际关系、空间关系与物象关系,建构了既映射现实世界又与之相区别的网络世界。首先,话语互动推动人际关系协商,形成了以话语权为基础、因话语风格而聚合的网络阶层,家人、朋友、对手等多元话语主体间的关系得以重构。其次,话语互动推动空间关系重塑,依托互文性链条整合“我在”与“他在”、当下与历史及未来等多维时空,建构起超越时空的多向度情感序列,形成了以情感异质为区隔的网络空间。最后,话语互动推动物象关系重置,在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加持下,不同话语主体通过话题控制及情态、评价等言语手段引导大众认知,模糊了真假边界,塑造了以情感为因果的“后真相”图景。

“情感”作为多元主体在话语互动中共同建构的心理与社会现实,是新媒体场域中最核心的要素,是链接网络社会关系的桥梁与纽带。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是因血缘、地缘而建构的,网络世界的群落与圈层则是共享情感的“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话语互动归根结底是“情感互动”。不同话语主体因情绪宣泄、游戏娱乐、个体实现等心理需要,以及群体归属、价值认同、流量变现等社会需要而参与互动。同一圈层内,话语主体共享言语风格与情感体验,从而找到通达他者心智的方式;不同圈层间,则因言语和情感鸿沟加剧了对抗与分歧。上述种种,构成了新媒体世界错综复杂而又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

话语永续释放强大情感动能

情感是“灵魂的感性意欲”,同时又是社会的产物。情感是有能量的,其能量大小与个体情感强度及持有相同情感个体的数量成正比,而与持有对立情感个体的数量与强度成反比。相较于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新媒体传播能释放出更大的情感动能,这与其平台的强交互性和话语互动的永续性有关。媒介赋予个体自由参与话语互动的环境,在滚雪球式的永续、开放话语互动中,个体情感演化为公共情感,情感数量与强度得到了几何倍数增长。相较于新媒体初创期的去中心化传播,当前新媒体话语互动正朝着更加复杂且趋于中心化的方向演变,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着情感随话语传播的速度与范围,也影响着话语中情感传播的模式。

受话语主体、内容、言说方式及语境等多重因素制约,新媒体情感传播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模式。一是情感在话语扩散中集聚。即随着话语的扩散,其携带的情感语义逐渐趋同并最终汇聚成一类情感。一般来说,负面情感(如腐败不公中的愤怒、灾难事件中的伤痛等)更容易集聚,且其集聚的方向偏向弱势或受损的一方;当集聚过载时,容易引发暴力事件。二是情感在话语流动中裂变。即情感随话语流动而逐步裂变出两类或多类情感。一般来说,意愿性情感(表达对某事或某物渴望程度)更容易裂变。裂变是情感传播中的自然现象,若不加节制也可能引发共识难以达成等社会风险。三是情感在话语对抗中对立。即在互动中,话语主体因立场、态度不同而逐步形成两大情感对立阵营。一般来说,敏感话题(如性别、种族等)容易引发对立情绪,由此产生圈层鸿沟与阶层分化,成为加剧社会矛盾的导火索。四是情感在话语转换中迁移。即互动中,由于增加了新的话语主体,或者发现了新的信息/证据而使A类情感向B类情感迁移。一般来说,同向情感之间更容易迁移,同类情感之间的反向迁移则需有更充足的证据。

上述四类模式并非单线运行,而是网状铺陈、齐头并进,集聚与裂变交织、迁移与对抗并存,导致由负面情绪蔓延引发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为网络舆论治理带来了难题。

话语引导形成良好舆论生态

话语互动也为网络舆论治理提供了新视角。基于“话语能量守恒”底层逻辑,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平台与意见领袖在“再中心化”格局中的情感动员与情感塑造能力,通过话语引导策略营造有利于正向情感集聚的互动环境,以消解语言暴力、弥合对抗声音、构筑情感共识,是建构良好网络舆论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柔性法则。

一是通过话语引导策略消解语言暴力,避免由情绪集聚引发的灾难事件。在各类情感集聚中,针对个体的谴责类情绪集聚危害最大。对此类情绪的话语引导,需在吸纳能与已有声量相抗衡的话语力量加入互动的基础上,及时切断负面情绪流。

具体来说,可从三方面着力:首先,在事发初期借权威话语警示舆情风险,呼唤理性回归;其次,邀请意见领袖提供思考问题的不同视角,促成情感迁移,避免单向情感集聚引发的风险;最后,组织朋辈、社区等加入话语互动,成为支持被谴责个体的周边力量。2023年上海南汇女童海滩失踪事件中,一些自媒体账号对女童父亲实施言语暴力,散布其“为继父”等不实言论。上海市网信办迅速介入,协同相关平台及时清理有害言论,关闭相关账号。之后,一边发布来源可靠的“系原生家庭”等信息,一边开启“孩子父母已经很伤心了,不要再在他们的伤口撒盐了”等移情话语互动。新的话语框架较好扭转了事态发展方向,避免了悲剧重演。

二是通过话语引导策略弥合对抗声音,实现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良性互动。在各类对立情绪中,针对党政机关的对立情绪容易诱发区域性骚动等集群行为,还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潜藏政治风险。对此类情绪的话语引导策略,需直面问题,从百姓视角寻找官方话语向民间话语靠拢的有效途径。首先,需认识到沸腾的群情往往指向特定目标,如愤怒常与争取权益、维护正义相连,恐慌指向消除威胁,而同情则暗含帮助他人消减痛苦的企盼。为此,主流媒体需借助新媒体平台,就百姓所关注的议题做出正面回应。其次,可通过意见领袖纾解对抗情绪,培育理性互动,吸纳网民参与“推动事件合理解决”的建设性话语互动,引导“对抗话语”向“监督话语”转化,从而实现情感迁移。最后,提前研判舆情走势,适时推动话题转换,引导话语互动方向,避免因舆论失焦而引发的次生危机。

三是通过话语引导策略构筑情感共识,推动新媒体场域主流价值观认同。除重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舆情应对,更应该重视日常网络生活中的话语引导,通过设置情感互动议程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新媒体场域主流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应从大众共有情感出发,引导新媒体空间积极开启爱与尊重类话语互动,呈现日常生活中温暖、感人的瞬间,以此培育情感共同体,增强社会凝聚力。其次,应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出发,引导家国情怀类话语互动,通过激活象征符号、再现集体记忆等话语方式,实现中国历史、文化的通感叙事,以此召唤心理归属与情感认同,厚植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应引导开放包容的话语互动,形成理性探讨性别、种族、动物保护等差异化问题的网络氛围。对于差异化话题中能够解释主要矛盾的优质内容,可通过议程设置予以凸显,增强理性声音的可见性;还可以通过话语互动,在差异中寻找共识,探索有效的情感共振点,从而化解矛盾,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论生态视域下新媒体互动话语的情感传播机制与引导策略”(23BXWO6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东华大学时尚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进入专题: 新媒体   情感传播   舆论引导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媒体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227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