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娜: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与文化传承发展新图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69 次 更新时间:2024-06-06 22:43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文化传承  

意娜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进行了高度概括:“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创新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彰显了创新精神与中华民族品格的内在联系,以及一代代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大胆革故鼎新、勇于突破陈规、以创新精神不断推动中华文明向前发展的事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在中国文化理论和实践领域引发强烈反响。围绕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学术界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通过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创新思想,阐释创新精神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品格的契合,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创新性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年后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我们对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有了更加生动具体的体认和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不断涌现,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强大动力。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融汇育成突出的创新性

在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中,连续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交织汇聚,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活力,五个突出特性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成就了中华文明这一人类文明史奇观。

历史悠久、绵延不绝的文明为创新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而不中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构筑起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历史的连续性使不同时期的思想、艺术和技术能够在传承中发展,在积累中革新。一代代思想者和实践者、科学家和艺术家、能工巧匠和广大民众传承着前人的智慧结晶,不断推陈出新,造就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灿烂景象。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种历史的连续性为文化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不同时期的思想、艺术和技术在传承中发展,在积累中革新。悠久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时空维度,让不同时期的文化成果能够交流碰撞、融合创新。正是在这种历史纵深和文化时空的交错中,才孕育出中华文明旺盛的创新活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统一国家架构为文化交流、思想碰撞提供了广阔舞台,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传承、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统一的政治格局为文化创新营造了稳定的环境;统一的疆域既是多民族共同开拓的家园,也是不同文化表现形式交相辉映的大舞台。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和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为不同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架起了桥梁。不同民族在迁徙融合中相互影响,彼此交融,最终汇聚成中华文化的滚滚洪流。国家的政治统一为文化交流、思想碰撞创造了制度环境,各民族在参与国家治理、共创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增进了民族团结,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最终成就了中华文明常青常新、生生不息的创新活力。

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胸襟助力中外文化互鉴创新。中华文明气度博大,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外来文明。正是在这种包容并蓄的文化品格浸润下,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创新活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由“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创造性地与中国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体现的正是在开放中创新、在包容中发展。中国人从不同文明中汲取营养,在与其他文明的对话交流中实现自我革新,在博采众长中进行自我超越。

崇尚和合、止戈为武的理念营造创新发展的和谐环境。中华文明深沉内敛的和平理念,滋养了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人文精神,营造了有利于文化创新的安定祥和的社会氛围。中华文明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通过“协和万邦”缓解对外矛盾,强调“文武并举”“儒将兼备”,体现出文明型国家应有的人文关怀,最有利于文化的原创、更新和积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人合一”的朴素唯物主义讲究人与自然协调共生、交感互通,开启了中国独特的文化艺术审美。中华文明“以和为贵”,构建起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营造了稳定、宽松、向上的创新环境,最终造就了中华文明激昂蓬勃的创新活力。

创新是新时代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生动注脚

一年来,从理论界到实践界,从文化界到民间,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多个领域、多个层面都涌现出诸多创新实践。文化的创新从来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从历史积淀中汲取营养,在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中焕发生机。

文化科技融合助力传承创新,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科技进步是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从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到非遗创新性传播,从文物活化利用到文化资源数字化再现,科技赋能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拓展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路径,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力、生命力。在《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等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刚刚开幕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采用文物三维扫描与数字化拼接的方式,把一些文物的残件组合起来展示。完全陌生的古蜀生活世界通过沉浸式的场景得到还原,将当时的服饰、发式、冠式、饮食、自然生活环境逼真地呈现给观众。今年,湖南博物院通过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令汉代辛追夫人化身3D数字人与当代观众面对面。

传统文化创新传承方式带动乡村振兴,促进了统一国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以文艺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文化表现形式,是维系民族情感、凝聚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在过去的一年里,高质量的文艺佳作以崭新的故事、鲜活的形象、动人的旋律、独特的风格,生动诠释了伟大时代的奋斗者精神,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用苏绣比喻中华文化的传承力,指出苏绣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传承方式创新和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更是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各地通过探索“非遗+扶贫”“非遗+旅游”等发展模式,让曾经濒临失传的非遗技艺重焕生机,让曾经面临困境的非遗传承人实现增收致富。目前,全国已设立6700多家非遗工坊,带动就业50多万人,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的文化传承创新激活了乡村的文化因子,唤醒了乡土中国的文化自觉,也为民族团结注入了情感纽带。以“村超”“村BA”为代表,个体情感与民族记忆相连,地域特色与国家认同相融,最终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文旅融合的创意创新,涵养海纳百川的襟怀。文旅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路径,通过旅游这一载体,将文化内容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创新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八达岭石峡村乡亲们回信中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要以《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建设和顶层设计为指南,创造性地“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文旅融合也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一年来,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旅游天然具有跨文化交流的属性。新编越剧《新龙门客栈》将传统戏曲与新演艺空间有机结合;山东曲阜大型礼乐节目《金声玉振》向游客展现中国古韵;沉浸式家庭音乐剧《甪端》驻演版创新形式,让故宫文物“活起来”;陕西大型驻场演出《无界·长安》,以现代方式演绎秦俑、汉服等,让历史文化以生动可感的面貌走进公众视野。文旅融合创造性地将文化交流嵌入旅游活动,让游客在休闲旅游中感受当地文化,在比较体验中加深理解、增进共识。站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高度,创意文旅既是服务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连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

传播交流的理念创新,书写和合共生新篇章。和合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之中,在文明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创新传播这一理念,对于促进文明和谐共存具有重要意义。良渚文化遗址是中国早期文明的见证,以良渚遗址为起点传递亚运圣火,举办“良渚论坛”推动文明对话,正是以创新方式讲述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的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从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到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相继发去贺信等,习近平总书记用实践表明,在创新理念引领下,中国正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凝聚共识贡献中国智慧。

纵观这一年的创新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科技融合之所以成果丰硕,正是因为它立足传统、面向未来,以创新的方式延续文脉、赓续文明;非遗传承之所以成效显著,正是因为它植根乡土、情系民生,以务实的举措凝聚人心、促进团结;文旅融合之所以魅力四射,正是因为它立足本土、放眼世界,以多元的体验涵养海纳百川的襟怀;理念传播之所以引发共鸣,正是因为它胸怀天下、情系人类,以和合共生的价值追求化解矛盾、促进和平。

以创新精神开创中华文明发展新局面

思想具有巨大的力量,源于对人类未来的前瞻和思考。先进的思想犹如灯塔,为人类社会指明前行的方向。睿智的理念如同号角,激励人们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思想的力量,推动时代进步,引领社会发展。在思想的牵引下,人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实践选择。

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为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藏品,而应是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创造。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的融通,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没有完成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用新的理念、思路、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文化传承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全球文明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223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