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兴庆: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17 次 更新时间:2024-06-01 23:04

进入专题: 粮食安全  

叶兴庆 (进入专栏)  

粮丰则农稳,农稳则国安。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紧,要从提高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国际市场粮源掌控能力这两方面入手,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新目标。这是综合考虑我国未来粮食供求格局、农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等因素后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第一,“保”的范围有收缩。中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相比以前笼统地要求粮食基本自给,这次收缩为要求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第二,“保”的要求有提高。在科学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即便为了达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目标,也不能再走过去那种发展粮食生产的老路。中央明确提出了两个新要求:一是坚持数量质量并重。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做到“量”上足够,还要做到“质”上让人放心。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在今后的谷物和其他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质量和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二是坚持当前长远兼顾。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努力提高当前的农业生产能力,还要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注重永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

第三,“保”的途径有变化。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时代背景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更新理念、拓展视野。在提高国内产能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广辟粮食进口渠道,会使我国粮食供给更加可靠、市场更加稳定。

此外,为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无疑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次中央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中央承担首要责任,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明确“中央承担首要责任”,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粮食市场。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是对中央和地方各自应承担哪些职责进行更清晰的界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顺利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关键在于两点:

一是提高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是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基础,是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是做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的必然要求。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超过6亿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的粮食产能中,部分属于本不该有的产能,部分属于透支未来的产能,这些不健康的产能应该按规划逐步退出。今后,要通过增加健康的产能,以弥补这些不健康产能退出造成的缺口,并力争使总产能有新的提高。为此,需要在保护好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等方面付出艰苦努力。

二是提高国际市场粮源掌控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对农业而言,也要从我国的资源禀赋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更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粮食进口,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理性抉择。鉴于粮食生产对我国农民的重要性、在国际粮食市场上我国具有大国效应,必须审慎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方式和布局。应给国际市场稳定的预期,逐年地、缓慢地、均衡地释放我们的进口需求,让国际市场有一个反应的过程和增加产能的时间。应注重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给国内带来的影响。既要鼓励企业在国外通过直接租赁土地、合资合作等方式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也要鼓励企业走出去投资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厂、收购码头和仓库等物流设施。尽快提高大连、郑州等商品交易所的国际化程度,增强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定价能力。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来源:经济日报

进入 叶兴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粮食安全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204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