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农村改革陆续推出一系列重大决策,而各地围绕新的改革方向积极试点已经实践出一些经验。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通过对云南农改调研采访发现,在农村改革方面,云南作出了许多大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近日,本报记者就云南农村改革的成果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在他看来,云南农村改革思路值得借鉴。
成就农业特大型企业条件已经成熟
中国经济时报:最近两年,云南大力发展庄园经济,形成“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的模式,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延长农业产业链,彻底改变卖原料的老路,走高附加值的农业现代产业化发展之路。你认为,云南农业发展思路如何?
叶兴庆: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调整农业结构,就包括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让农民参与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分配,这样农民就能够在整个产业链条里获得收益,而不仅仅是通过卖初级产品价格的提高来增加收入。这是在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制约下面拓展农民增收的空间。
还有就是要突出我们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鲜明的产品。在价格因素之外,通过产品的品质、品牌或者通过产品的特色,来增强市场竞争力。
云南等一些西部地区农产品区域特色明显,但单个产品规模较小,产业链一直做不起来。云南探索出的一条“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的农业发展模式,融合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形成品牌,靠龙头企业带动延长产业链,应该说是一个方向。可以说,云南的改革尝试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模式,但规模还不够。
中国经济时报:云南的特色农产品最近两年发展非常快,比如云南咖啡,有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近7.5万袋咖啡豆,超过2013年,远高于10年前5700袋的平均进口量。这样增长是否与这种生产方式的变化有关呢?
叶兴庆:云南咖啡确实是有特色的。这些年出口增长,跟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以及产业的重新组织有一定关系。通过招商引进资本,龙头企业按标准化的方式来生产和经营,确实比传统的散户,从产品品质的保障到品牌的培育更有优势。
人才培养和吸引对落实改革举措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时报: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变换,跟政府的政策引导不可分割,但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人来具体落实。你认为在新时期,应该怎样做?
叶兴庆:农业产业链延长以后,就不是简单的产地初加工,而是通过深加工提高农业附加值,但农民有多少会开工厂,又有多少人会管理工厂?有一些还有技术门槛。
这不仅需要农村现有存量的农民提高自己,还要吸引社会能人走进农村。之前云南连续8年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已经具备了一种雏形,他们就是从外部走进农村的。他们来到农村后做了大量工作,对农村创新的影响非常值得肯定。
但是,我们还应该吸引社会更多人下到农村,通过土地流转等市场化的方式吸引全社会更多的人,特别是那些懂得管理工厂的,懂得一些农业技术的人到农村去。
中国经济时报:在新的历史时期,新农村指导员还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工作的调整,才能确保地方抓住大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叶兴庆: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共同发展和推进。
2006年就开始搞新农村建设,当时重视形象性的东西,修路、建房子,搞一些形象工程,这是从物的形态上搞新农村建设。当然这也是必要的。但仅有这些方面是不够的。新农村是一种新的发展阶段或者新的社会形态,所以我们希望在新农村里的人,他的精神面貌也是新的,把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也作为新农村的内涵之一。
新农村指导员不仅要帮助地方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该发挥作用提高人的素质,就是让人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从精神层面、从文化层面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01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经调研云南省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情况,并形成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中曾建议云南省为基层真正留下一只不走的工作队。从目前看,云南接受了报告建议,将原计划5年的下派新农村指导员工作无限期延长了。但新农村指导员要注意充分发挥当地村干部和农民的作用,恐怕不能替代他们,也替代不了。新农村指导员如果把村干部和当地农民调动起来,特别是在当地培养一批干部,培养一批典型户、示范户,这才是永远“不走”的队伍。
(作者叶兴庆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本文由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范媛根据访谈整理)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