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教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59 次 更新时间:2001-07-28 21:42

进入专题: 爱滋概述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什么是艾滋病-AIDS

AIDS是英文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四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 获得性是说这种病不是生来就有。

• 免疫缺陷的意思是指身体内的防护系统已遭破坏。

• 综合症表示的是病后出现的各种病症。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1986年WHO把AIDS的定义规定为:

• 由逆转录病毒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缺陷、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缺陷,T4淋巴细胞减少为基本特征的继发感染,亦即以原虫、霉菌、病毒、细菌等的机会感染症和卡波济氏肉瘤并发症为特点的一种新型感染性疾病。

一、 病原学

•HIV 属于逆转录病毒;

•1983年首次分离出HIV-1型;

•典型的病毒颗粒呈球型,直径100-140nm;

•单链RNA; 1986年在西非分离出HIV-2,与HIV-1的核心蛋白有较强的交叉反应;

•HIV-1 有A、B、C、D、E、F、G、H、I、J和O 11个亚型.

HIV的生物学特性

•对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

•对热敏感。(降低HIV感染性10倍所需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度 116小时

50 24 分钟

56 121 秒

65 3.5 秒

70 0.5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流行情况

•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和报告AIDS

•据WHO报导,到1998年12月31日,全世界共有HIV感染者3340万人,198万人已经发展成为AIDS病人

•疫情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每天以16000人受HIV感染的速度在扩大流行。

流行速度-全球每天新感染者

• 1993 5000

• 1994 6000

• 1995 7000

• 1996 8500

• 1997 16000, 平均 11个新感染者/分钟,每5.4秒1个新感染者。

艾滋病病例数最多的前10位国家

•1 美国 33.85(占全球%)

•2 巴西 6.36

•3 坦桑尼亚 5.15

•4 泰国 4.40

•5 肯尼亚 4.16

•6 津巴布韦 3.73

•7 乌干达 2.81

•8 西班牙 2.65

•9 马拉维 2.59

•10 法国 2.53

周边国家高危人群HIV阳性率(%)

• 国家 性工作者 IDUs 特殊病人

泰国 33 (1994) 35(1998) 2.3(1995)

• 印度 51(1993) 60(1992) 3(1990)

• 越南 3.8(1995) 32(1995)

柬埔寨 40(1996) <1(1991)

• 缅甸 18(1995) 70 (1992)

传播途径

•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体液和器官组织内。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因此,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个途径传播。

1. 性传播

• 指同性恋、双性恋、异性恋者之间,通过性交,包括阴道、肛门和口腔性交,把艾滋病毒传给对方。这是艾滋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卖淫、嫖娼和性乱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2. 血液传播

•静脉吸毒传播

•输入带病毒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制品

•移植带有艾滋病毒的器官或骨髓

•使用带有艾滋病毒的针头和注射器或其他医疗器械。

3. 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过程通过血液或产后通过母乳可将艾滋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传播概率一般为30%左右。

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场合(因素)

•握手、拥抱,旅店、餐馆、开门、关窗、扶手、栏杆、钞票、电话。

•办公室、学校、健身房、游泳池、蚊虫叮咬、病房探视

•喝水、淋浴、厕所、座椅,

•由此可见,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却可以预防。

三. 临床特点

•窗口期

•潜伏期

•临床分期

•常见条件致病菌感染和恶性肿瘤

窗口期

•人体感染病毒3至12周后,抗体才能产生。从人体感染上病毒,到尚未产生可检测的抗体,这段时期有时被称为“窗口期”。 在窗口期,HIV感染者,可以传染其他人,但在抗体检测试验中呈现阴性。这一点在检验献血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因为即使检验HIV的试验结果为阴性,其血液仍然具有传染性。

潜伏期

•一般为2-15年,平均8-10年

•潜伏期意义:外表看与正常人一样,但携带有HIV,通过一定途径可传染他人。

临床表现:(1)急性期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数天至三个月后,有如流行性感冒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寒颤、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

临床表现:(2)无症状感染期

•在急性期后,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人,但体内有艾滋病毒,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此后,八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有报告称,一至七年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其比例依次为1.5%、5%、10%、15%、25%、30%和40%。儿童艾滋病潜伏期短,平均为十二月。

临床表现:(3)艾滋病前期

•无症状感染期之后,出现明显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有人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淋巴结肿大,开始于颈部,其次为腋、腹股沟淋巴结等。一般少有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者。体重减轻10%以上。周期性发热(38摄氏度左右),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白色念珠菌(属真菌类)等各种感染。

临床表现:(4)发病期

•由于免疫系统被严惩破坏,各种致病性机会感染、肿瘤等极易发生。病变可表现在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皮肤等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

常见条件致病菌感染和恶性肿瘤

•卡氏肺囊虫肺炎

•卡波济氏肉瘤

•念珠菌病

•引形体病

•疱疹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隐球菌性脑膜炎

四.诊断

•病史:首先应考虑患者是否属于本病的高危人群如是否是男性同性恋者、性乱者、吸毒者、血友病患者或多次接受输血者以及父亲或母亲患艾滋病的儿童等

•临床症状:

•化验检查:

•HIV抗体阳性

WHO制订的AIDS病例定义

•   ●两个主要症状

•   ●至少一个次要症状

•   ●排除导致免疫缺陷的其它原因

• 主要症状:

•   短期内体重减轻10%

•   慢性腹泻持续超过一个月

•   慢性发热超过一个月

次要症状

•   持续性咳嗽超过一个月

•   全身搔痒性皮肤损害(皮肤炎症)

•   反复性带状疱疹

•   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

•   慢性单纯性疱疹

•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   患有卡波济氏肉瘤或隐球菌性脑膜炎就足以确诊为AIDS病例。

诊断标准(中国)

•血液检查艾滋病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症状中任何一项者,可确认为艾滋病人。

•近期内(三至六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摄氏度。

•近期内(三至六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天达三至五次)一个月以上。

•卡氏肺囊虫肺炎。

•卡波氏肉瘤。

•明显的真菌或其它机会性感染。

五.治疗

•关于AIDS的治疗,目前采用的方法有四种。

•一是对HIV本身;

•二是对感染HIV者的免疫细胞;

•三是防止患者的免疫机能下降并使其恢复;

•四是对因免疫机能下降而引起的各种感染的治疗。

已批准上市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AZT 齐多夫定 1987 (逆转录酶抑制剂)

•ddI 地丹诺辛 1991

•ddC 扎西他宾 1992

•d4T 司他夫定 1994

•3TC 拉米夫定 1995

•Saqurnavir 沙喹那韦 1995 (蛋白酶抑制剂)

•Ritonavir 利托那韦 1996

•Indinavir 英地那韦 1996

•Nelfinavir 奈夫那韦 1997

六.预防

• 预防策略

• 经性传播的预防

• 经血液传播的预防

• 母婴阻断

• 个人的预防

预防策略

•通过健康教育来改变及提高公众对HIV感染和AIDS的警觉性

•强化对其它STD的检测与治疗

•鼓励采用保护措施,例如通过宣传,推广和提供避孕套

•改善对感染HIV孕妇的产前护理

•注意针头的消毒和对献血者血液的筛检

性传播的预防

•ABC 原则:

•A: Abstinence 禁欲

•B: Be faithful to an uninfected partner 夫妻忠诚

•C: Condom use 使用避孕套

经血液传播的预防

•远离毒品,珍惜生命,不共用注射器;

•不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及侵入性器具;

•不与他人共用刮脸刀、牙刷等;

•使用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母婴阻断研究

•携带HIV的孕妇在孕期的后三个月内坚持服用AZT药片

•在分娩是静脉注射AZT

•给出生后不到六个星期的新生儿服用AZT母婴传播的危险可以从23%降到8%.

• 最近公布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上述三个步骤同时实施,可使母婴传染率降低到4.8%。

个人的预防措施

• 避免婚外性交和多性伴;

• 与艾滋病患者性交一定要戴安全套;

• 不能用可割破皮肤的器械和用具;

• 不能让自身的粘膜或有伤口的皮肤接触艾滋病人的体液;

• 慎用血液及血制品;

• 艾滋病患者或高危人群的女性应避孕。

预防AIDS六项成功的经验

• 1.确保安全的血液供应(Securing a safe blood supply)

• 2.改变同性恋和双性恋男子人群的行为 (Changing behavior among gay and bisexual men, western countries)

• 3.在静脉吸毒人群中教授减少毒害的方法(Teaching harm reduction among injecting drug users, Australia)

• 4.改进性病的护理(坦桑尼亚)(Improving STD care, Tanzania)

• 5.增加避孕套的使用(泰国)(Increasing condom use, Thailand)

• 6.应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母婴传播(Using antiviral drugs to prevent vertical transmission)

七. 对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管理

•1999年4月卫生部关于印发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意见的通知

•管理原则

•管理方式

•管理措施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管理原则

•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维护社会安定。

•坚持预防和宣传教育为主,加强社区综合治理和预防指导,防止艾滋病病毒的扩散和传播,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严格保密制度,保障个人合法权益,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反对歧视。

管理方式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统一领导,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治疗和疫情监督工作,公安、司法、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等有关部门应按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管理工作。

•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采取加强医疗照顾与提供社区服务及鼓励社会与家庭关怀相结合的方式,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管理。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主要在社区进行管理。社区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积极配合治疗,以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管理措施

•HIV抗体初筛实验室、采供血机构或其它进行HIV检验的机构检测发现的HIV抗体阳性结果的标本应尽快送确认实验室确认。在确认之前,不得通知受检者。

•经确认实验室确认的阳性报告,应按传染病报告制度报告。确认报告属于个人隐私,不得泄漏。

•经确认的阳性结果原则通知受检者本人及其配偶或亲属。通知的时机和方式,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在通知时,要给予心理咨询。

•依法进行情疫报告。

保密

•从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诊断、治疗及管理工作的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泄漏有关信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姓名、住址等个人情况公布或传播,防止社会歧视。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受歧视,他们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社会福利。不能剥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也不能剥夺其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权利。

•2、艾滋病病人应暂缓结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申请结婚,双方应接受医学咨询。

•3、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应对社会承担义务和责任,认真听从医务人员的医学指导,服从卫生防疫部门管理。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当主动向医务人员说明自身的感染情况,防止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所从事的工作有传播艾滋病病毒危险的,其所在单位应负责安排其从事其它工作。

•4、对明知自己是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而故意感染他人者,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5、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不得损献血液、精液、器官、组织和细胞。

结束语

•艾滋病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甚至目前还不能治愈,这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人们对它的无知。因无知而引发的悲剧,比病毒本身更可怕十倍、百倍。

•虽然目前艾滋病还不能治愈,但是,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艾滋病的权力,就在自己手中。

•只要掌握了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洁身自好,避免性乱,正确使用避孕套,远离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就可以避免AIDS经性行为和吸毒传播。

    进入专题: 爱滋概述  

本文责编: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