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睦邻”概念出发,分析了中国睦邻外交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创新。睦邻外交是中国周边外交的特色和亮点。与倡导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相比,睦邻外交加重了“以邻为亲”的分量,新增了“与邻为友”“心心相印”等情感和内涵,感情上更互信,地位上更平等,态度上更亲和,关系上更紧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从“周边”向“睦邻”的转型和深化。睦邻外交秉持周边共同体和“大家庭”精神,是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国周边区域合乎逻辑的自然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为睦邻外交的提出与践行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急需理论建构和实践支撑。
【关键词】睦邻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周边外交、理论建构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周边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其理论基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其历史依据,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其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从区域上包括中国对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其中,周边外交为首要,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则是中国周边外交的特色和亮点。关于中国的睦邻外交,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比较集中地出现了最初一批相对具体的、个案的、微观而实证的研究成果。进入新时代以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展开,中国的睦邻外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周边外交视域下,对睦邻外交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进行系统性总结和综合性分析的成果却并不多见,因此有进一步展开和深入研究的必要。
一、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理论建构
(一)“睦邻”概念及其内涵
“邻”原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指距离近、紧挨着、接近、附近。最先是周朝地方基层组织的户口单位(basiccommunityunity),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即所谓“邻里”“邻居”。“邻”字,除了意味着空间、地理距离近,还意味着感情和精神上的“亲”。后来逐渐引申为“邻邦”“邻国”。“邻国”既可以指直接接壤的国家,也引申为虽然领土不直接接壤,但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济来往、人文交流等密切的国家,如“天涯若比邻”“万里尚为邻”“远亲不如近邻”。天下其实很小,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与“邻国”意义相悖甚至相反的是“邻敌”,即邻近的敌国。如《荀子》谈到“夫威强未足以殆邻敌也”,①《韩非子》谈到“外无怨雠于邻敌,而内有德泽于人民”,②《孔子家语》也提到“邻敌构兵于郊”。③“睦邻”,即和平、和好、和谐、和睦之邻(人或邦),也是善邻、芳邻,与“敌邻”“恶邻”相对应。“亲仁善邻”,典出《左传·隐公六年》,原文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意思是亲近仁德,与邻邦友善相处,是一个国家立国安民的法宝。由此看来,“睦邻”概念不仅与国家利益相关,也涉及了心灵、精神、思想、感情等主观层面。
(二)周边外交视域下的睦邻外交:概念与内涵
周边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周边国家往往毗邻而居,邻居搬不走,也无法选择,但“周边”与“睦邻”两个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周边”强调地理、空间,而“睦邻”突出心理、精神。一个客观,一个主观。一个物理,一个心灵。狭义的睦邻与周边多交集,广义的睦邻实际上大于周边。因为“天涯若比邻”“万里尚为邻”。在外交活动中,既存在地理距离上的“邻国”,也存在思想上、精神上、心灵上的“邻国”。“睦邻”的核心是“邻”,“邻”本身就有“客观+主观”的因素,“睦邻”更强化了主观因素的相近相亲。“周边”的核心是“边”,“边”是一个关系性质的概念,但更多体现的是地理、物理等客观因素。“周边”更进一步固化了这个因素,并不反映主观的关系。过去“周边外交”挖掘的是“边”这个因素,客观上的“不远”;而“邻”这个因素的挖掘,特别是“睦邻”,又补充或增加“亲”这个主观因素。“邻”的本质是“近”,“近”的本质是“同”,或“共”。有“共”、有“同”才容易产生“亲”和“近”,即感情上“亲”,心理上“近”,即“亲近”。所谓睦邻外交,即和好、和谐、和睦的邻国间外交,和平共处,和谐共生,和而不同,义利兼顾。中国的睦邻外交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发展,是周边共同体外交的创新实践,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起始和基础。因此,睦邻外交不仅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一种具体实施策略,而且是周边外交的特色和亮点。
古代中国以传统的“礼仪”来规范邻国间的相互关系,远近有别,尊卑有序,以“五服”观念来处理相互关系的原则,以德服人,礼尚往来,四夷宾服,“抬携以礼,怀远以德”,怀柔远人,四海一家,天下大同。古代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孕育的理念对新中国的外交实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苏联解体后,中国西北周边出现了不少新的国家,中国的邻国增多,周边安全形势出现了新变化。2013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行周边外交工作会议。习近平指出,“要更加奋发有力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会议提出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在2014年11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周边外交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睦邻外交是周边外交的特色和亮点。与传统的周边外交相比,睦邻外交在内容上更丰富,在层次上更多元,在形式上更多样,在情感上更互信,在关系上更亲密,加重了“以邻为亲”的分量,新增了“与邻为友”与“心心相印”等情感和内涵,没有“以邻为壑”的观念,更无“以邻为敌”的行为;讲求以“礼”服人,而不是以“利”扼人,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力”压人;奉行以和为贵,以德为先,不以“战”慑人、不以“己”制人;推己及邻,倡导相知相亲,有情有义,义利兼顾,义字当先,将心比心,命运与共,体现了仁爱、博爱、大爱之心。中国绝不会走过去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老路。即使中国将来国力愈发强大,中国也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称霸,这给周边邻国增加了安全感,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提升。因此,任何第三方的挑拨离间和分化瓦解都是很难得逞的。
(三)睦邻外交的理论来源与理论立场
1、睦邻外交是对党的周边外交思想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继承。建国以来,新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周边外交,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鉴于苏联解体,中国邻国的增加,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睦邻友好。这是我国的一贯主张,决不会改变。”2001年中俄两国元首签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加强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方针。2007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②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202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顺利延期。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长期以来,中国将周边外交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地位,始终致力于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经济繁荣。据不完全统计,在东北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四个方向,中国参与邻国的合作机制达几十个之多。同中国建立伙伴关系、合作关系或战略互惠关系的周边国家有28个,与中国经过谈判解决历史遗留边界问题的陆地邻国有12个,以中国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周边国家达18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周边国家为25个,同中国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周边国家有9个,同东南亚国家联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合作机制对接。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中国睦邻外交理论源泉。
2、睦邻外交是对邻国外交和共同体命运理论的扩展与运用。在外交活动中,地理是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文明是中时期起作用的因素;政治经济是短时期起作用的因素。邻国,睦邻,既意味着地利,山同脉,水相连,也意味着人和,相近相亲,相知相信。从经济来看,邻国往往是一个国家较大的贸易伙伴,也是较大的游客来源地。如果邻国先进富裕,富邻又会大大带动本国的发展。由此,周边地区由于地缘之便,将成为一个国家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
中国与周边邻邦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利益相融,命运与共。“邻”的本质要义其实是“共”。邻国之间,有四个“三共”是应有之义。第一个“三共”系指共同的生态和人文环境:共同的边界、生态,共同的经济、贸易,共同的人文、礼仪。第二个“三共”系指共同的发展方式: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第三个“三共”系指共同的相处之道:共商、共建、共享。第四个“三共”系指共同奋斗的目标: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责任,共同的命运。睦邻外交即和好、和谐、和睦的邻国间外交,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义字当先,先义后利,义利兼顾,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发展,是周边共同体外交的创新实践,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起始和基础。“睦邻”不仅强调地理、空间因素,而且突出心理、精神因素,不仅强调客观和物理因素,而且注重主观和心灵因素。狭义的睦邻与周边多交集,广义的睦邻实际上大于周边。也就是说存在地理距离上的“邻国”,还有思想上、精神上、心灵上的“邻国”。“邻”本身就有“客观+主观”的因素,睦邻更强化了主观因素的相近相亲、志同道合、和合共生。睦邻其实是一种共同体。尽管中外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共同体包含比较紧密的政治、经济和人文联系的人类社会群体或结构,可分成不同地域的共同体或不同领域的共同体。比如民族国家共同体、亚欧共同体、周边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共同体内,大家同属一个大家庭,相互不是外人,也不互视为外人。
近代的西方体系(也称条约体系、殖民体系或联盟体系)和古代的朝贡体系(也叫王朝体系、华夏体系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其实都是不同地域和领域的共同体。西方体系重在立威、霸道和武道。朝贡体系重在宣德、王道和文道。西方体系是全球性的,与邻国有“自己”与“他者”之别,高低、优劣之分,故国强即霸、国强必霸,充满着“西方性”和“西方味道”。朝贡体系是东亚的,与邻国有“化内”与“化外”之分,上下、尊卑之别。睦邻外交秉持周边共同体和邻国“大家庭”理念,平等尊重,互利共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行人间正道、宇宙大道。
3、睦邻外交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外交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与西方二元对立、黑白分明的思维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多元合一、相互包容思维,主张天下大同,四海一家,亲诚惠容,倡议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远水救不了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邻里相亲,守望相助,唇亡齿寒,户破堂危;邻家失火,不救自危;一家有事,四邻相助;秉持“天下远近若一”“天涯若比邻”“同呼吸共患难”的理念。中国睦邻外交淡化了“边界”作为国家分界线,特别是作为经济和人文分界线的作用,倡议“以德治国”“待邻以信”“以和为贵”“怀柔远人”“四夷宾服”。即便是中国传统的朝贡体系,也隐含有“大国责任”“对外开放”“普惠周边”的“中国性”和“中国味道”。对与邻国存在争议的领土(边界)、领海(海岛)和资源(如水资源)等问题,中国本着最大善意和诚意,秉持以和为贵、互利共赢、义利兼顾的精神,通过对话沟通、和外交谈判解决,避免事态恶化。睦邻外交体现了古老的东方智慧,通情达理,“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外交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4、睦邻外交是对东方传统朝贡体系的超越与创新。朝贡体系,又称封贡体系或华夷秩序,是中国古代延绵上千年历史的国际体系,“本质上是中华世界秩序(华夷之分),这是一种按照‘文明人’和‘野蛮人’的历史进化程度来区分的等级秩序,由此来决定整个地区的地缘政治关系。”朝贡体系以中原王朝为中心、以皇帝为“天子”、以“五服”为理念、以“礼”服人,以德治国,亲疏远近尊卑有序。朝贡体系追求“四夷宾服”“天下共主”的华夷秩序,以道德、文化手段为先。“夷夏之防”“华夷之变”体现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包容性与边界线之间的平衡性,朝贡体系下的中国一般不干涉邻国内政,讲求家国同构、内外“有序”。新时代中国的睦邻外交体系不是垂直的,而是平等的,并且是开放的、包容的。无论心理上、格局上,还是地域和时空上,睦邻外交都是对中国古代狭隘的“五服”观念、“远交近攻”谋略的超越,也超越了以中国为中心、有等级之别的东方朝贡体系,但对朝贡体系中的人文关怀、伦理道德等因素做了创新发展。
5、睦邻外交是对西方条约体系的批判与扬弃。西方体系是实力垂直体系与主权平等体系(国际法)的统一。该体系以西方强权为中心,以实力为基础,以条约为形式,较少感情、伦理成分,建立在西方主导的国际“规则”“规范”“机制”的基础之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逻辑必然导致以强凌弱、以邻为壑、画地为牢、各自为营,以及以邻国为对手甚至为敌的结果。西方强国与邻国构成“宗主国——殖民地”关系。西方强国以“规则”与“人权”为名频频干涉邻国内政。西方条约体系表面上是平等制,实际上却是等级制;表面上实行主权平等制,实际上则是权力等级制;表面上实行法律平等制,实际上则是实权等级制;表面上实行横向扁平制,实际上则是纵向垂直制,奉行的是实力、地位、话语权和影响力等级制的国际秩序,其实质是强权政治。相较于朝贡体系追求“治平论的天下”,西方体系追求的“帝国论的国际”,可谓之为西方强权外交的秩序缩影。
睦邻外交努力克服西方体系和朝贡体系两者与邻国相处的缺点,剔除等级和狭隘观念,实现真正平等相待、相互尊重,远亲近邻,守望相助,互惠相扶,命运与共。睦邻外交比传统的周边外交内容更丰富,手段更多样,地位更平等,态度更亲和,关系更紧密,体现了中国外交从“周边”到“睦邻”,建立在康德文化的基础上,更多的情感因素、精神联系和人文关怀。
新时代中国践行的睦邻外交,无论是对东南海洋方向相邻的东南亚国家,还是对西北陆地方向接壤的中亚国家,推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体现出中国在理念上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在地域上东西平衡、海陆兼顾、南北并重的睦邻外交特点。与建立在霍布斯文化、丛林法则基础上西方特色的强权外交相比,中国睦邻外交是国际法基础上的否定、批判和扬弃,两者观念、格局和胸怀有云泥之别。
二、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现实意义
(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中的“睦邻”
“中国的大国外交,不是简单地指大国之间的外交,而是指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要有大国作为、大国担当、大国胸襟、大国气度、大国贡献,提供全球公共产品,造福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大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还包括针对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无论是近周边,还是远周边,邻国是周边的核心,也是周边外交、大国外交、共同体外交的基础、起步和开端。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是中国特色周边外交的核心。中国是海陆复合型大国,陆海边境线漫长。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提出了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随着世界经济政治重心向亚太转移,中国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积极运筹外交全局,突出周边在我国外交大局和周边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周边外交战略方针。”2013年,习近平在中国西北陆上邻国哈萨克斯坦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又在中国东南海上邻国印度尼西亚提出了共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产生了巨大的周边和国际影响,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活力、最有影响的一体化发展倡议。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六大经济走廊建设把中国与周边邻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成为周边绝大部分邻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明确提出睦邻外交政策后,在亲诚惠容原则和正确义利观的指导下,中国在处理周边邻国关系方面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着重在“睦”字上体现出来,包含经贸合作、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维护安全稳定、管控争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地区安全机制建设等不同属性和层次的内容,努力构建睦邻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安全共同体。以东盟和东南亚国家为例。2022年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3000亿美元,率先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并推动协定生效实施,同东盟的合作规划对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是次区域互利合作的成功实践。中国积极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合作机制,促进了东盟和东南亚地区整合发展和人民福祉。2022年11月,习近平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这是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中国领导人首次出席多边峰会。会后他还赴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于同年11月出席在金边举行的第25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25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17届东亚峰会,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应习近平的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于2022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正式访华,成为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外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来访,也是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产生后的首场主场外交活动。2023年12月,习近平访问越南,两国发表联合声明,确立“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方针,秉持“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精神,发展基于共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志加兄弟”传统友谊,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
(二)新型国际关系中的“睦邻”
中国的睦邻外交,遵循的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原则,周边为首要,亲邻优先,因此,周边邻国可以说是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中的优先方向,讲信修睦,反对西方丛林法则、以邻为壑、画地为牢、零和博弈,反对民族利己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与西方体系相比,睦邻外交是对零和博弈和实力政治的否定,也是对有等级之别的朝贡体系的超越,践行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原则。
以俄罗斯中亚国家为例。中国是亚洲国家,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首倡之地。众所周知,历史上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曾有过领土纠纷。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建立了新型国际关系。如今,与中国通过谈判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的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12个陆上邻国,同中国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9国。2022年2月,习近平与普京签署了《中俄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集中阐述中俄在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方面的共同立场,强调要在双边和多边机制内开展合作,为复杂的国际格局注入了新的能量。习近平于2023年3月再访俄罗斯,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中俄互为最大邻国,中俄关系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坚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不仅促进各自发展振兴,也努力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中国签署并批准《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疫情后首访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撒马尔罕首脑峰会。巴基斯坦是中国西南亚的传统友邻,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就任后的首次访问就选择中国。中国密切的周边外交,为二十大后中国外交迎来了“亚洲时刻”,为应对世界混乱与变局发挥好“亚洲作用”,以确定的睦邻外交应对不确定的周边世界。
(三)“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和“真正多边主义”中的“睦邻”
中国是海陆复合、邻国众多的大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总体格局东升西降与西强东弱同时并存的大背景下,邻国之间伙伴关系优于零和博弈同舟共济胜于同舟共挤,亲诚惠容超过丛林法则,多边主义胜过单边主义,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好过以邻为壑、画地为牢,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本着真实亲诚的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发展中国家在精神上、理念上是中国的“近邻”“睦邻”,构成了中国“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和“真正的多边主义”中的重要支撑。美国利用历史和现实问题,拉拢、挑拨中国的个别邻国,渲染“中国威胁论”,破坏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企图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围堵中国,延缓中国的发展进程。党的二十大后不久,中国与同周边国家合作的重点项目“全面开花”。以中国周边两个最主要的多边国际组织—东盟和上海合作组织为例。通过“一带一路”共建,中国塑造和推动了与东盟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多边主义合作与互联互通。2022年11月,印尼雅万高铁试验段接触网热滑试验全面展开,这是中国制造的高速动车组首次在雅万高铁线路上亮相。中老铁路运营以来累计发送旅客突破750万人次,累计运输货物1000万吨。中老铁路货运站已全部启用。2022年11月,中国与柬埔寨启动金边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通车、中国援柬吴哥古迹茶胶寺修复项目实体移交等活动。马尔代夫维拉纳机场也启用第一条4F级跑道和现代化水飞航站楼。2022年11月底,老挝国家主席访华。2023年底习近平访问越南,更是发展了基于共同社会制度的“同志加兄弟”友好情谊和中越命运共同体睦邻关系。在西北陆地方向,中国大力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欧亚大陆桥的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与“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协调发展,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致力于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中国—欧洲班列成为联通欧亚的国际品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共同努力下,上海合作组织实现了扩员,并开创了“5+1”(中亚五国+中国)合作新模式。中国2017年、2019年和2023年先后三次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的很多国家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可靠的合作者,体现了中国外交“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和“真正的多边主义”性质。
三、睦邻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先试先行
在中国外交全局中,周边居于首要地位。而睦邻外交的对象国,又是周边中与中国地理上最近、关系上最亲的远近邻国。从大国外交到周边外交,从周边外交到睦邻外交,标志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长足进步。
(一)睦邻外交发展的现实关照
睦邻外交,既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最新进展,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先试新实践。作为当今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亚欧和全球经济合作倡议之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互联互通。而邻居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搬走。中国从周边开始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构建惠及周边的丝路新秩序。
睦邻外交,也是中国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先试践行。中国千百年来的外交实践也催生了独特的地缘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原则。中国对于周边区域国家,无论强弱、大小、贫富,一律平等、和平相处、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并且求同存异,不是传统西方强国的零和博弈、丛林法则,更不是以强凌弱、弱肉强食。中国致力于新型的国际关系,从周边开始,建立周边新秩序。对于最敏感的边界和海疆矛盾,中国政府或倡议互利共赢,或践行互让共赢,在一时争议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或主张“维持现状”,或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绝不武力威慑,强人所难,而是秉持和平解决的精神,保持对话和沟通,摆事实,讲道理,以大局为重,面向未来,风物长宜放眼量。以中印关系为例,中印关系近年来多次出现波折,然而中国的做法跳出了传统的“零和博弈陷阱”,没有恶化矛盾,没有升级对抗,而是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尽自己所能,推动双方以古老的亚洲和东方智慧和平解决相互争端,努力建立互信。2018年4月,习近平在与印度总理莫迪的会谈中指出,中印都是有着璀璨的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和东方大国。这一表述指出了中印两个大国发展双边关系的正确方向,中印之间可以通过古老的东方和亚洲智慧妥善解决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当然,睦邻外交并非在外交上不讲原则、软弱可欺。对于公开而明显的违背中国利益和国际利益的事情,中国坚持有理、有力、有节地斗争。比如,近期日本一意孤行,不顾本国内外强烈反对的声音,自私而不负责任地施行核污水排海,对此中国的反对立场一贯而明确,并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的水产品。
睦邻外交还是中国倡导、推进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的先试先行和新实践,也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先行先试和新实践。习近平明确指出,“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一贯方针。”中国周边邻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沿边、沿途国家大多数为“全球南方”国家。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周边邻国领导人济济一堂,共议合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从周边开始,以周边为首要,建立睦邻发展和命运共同体,如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向亚欧周边与全球辐射,践行以平等尊重、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讲原则,有担当,主持公道,义利兼顾,道义优先,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睦邻外交实践的国际影响
睦邻外交的基础是一个“邻”字,而“邻”字的核心要义是“近”“共”“亲”三字。由“近”而“共”,又由“共”而“亲”,“亲”是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的核心。以邻为伴、与邻为善、亲诚惠容是中国处理周边外交与互动关系的原则。“德不孤,必有邻”。“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始终秉持着“外交为民”的价值立场,始终倡导“以人为本”“外交为民”。中国睦邻外交的国际影响力和塑造力表现为引领、解构、巩固、扩大等几种方式,并分为导、破、立、固等几个阶段,包括对国际议程、规则、过程、结果的塑造力,以及对国际关系和区域国别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国睦邻外交建立在中国的硬实力、软实力以及综合实力的基础之上,依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辉煌成就。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物体之间相互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成正比,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近成反比——综合国力越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塑造力就会越强。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以中国为中心,以睦邻为开端,以全球为平台,如波澜效应,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四海之内皆兄弟”,从而影响周边及远,惠及和塑造世界。
大小国家并存、小国占多数是现代国际体系出现以来国际社会中存在的客观事实和长期趋势。中国的邻国中小国家居多。在权力规模和心理认知不同的情景下,由于力量和影响的差异,大国和小国之间会产生不对称关注。依据小国外交的特点,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推进与小国外交的过程中,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摒弃“小国无外交”“弱国无外交”的惯性思维和传统思想,理解小国心态,尊重小国利益和小国地位,树立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意识,坚持义利兼顾、真实诚以及和平、共同发展理念,关注小国外交理论体系的建构,促进形成大小国家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并非只指大国之间的外交,开展对小国的外交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睦邻外交和小国外交,共同支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大厦。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以中国为平台,大家互为邻国,和平共处。中国的周边邻国大部分都是小国和发展中国家,兼具邻国与小国的双重身份。因此,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与“小国外交”理论建构相互关联,相互呼应,相互支撑。
(三)睦邻外交与中国外交话语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睦邻外交彰显了中国外交话语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努力与思考。既展现了对既往与邻为伴外交理念的坚持,也凸显了对共同体外交理念的发扬。与传统的周边外交方针相比,睦邻外交在安邻、睦邻、富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基础上,又加重了“以邻为亲”的分量,增加了“与邻为友”“心心相印”等情感和内涵,绝不“强邻所难”,毫无“以邻为壑”的观念,更无“以邻为敌”的行为,守望相助,和而不同。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和平互信的外交,是真正多边主义的平视外交,是共同、合作、可持续、不可分割的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外交,超越了西方传统的以邻为壑甚至以邻为敌的外交观念。睦邻外交需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这意味着中国的外交行为不仅关注本国人民,也兼顾邻国人民的利益,视邻国人民为住“同一个村”、坐“同一条船”、拥“同一梦想”的伙伴和朋友,“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同舟共“济”,而不是同舟共“挤”;提倡讲信修睦,而不是兄弟阋墙;主张给邻居提供公共产品,视邻里发展为机遇,而不是挑战,更不是威胁。中国的睦邻外交,依靠的不仅是党领导下的外交外事机构、职能部门,还有全国人民、世界人民和国际社会。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不仅为中国人民服务,也为世界人民服务。睦邻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要的和有机的组成部分,是建立在正确的义利观、真正的平等包容和大国担当的基础上的。睦邻外交本质上是周边共同体外交,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新型国际关系的践行,带有很强烈的人类情感和人文关怀色彩。
睦邻外交也凸显了中国外交话语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同向同行。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倡导的不是孤立主义,而是全球主义;是国际主义,不是民族主义;既是理想主义,也是现实主义;既有对周边、世界和人类的大爱和博爱,也有对中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亲爱和挚爱;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地位有别的朝贡体系和西方体系的超越。无论是西方体系还是朝贡体系,都体现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不平等,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究其原因,西方体系是为了殖民者和资本的利益,朝贡体系是为了封建王朝和统治者的利益。西方体系标榜平等,以国际法规范,人生而平等,实际上不平等,对邻国行的是霸道、霸权,虽然有时也能走很远。朝贡体系认为,人生而不平等,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达成公正。因此,中国古代的朝贡体系虽然表面上和制度上不平等,但内部注重以“礼”协调相互关系,充满人文关怀。但限于区域,对邻邦行的是王道、王法,曾经经历过很长的历史。睦邻外交克服了等级制度和狭隘观念的缺陷,秉持平等原则与亲诚理念,强调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追求行稳致远。
四、结 语
中国特色的睦邻外交,是中国与周边、邻国之间的和平、和好、和谐、和睦关系。睦邻外交是中国特色的周边外交的核心,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符合逻辑的组成部分和应有之义,是践行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外交领域的自然延伸。作为海陆复合型大国,中国海陆边境线漫长,领土领海意义上的邻国众多。中国的邻国问题复杂、敏感。“要塑造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的国际环境,首先取决于周边。保持中国周边这些板块的战略稳定,是塑造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前提。”从历史、地理和文化上的周边,发展到现实中的睦邻、善邻、芳邻,搞好中国的睦邻外交,具有深远的战略内涵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大国外交到周边外交,从周边外交到睦邻外交,标志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长足进步、转型和深化。睦邻外交,既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进展,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先试。那种认为中国强大可以居高临下藐视与周边邻国关系的观点,或者过于悲观、过于高估中国与周边邻国关系发展面临的障碍和困难的观点,都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恰恰相反,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为自身睦邻外交的提出和践行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在百年变局大背景下,周边形势并非总很乐观,中国需要睦邻外交,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远亲近邻,美美与共,也亟须加强对中国特色睦邻外交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从而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新局面,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并打下基础。
作者:李兴(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
转载自《国际展望》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