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思想史研究的新成果——《中国近代思想通史》读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971 次 更新时间:2024-04-09 00:42

进入专题: 《中国近代思想通史》  

李帆 (进入专栏)  

在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对近代思想史的研究一直受到学界关注,学术成果也颇为丰富。但从学界研究状况看,这一领域的成果多为专题性研究,完整系统的近代思想通史著作至今仍不多见。郑大华研究员的新著《中国近代思想通史》(岳麓书社、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堪称近年来近代思想通史著作的优秀代表。

《中国近代思想通史》共三卷六册,300余万字,除第三卷与俞祖华共同撰写外,皆由郑大华独力完成,是他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30余年的成果结晶。全书以时代为经,以具体时期的不同思想主题为纬,全面系统地论述和阐发了从晚清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展现了这个大变动时代中国思想界的纷繁复杂面貌。通览全书,以下特色颇为鲜明:

从中国学术史和史学史的角度而言,《中国近代思想通史》为断代思想通史的著述提供了范例。在中国古典史学中,除《史记》《资治通鉴》(纪传体、编年体通史)等著作外,《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以降的正史多系断代通史,这是二十四史的主体。囿于体裁,在纪传体正史中,涉及思想史的内容多在《儒林传》等列传中。明清之际,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开辟了思想、学术人物传记书写的新路径,但亦非近代意义上的思想史著述。清末“新史学”诞生至今,新体裁体例下的思想史著述陆续问世。这些著述或围绕一个思想主题而展开,或围绕某一思潮而展开,或以某一思想家的思想为题论述,相对而言,通史性的著作不多。较有影响的是侯外庐先生主持的《中国思想通史》等几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就更是如此。就此而论,郑大华著《中国近代思想通史》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纂修断代通史这一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弥补了思想史著述的薄弱环节,为近代史学诞生以来新体裁体例下的断代思想通史写作提供了范例。

精心选择研究对象,梳理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线,书写特色鲜明。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中国近代思想史内涵丰富,但具体研究对象如何确定,应包含哪些内容,学术界却相对缺乏理论上的自觉,对中国近代思想史本身的反思不够,如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与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近代学术史等的联系与区别,都缺乏应有的讨论。故此,一些思想史著作或为各种思想的大拼盘,或以哲学史、文化史、学术史内容为主,思想本身的内容反而隐没不彰。基于这种情形,《中国近代思想通史》首先做了厘清研究对象的工作。作者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时代主题,每一个时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由这个时代的时代主题所决定的;中国近代的时代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即由这一时代主题所规定。在这样的认知下,该书以近代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主题而产生的思想观念为核心,聚焦于近代中国走向民族独立与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各种思想、观念、主张及其争论或斗争,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其他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通常关注的哲学史、文化史、学术史等内容,若与这一研究主题无关,基本就不在其内了。这样的主线梳理,可谓是全书的亮点,也是作者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贡献。当然,能做到这一点,也与作者在中国近代思想史领域的深厚积累分不开。此前,作者已凭《晚清思想史》《民国思想史论》《民国思想史论(续集)》等一系列论著,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由思想史的具体成果出发,到撰就通史著作,这样的学术进路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发自己的独到见解。作为一部思想通史,《中国近代思想通史》自然要对近代中国的诸多宏大思想主题进行论述。该书第二卷便是一个例证。该卷是对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到九一八事变之前中国思想变迁历程的系统书写,围绕新文化运动及其意义、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时期此起彼伏的思想文化论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和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等主题展开系统讨论。这些主题都是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命运的重要思想命题,抓住它们,就等于将一个时代的思想动向完整地呈现出来。当然,这些思想主题也是学术界做过不少讨论的问题,该卷并非人云亦云,而是在不少方面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如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但并不能因此忽视它们是不同性质的两个历史事件。认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既有团结和合作,也有矛盾和差异,应实事求是地分析其产生矛盾和差异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故专列一章对此进行深入讨论。特别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内容,如中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中共工农运动的理论、策略和实践,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方针的确立,毛泽东与井冈山道路的开辟,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思想与政权建设思想,等等。该书的论述皆系统深入,准确到位,以大量史实和深刻见解,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推动思想发展的历史贡献。

白璧微瑕,在所难免。《中国近代思想通史》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对中国近代以前思想史的回顾过于简略,对该领域国际学术成果的参考借鉴还有深化空间等。但总体来看,该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展现近代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中国思想界的纷繁复杂面貌,突出贯穿其中的主导线索,解决了一系列思想史上的难题,确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学术意义颇大的佳作。

(作者:李帆,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进入 李帆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近代思想通史》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052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8日 14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