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徽:加快打造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89 次 更新时间:2024-03-16 10:00

进入专题: 科技自立自强  

王蒙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湖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湖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擎,将湖北打造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一、切实增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系统阐述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基本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领悟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从历史进程和发展实践看,科技创新是现代化进程的发动机,谁站在科技创新前沿和制高点,谁就走在现代化发展前列。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当前,湖北正全面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牛鼻子”作用,持续在原始创新上攻坚发力,在企业创新上激发动能,在产业创新上跨界融合,在制度创新上勇于突破,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实际成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增光添彩。

深刻领悟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只有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考察湖北,多次对湖北科技创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湖北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寄予湖北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殷切期望。湖北是科教大省,是首批国家创新型省份,获批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国家创新体系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担负起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责任。

深刻领悟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深谋远虑的战略考量,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大部署,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湖北传统产业比重大,转型发展包袱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唯一出路,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领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以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

二、湖北具备打造科技强国建设重要战略支点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布局科技创新。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湖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农业大省,处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四个重要经济区和科技创新高地的几何中心,科技创新在全国有影响、有地位,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打造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成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一极,形成东、西、南、北、中均衡布局、互促共进的科技创新战略格局。

从历史看,湖北科技创新发展为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19世纪末,湖北先后创立两湖书院、自强学堂等一系列支撑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教育机构,开启了科教兴鄂的前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把湖北作为科教大省、制造业大省来建设,布局以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水平院所高校,以武钢、武重、武船、二汽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优质科教资源加速在鄂集聚,湖北掀起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热潮,科教兴鄂深入发展,结出了累累硕果。1991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建设国家首批新技术开发区,湖北以武汉为重点,走出了一条校内研发、周边孵化、大学科技园成长、高新技术开发区规模化的“四级跳”模式,在北斗、航空、舰船、生物、农业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奠定了湖北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基地的重要地位。

从现状看,湖北科技创新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湖北科教资源不断集聚,有中央所属科研机构23家、高校132所、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2个,在校大学生近200万人;“两院”院士8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国家实验室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8家、湖北实验室10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产出全球首颗高分辨率毫米波雷达小卫星、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设备、国内首套全国产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全省各类创新主体加快成长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达2.5万家,获批创建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当前,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三峡工程、长江存储等一批“国之重器”稳健运行,中国光谷加快迈向世界光谷,湖北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

从未来看,湖北要建成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科技创新始终起着引领、支撑、撬动的重要作用。湖北要建成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和战略腹地中心枢纽,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必须加快建设战略性科技力量、战略性产业备份基地、战略性重要枢纽节点。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湖北科技创新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对比世界一流水平和国内先进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有待提高,科技创新应用导向还不凸显,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不高,创新体系不够完善,创新生态还需优化。我们必须加快补齐短板、奋起直追,更大力度整合创新资源、组织创新活动、赋能创新产业、优化创新生态,更好把人才、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和创新主体结合起来,构建需求端和供给端有效对接的创新体系,把湖北科教优势转化为建成重要战略支点的“最大增量”,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三、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打造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

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必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解决好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问题,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湖北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坚持以“用”为导向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打造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努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取得科技竞争优势的主要抓手。湖北坚持把战略科技力量作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金字塔尖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载体,全力构建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为基石的高水平战略科技力量矩阵,为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点”、抢占科技创新“高点”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高质量实验室体系。全力支持国家实验室建设和作用发挥,集聚优势力量创建国家实验室或基地,稳步推进在鄂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大力实施湖北实验室效能提升工程,调整优化省重点实验室布局,不断建强实验室体系。

——构建重大设施集群。积极推进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加快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建设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

——持续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相关重点学科参与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培优行动,实施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突破行动,推动部委属高校适用地方科技政策,建设一批集成电路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国家级特色学院,推动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共建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踔厉奋发、奋起直追,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湖北以企业为主体,以协同创新为路径,深入推进体系化、任务型科技创新,集中力量突破制约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更大力度推进“尖刀”技术攻关工程。瞄准29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基础软硬件、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仪器设备和试剂等“卡脖子”技术瓶颈,构建优势领域“核心技术池”。采取“定向委托”、“赛马择优”、“揭榜挂帅”等组织方式,实行“军令状”、“里程碑”等管理模式。推行以“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下游考核上游、应用考核技术、整体考核部件、市场考核产品”项目评价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大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组建车规级芯片、光纤激光器等一批协同攻关型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持续提升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深入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各项财税政策,将科研队伍建设纳入省属企业考核内容,用好省级科技人才股权激励基金,靶向引进企业核心技术团队和人员。

——加快建设产业链创新体系。完善重点产业“链长+链主+链创”机制,坚持“链长”统筹、“链主”出题、“链创”答题,推动汽车、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加快推进光电子信息、工业软件、工业母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技术攻关,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前瞻布局6G、人形机器人、空天技术、人工智能大模型、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前沿材料、未来能源等领域创新项目,着力突破底层技术、开发应用场景,积极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新高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打造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引导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创新链是产业链发展的动力之源,产业链是创新链发展的落脚点,供应链是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湖北运用互联网思维,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打造技术聚集平台、产业转化平台、人才引流平台、资本聚合平台,构建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搭建合作平台。运用市场化方式建设供应链平台,融通共享湖北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专利、成果等科创信息,建立天网智能匹配、地网需求挖掘、金网金融赋能、政策包引导激励的“三网一包”服务体系,形成国内国外、线上线下、国企民企、离岸在岸协同联动的创新链供应链。

——精准对接供需。挖掘企业技术、人才、金融、场景等创新需求,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响应企业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实现各类创新要素供需匹配,解决科技创新要素分散、供需错配、效能不高等问题,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迈向市场化。

——强化保障措施。学习借鉴香港、深圳等地科技激励政策,政府和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聚焦现有178项对接案例,分类实施专项资金、人才创新、场景示范、平台建设、离岸创新中心建设等5项39条政策,实现企业“真需求”、政府“真支持”、风险“真共担”的有机统一。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湖北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着力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生活环境,加快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有序推进科技机构改革。落实党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强化科技工作统筹组织和协同联动,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一体推进经费投入、项目组织、平台建设、人才引育和企业创新。

——积极开展科技领域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国家科技人才综合评价改革试点,在全省范围推广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成果,培育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建立健全部省联动科技监督评估机制。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湖北路径”,完善推动湖北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量”政策措施。

——加快完善以“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使用机制。实施战略科技人才引领、青年拔尖人才成长、卓越工程师集聚、工匠培育“四大专项”,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扬帆”行动、“楚天英才计划”、“博士后人才倍增计划”,推行高层次人才“举荐制”,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作者: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进入专题: 科技自立自强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94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