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来斌:“先立后破”的方法论意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619 次 更新时间:2024-03-12 20:57

进入专题: 先立后破   方法论  

孙来斌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这一重要论述,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先立后破”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方法论意蕴。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自觉把握先立后破的方法论要求,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理解立与破的辩证关系

立与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以表述事物发展状态的概念,在传统典籍中相关表述较为丰富。《周易·杂卦》云:“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左传·昭公十七年》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这里的“革故鼎新”“除旧布新”,讲的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按字义,“破”有“破除、解除、废弃”等义,“立”有“创立、成立、树立”等义。

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人们一般用肯定与否定来表达立与破的意思。创造新事物,即“立”;废除旧事物,即“破”。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精深的研究、独到的理解,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用“立”与“破”这对概念表达了建立先进的新文化与打倒反动的旧文化的决心,指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人们常常用“不破不立”“先破后立”等说法,来表达新旧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替代关系,即破除与建立、批判与建构等关系。近年来,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先立后破”出现在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并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在这里,“立”主要是指创造出新机制、新技术、新业态等新事物,相应地,“破”大致是指摒弃旧机制、旧技术、旧业态等旧事物。

“先立后破”“先破后立”“不破不立”“立破并举”等表达,共同揭示了立与破之间的多重关系。其一,立是夯实新基础,破是废弃旧条件。立的基础不牢,破的过程就十分艰难。从只有具备新基础才能废弃旧条件的意义上说,“新的不来,旧的不去”。其二,立是目的,破是手段。破旧,旨在立新。从通过手段达到目的意义上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只“立”不“破”,“立”的后劲不足,就失去了实现手段;只“破”不“立”,“破”的目的不明,也就失去了意义;立破并举,以“立”促“破”,以“破”护“立”,两者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立”与“破”是辩证统一的,在“立”与“破”中前进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就经济工作而言,无论是“立”还是“破”,都离不开“稳”,都是为了“进”。“立”与“破”的共同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都是为了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

2.把握立与破的先后顺序

在一定条件下,“立”和“破”的次序很重要。比如,人们建造房子,究竟是先拆旧房、后建新房,还是先建新房、后拆旧房,这需要综合考虑地基利用、材料准备、居住条件、天气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在冬天即将来临、没有替代住房、新房子一时难以建好的情况下,就匆忙把旧房子拆了,这无疑是不可行的。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先立后破,对此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把握。

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一方面,要认识到这是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要求作出的战略部署。在过去一年,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当前,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这是针对一些地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作出的战略安排。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一些领域出现了“先破后立”“快破慢立”甚至“只破不立”的现象,带来矛盾风险叠加的后果。比如,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一些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急于求成的问题,有的搞“一刀切”,踩“急刹车”,甚至出现“拉闸限电”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决不能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

用好宝贵的历史经验。先立后破,强调的是多做加法,体现的是一种通过培植增量逐渐化解存量的思路,用意在于避免政策大开大合、经济大起大落。在这方面,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历史表明,“摸着石头过河”“先行先试”“渐进式改革”等做法,避免了因情况不明、举措不当而引起的社会动荡,为稳步推进改革、顺利实现目标提供了保证。就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而言,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是一条宝贵经验。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用好这一宝贵历史经验。

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先立后破,强调的是立在先、破在后,兼顾新与旧、稳与进、当前与长远,目的在于稳中求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如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这一生动形象的说法,是对先立后破的最好诠释,反映了对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持先立后破,首要在立,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防止和避免未立先破、快破慢立、只破不立。对于仍处于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而言,这显得尤为重要。要科学预判、谋定后动、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保持好节奏,把握好尺度,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3.坚持立与破的系统谋划

系统观点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将之贯穿各项工作之中,应增强各项政策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关系,在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中讲好“最大的政治”。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应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坚决执行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中央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精密设计的,要按照中央要求来推进;推出新政策,应坚持调查研究、先试先行、有序铺开,避免在时机尚不成熟、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一哄而上。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当下,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当然,不能仅仅依靠经济政策来理顺关系、解决问题,非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容忽视,应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在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时,既要防止不同领域政策“挤碰头”、局部合理政策叠加形成负面效应的“合成谬误”,也要避免将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的“分解谬误”。出台宏观政策,应分出轻重缓急,坚持先立后破,注重效果评估,争取“帕累托改进”。

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了然于胸,同时又要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当前,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比如,在推动新旧动能有序转换中,要考虑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的实际,防止能源供应陷入“青黄不接”的困境。在绿色低碳转型中,首先要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实现新能源的“立”,在此基础上,逐步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再如,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逐步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分别是立与破的重点。落实先立后破要求,关键是要解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不能牺牲传统产业而一味追求新兴产业,应该走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进入专题: 先立后破   方法论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83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