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这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更是中华文明的独有优势。历史与未来不可分割,继承与创造是一体之两面,对于中华文明,只有传承好,才能发展好。
一、在“四个讲清楚”基础上开展文化“两创”,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前提
回顾十年来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我们会发现,习近平总书记最重要的几个思想观点,其提出是有严密的内在逻辑顺序的。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四个讲清楚”;3个月后的11月26日,他在孔子研究院发表重要讲话,要求“要结合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研究和传播,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孔子研究院同专家学者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要点》(2013年11月26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重申了“四个讲清楚”的要求。也就是说:先把中华文化讲清楚,特别是要讲清楚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讲清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实现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的跨越。“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与“四个讲清楚”理念一脉相承,是关于文化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在孔子研究院的讲话中,“两创”方针也正式发端——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树立时代新风,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软实力。从2013年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总体要求。他突出强调,要高度重视“继承”与“创造性转化”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要先“讲清楚”的原因。在“讲清楚”中华文明内涵的前提下,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两个结合”;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将“第二个结合”提到了“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高度,总结提炼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擘画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伟蓝图。从时间维度上来讲,“创造性转化”,是“从过去到现在”,强调的是继承;内含的问题是继承什么,如何继承,其核心观点是“不忘本来”。“创新性发展”,则是“从现在到未来”,强调的是创新;在“立足本来”的基础上,兼及“吸收外来”;其核心观点是“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需要解决的是时代性和社会融入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文明的“面向未来”。只有文化自知,才能文化自信,否则要么会走向自负,要么会走向自卑。因此,必须先把中华文化“讲清楚”,有了文化立足点,在自知、自信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两创”方针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实现“两个结合”,弄清楚结合什么,如何结合;做到了“两个结合”,才能实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总目标。这几个重要观点,是层层递进的,顺序绝不能颠倒。正是在这个逻辑顺序中,我们可以深刻认识“两创”和“两个结合”的中华文化立场——其终极形态,就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二、“既有源,又有流”,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特征
我们经常自豪地说,从“三皇五帝”开始,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主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个大视野中,山东足以自豪。因为在整个中国版图上,从泰山到大海的“海岱地区”,是学术界公认的近七千年文明链条没有中断的地区之一;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文字早于甲骨文,被称为“我国现行文字的远祖”;先秦时期与中华文明关系最密切的人物伏羲、黄帝、帝尧、帝舜、大禹、周公等,都跟这个区域有莫大的关系。为什么孔子会诞生在以曲阜为中心的海岱地区?炎黄遗风,东夷余韵,殷商传统,周鲁礼乐,这是孔子之前两千五百多年间这片土地上四种主要的文化,这些文化汇集于此,为孔子的诞生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土壤。前人早已指出: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随着中华文明历史的演进,人们发现,孔子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此前是周孔并称,此后是孔孟并称。以黄帝、周公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是孔子思想的源头。从一定意义上说,黄帝、周公是源,孔子是流,而孔子又成为他之后两千五百年历史文化的源。这就是所谓的“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
岐山周公庙周公像据1988年1月24日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报道: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得出一个广为人知的结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结论。在中国历史上,每当遇到民族危亡和社会问题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回到“六经”、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而针对当时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思想家们提出应对之策,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由此,形成了以孔子为源、以历代思想家为流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世界其他主要文明,要么有源而无流,已经消失或中断;要么有流但失去了源,已经改变了模样,成为另外的形态。而“既有源,又有流”,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本质。这一特征,在山东这块土地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这应该成为山东的文化自信,也激励着新时代山东有更大的文化担当。
三、“传承”和“不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观念
几千年来的发展演变早已表明,中华文化是最善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文化体系。“创造性转化”是基础、是前提,而“创新性发展”是指向、是目标。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思考,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为什么特别重视祭祀。一方面,这是出于对天人关系的理解,效法天地至诚不息的“高明”和“博厚”来“致中和”。古人在敬畏天地的基础上,强调万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同类,把“我”放在“我们”之中来认识、来理解。这种深入骨髓里的理念,是在中华文化孕育形成时期所铸就、由最深层的精神基因所决定的文化特质。中国人的理念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人的道德是:责任先于自由,义务优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而不同,努力向善。所以,只有中国才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也只有从中国文化特质出发的这一倡议,才能为世人所理解、所认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古人对先代明王的推崇,着眼点并不是“偶像”崇拜,而是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道”,注重的是“道统”延续。儒家对祭祀礼仪的重视,紧要处不在于隆重的形式,而是以内心的爱诚忠信,向先人创造和传承的价值观致敬,以引导后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如果说,很多宗教是重“来世”、重“救赎”,着眼点在于个人;那么,中华文化则是重“传承”、重“不朽”,着眼点在于种群,在于文化。这正是中华文明能够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过去的中国,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未来世界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