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斌:现实需求、历史交往和理论自觉——全球文明倡议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三重逻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145 次 更新时间:2023-12-24 19:58

进入专题: 全球文明倡议  

韩志斌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一是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二是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三是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是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继2021年9月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4月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后,向世界提出的又一理论智慧和公共产品,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为各国在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之中和谐相处、合作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全球文明倡议”着眼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正能量和活力。这也表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者,“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一以贯之。

一、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现实需求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现实需求逻辑。

第一,“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全球化信息时代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包括:适合现代化市场经济的理性原则;科学创造性思维;民主主体方式;法制契约形态。上述特征为发展与完善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文化精神奠定了基础,良性化了文明交往的矛盾冲突和开放过程。文明交流互鉴的全球化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机制,其基本价值取向在于跨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形成人类社会的共同氛围、共同利益,但仍保持不同文化的自主原创性。

第二,文明交流互鉴可以加强对现代工业文明危机的反思和批判,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创造性地解决传统性与现代性以及民族性与时代性、世界性之间的关系,促进民族文化的觉醒,激发全球性或区域性组织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加强交往中非中心化趋势,凡此种种浪潮,冲击着西方文化中心的霸权地位。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如同不同国度的人之间的交往一样,越是了解得多,越会促使不同文明的结缘,以至于气也融融,心也融融,融合融化了“冲突”。人类的文明史发展过程也表明,保持外部环境的开放性,扩大文明交往的范围,是发展生产力和文明成果传承的保证。如果说“能量交换”使火山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产生了瑰丽的宝石,那么,在广开国际交往、实行面向世界的开放环境下,古老的文明必将在本土文化基线上实行创造性转化中获得新生,重现其世界辉煌。

第三,文明交流互鉴之所以需要,是因为人类自身存在正处于空前危机中。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进程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发展和创造文明的理念和能力,就是不同文明的人们理解和对待交往的态度。不同文明之间的障碍和鸿沟,是历史和现实社会中发展不平衡所形成的。文明的核心是人。“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不是怀疑和否定以往各种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因为它是人类存在的传统依据和栖息家园。失去了文化遗产,人类文明将不成其为人类文明。物质文明使人类享受着新的满足感,而在精神文明方面却失去了依托。经济全球化使人们日渐失去原有传统的文化家园,而新的、坚实的文化家园并未建立起来。在精神文明领域中,失去了旧世界,而没有建立起新世界,这成为冲突加剧的根源之一。”

文明交流互鉴使地缘上不同的文明个体实现互动、整合、交融。实际上,文明经不起孤独,孤独不能促进文明进化。从世界上各种文明所具有的内在特质来看,交往的力量使每一文明都有其他文明的影子。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应该顺应全球化规律,利用全球化文明对话和信息化提供的各种先进要素,摆脱困惑,处理冲突,自觉择善,形成各自的民族文化精神、文化价值、文化体制,从而完善现代性文明,为新时代文化的发展提供机遇。

二、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交往逻辑

“全球文明倡议”所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人类自然史和人类史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逻辑结果,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身心的文明交往。人类文明交往是一个逐步摆脱野蛮性和旧的思想桎梏而逐渐文明化的过程,而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价值观、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以及加强全球文明对话则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仅仅知道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人类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也就是说,历史科学是关于自然和人类交往互动进程的宏观科学。从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历时性交往进行考察,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类的自然历史时期。这一阶段属于人类文明前史,原始渔猎经济是其经济形态。三大标志性事件集中展示了人类与自然交往的曲折历程。第一件事是源于自然动物界的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即所谓的“人猿揖别”。人类开始赋予自然物质以人文因素,并意识到自身主体的物质和精神意义。第二件事是人类用劳动之手和思维之脑创造石器工具,标志着人类逐渐进入文明状态。第三件事是以血缘交往为内容的原始渔猎经济的生成,实现了兽性与人性的差异化分离、野蛮和文明的分野。

第二阶段:人类的文明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以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农耕文明为主体内容。人类从蒙昧野蛮演进至文明开化,典型标志是文字的出现、城市的形成、国家机器的完善,经济形态由原始渔猎经济转变为畜牧农耕经济,社会交往的形态由血缘为主向地缘为主转化,频繁且大规模的地缘交往催生出民族、国家、地区和宗教共同体,促进了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这一阶段,国家中央集权日趋强化,帝国霸权力量剧增,等级制、宗法制、伦理道德成为影响至今的规制力量。

第三阶段:人类的世界历史时期,包括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全球化的信息知识经济文明。人类文明交往的经济形态是兴起于工业革命的扩张型商品经济,其特点是大机器工业生产。资本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性以及跨国家、跨地区的生产方式和文明交往方式,使得地缘性的国家交往发展为全球性交往,由此开始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

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自然历史阶段、文明历史阶段和世界历史阶段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是生产力革命性变革式交往的结果。这种交往是先进文明和落后文明的排斥性交往,先进文明的产生是建立在落后文明崩溃基础之上的。在此进程中,交往力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推动力,它和生产力相互作用,构成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横线和纵线,成为人类社会前进的主动力。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不但表现于交往内容和形式在新陈代谢中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由野蛮状态向文明开化上升,也使历史交往由地域的、民族的交往,走向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使历史逐步转变为全世界的历史。换句话说,文明交流互鉴演进的总趋势体现了“全球文明倡议”的基本精神:即从情绪化走向理智化、从自在走向自为、从必然走向自由以及从对立、对抗、战争走向对话、合作、和平的文明自觉的流变历程。

三、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自觉逻辑

全球文明倡议所体现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类历史流变轨迹的理论自觉。从根本上说,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自觉是历史的自觉。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是一种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生命活动中所产生的历史哲学理论与观念。文明的进步来自文明单位自身内部发展的交往成长,也来自不同文明单位之间的开放交往。

2016年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中讲到,“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这里提及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自觉原则,即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交而通”是文明的全方位联系和交往的良性互动,是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尊重、理解、欣赏。“交而恶”指的是不同文明之间互相冲撞、颠覆、对立和对抗,甚至是战争,这是一种恶性互动。

文明交流互鉴的开始阶段是“模拟分解型”,即文明的初步互动。其高级模型是“整合创新型”,即一种文明将其他文明改造、吸收、内化为本民族文化,这就是“交而通”。交和通连在一起,体现了交流互鉴的正面作用,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文明的提升。在全球化时代的文明交流互鉴中应遵守道德伦理的约束,摒除极端化思想,摈弃霸权化思维,弘扬理性化智慧。

“交而恶”指的是文明的自我孤立和以自我为中心的霸气文明,其特点是趋于高度保守、强势压弱势、大国欺小国、强国侵弱国。但是,在“交而恶”的内外危机中,文明会由盛转衰、由衰而亡,遭遇不可避免的失败。“交而恶”有两种极端倾向,即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自我中心主义。价值相对主义——漠视文明的普遍性,如故步自封;价值自我中心主义——漠视文明的特殊性,如全盘西化。这两个极端倾向都会表现为头脑丧失理智,行为疯狂盲动,冲突尖锐化。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同价值观由冲突走向互相融合的关键在于克服自我中心主义,使普遍性和特殊性达到统一。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上述讲话与“全球文明倡议”有异曲同工之妙。文明交流互鉴的“交而通”就是坚持一种求同存异的哲学思维,即不同文明交往中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共同点。“和而不同”才是文明交流互鉴理论自觉的至高境界。

交往的文明化,是在封闭时代一去不复返而面临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交往而会通,在交往中克服差别,在交往中相互对话,相互理解,从而逐渐达到物物相通、人人相通,走向“交而通”、避免“交而恶”的世界。人类已经认识到各民族、各国家都有权利和义务保持发展自己的文明,同样也贡献自己的智慧于全世界的整体文明之中。文明的表层是知识的积累,文明的深层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进而使智慧化为文明交往良性互动的力量。只有走良性互动文明交往之路,才会“交而通”。任何一个文明内的创造,通常都是同其他文明交互作用的结果,文明都在与其他文明交往中获得启迪和力量。自我孤立的文明有一种典型特征,那便是拒绝或漠视其他文明而不去“交而通”,因而总是趋于高度保守。至于那种自我中心的霸气文明,以强势压弱势、以大国欺小国、以强国侵弱国,当他们的当权者到处扩张、我行我素时,内外危机在“交而恶”的恶性互动中发展,这种文明便会由盛而衰、由衰而亡。

总之,现实需求、历史交往和理论自觉是“全球文明倡议”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三重逻辑。“全球文明倡议”就是强调不同文明之间以及相同文明之内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流互鉴。文明交流互鉴的终极目标是倡导不同文明的共存、共处,以及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共同发展,是对不同文明的感性探索、理性同情和深刻认知。和睦与和谐,是人类的理想境界;自尊和尊他,是人类的文明愿景。“全球文明倡议”的目标是消灭暴力交往的根源,将历史交往引到法制秩序和道德规范的轨道上来。正如彭树智教授所言,“文明的生命在交往,交往的价值在文明。文明的真谛在于文明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本质”。“全球文明倡议”所蕴含的基本精神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人类历史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标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交流互鉴是文明之源,文明的生成与发展、繁荣与衰落都统一于人类历史交流互鉴的总进程中。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原文刊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

注释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

    进入专题: 全球文明倡议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820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