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斌:全球文明倡议擘画人类发展进步新蓝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506 次 更新时间:2023-10-13 00:04

进入专题: 全球文明倡议  

徐德斌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2021年9月“全球发展倡议”和2022年4月“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提出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这连续三年提出的三大倡议,进一步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涵,完备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石,丰富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纪之问的中国答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全球文明倡议遵循人类文明演进与发展规律,旨在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柱石,倡导更为合理和谐的国家关系和国际秩序。全球文明倡议扎根于人类文明实践之中,表达了21世纪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需求,反映了新时代中国鲜明的全球治理观,为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发展、共同繁荣进步提供了思想启迪。

全球文明倡议聚焦于实现不同价值旨趣的人类文明多样性,观照由个体文明到整体文明的形态学分布,强调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共通性、发展性与包容性。该倡议的提出,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轨迹和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深层规划,全面回答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核心问题,始终坚守了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价值追求,深刻把握了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的时代逻辑,积极回应了人文交流合作的现实需要,为世界历史的演化与文明发展擘画了崭新蓝图。

全面回答人类文明互鉴的核心问题

人类社会是一种全面性、总体性、方向性的文明存在,鲜明体现了世界文明的总体内容和价值,既存在于多样性文明的共同价值组成,又发展于不同文明的促进和融汇进程中,从而形成了各国立足于自身文化土壤不断实现飞跃的共时性进程和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文明倡议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在文化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差异化的背景下,人类历史发展出现了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新态势。

这一倡议明确回答了人类文明互鉴的五个核心问题。其一,回答了人类文明互鉴的基本前提,即“世界文明多样性”。文明多样性的形成是缓慢的“自然历史”进程,是不自觉而持久的、具有渗透性的力量。对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与处理这种多样性。文明多样性是促进文明进步的积极因素,是人类文明交往的条件与前提。异彩纷呈的不同文明相互渗透、转化与促进表征着全球文明发展的总规律。其二,回答了人类文明互鉴的基本原则,即“平等、互鉴、对话和包容”。交流互鉴不等同于不同文明在全球层面的整合或完全交融,而是异质性的文明体系进行平等的对话与沟通,达成和谐共生的共识,通过协调外部的文化包容与内部的文化认同,实现全球文明的大繁荣。其三,回答了人类文明互鉴的基本诉求,即“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文明间的交流借鉴,是人类和合共生的前提。长期的文明隔阂是造成封闭、对抗等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世界各国频繁与广泛的交流则是缔造人类现代文明的“法宝”,更大程度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其四,回答了人类文明互鉴的基本方法,即“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冲突论”是西方长期以来对多样性文明的基本认知,差异被认为是文明冲突的根源。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并不是鉴别文明优劣的标准。“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不同文明的优势互补与互学互鉴才是提升人类文明品质和推动全球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五,回答了人类文明互鉴的基本目标,即“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全球文明倡议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文明优越论”,坚持包容而非排他、对话而非对抗,坚持打造共同成长与进步的世界,将促进不同文明和合共生视为己任。坚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的差异,建设能够承载不同形态文明、兼容不同发展道路的世界,促进不同文明的包容共存。

始终坚守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价值追求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状态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合理价值的追求。着眼于全人类休戚与共的发展和命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指明了中国与世界的相处之道,也为应对人类社会共同挑战、携手开创更加美好未来提出了破解之策。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共同事业,公平与正义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民主与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这三个“共同”,不仅指向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本质,更指向人类文明奔腾不息的生活。全球文明倡议明确表达了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肯定与实践倡导,有助于推动世界文明的交融和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与网络化语境中,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画出了凝聚共识的同心圆,得出了各国人民向往美好未来的最大价值公约数,廓清了引领共同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价值取向。一方面,体现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原则,在考量不同国家价值观特殊性的基础上,超越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水平差异,为国际社会实现最广泛的团结提供了可靠的价值纽带;另一方面,表达了共通性与独特性相统一的原则。要尊重对不同国家价值实践路径的探索,不将本国的价值观与模式强加于其他国家,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将全球文明倡议落实到实现各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为人类文明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深刻把握人类文明传承和创新的时代逻辑

文化的延续性与创新性是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状况最鲜明的切入点。在人类文明差异化发展进程中,共同价值内核的形成与各国历史文化紧密相关,是有机联结不同文明、国家、民族的精神纽带,构成了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深层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以整体思维、系统观念观照全人类的前途命运,就是肯定各国牢牢把握认识和评价自身文明的自主权与主导权,不仅符合人类共同利益,而且超越了长期困扰国际关系发展的对抗式价值理念。这再度表明了新时代中国“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的鲜明立场,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同各国政党一道“携手共行天下大道”“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的真诚愿望。

任何文明都具有文明韧性,助力一个国家始终保持自己的精神命脉与文化传统,以形成确定的世界观和集体心态进而深刻地影响着文明发展进程。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国家追求现代化,都应该秉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走在前面的国家应该真心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重视文明传承与创新,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遵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注重对世界各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善于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吐故纳新,善于以其他文明之优长启迪发展智慧,才能增强各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现代文明成果。

积极回应人文交流合作的现实需要

文明对话是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推动人类文明互鉴不应局限于知识形态的刻画,更要进入丰富的实践交往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文明交流互鉴的真正主体和最好载体是人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交流始终是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重要桥梁。加强国际人文交流,旨在创造既具有自身文化特殊性又兼具历史普遍性的新文明体系,以有效应对国际关系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挑战,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繁荣、更安全、更文明的世界。

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客观存在状态,为交流互鉴合作创造了可能,而交流互鉴合作又使不同文明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交流互鉴是文明的保鲜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交流互鉴取代隔阂冲突,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广泛性、先导性和持久性特征。全球文明倡议守护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美好未来。只有不断加强世界范围内的人文交流合作,在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行动指南,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要实践平台,才能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让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汇聚成推动世界繁荣进步的时代洪流,在历史长河中滚滚向前、永续发展。

(作者系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进入专题: 全球文明倡议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663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