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人类最美好最温馨的情感,因此爱情是不分地域、民族甚至国界的。早在80余年前,我国著名学者顾颉刚就曾在甘肃省的夏河县促成了一对汉藏姻缘,成为流传一时的佳话。
1937年4月,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总干事杭立武先生来到北平找到顾颉刚先生,告诉他中英庚款董事会补助西北教育设置的专款,“为使钱不虚靡,施有实效”,决定召开一次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除了杭立武、顾颉刚外,还有李书华、查良钊、袁复礼、杨钟健、崔敬白、白寿彝、戴乐仁等人。讨论结果为“主于因地制宜,俾边疆各教各族之已、未成年人,俱有接受现代教育之机会”。为此顾颉刚接受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委托,担任西北考察团团长,对甘肃和青海两省的地方教育进行为期近两年的考察。
1938年6月22日,顾颉刚与他的助手、北大历史系毕业生王树民、刘克让等一行来到夏河。当时夏河卡加小学的学生列队欢迎顾颉刚一行的到来,由于时近中午,卡加寺僧众在帐篷中摆下了藏族风味的饭食,黑错寺香错适来还向顾颉刚敬献了哈达。6月24日,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和拉卜楞寺香错黄正本兄弟来会见顾颉刚一行,黄正清因去过平、津、沪、杭等地,给顾颉刚留下了“其思想甚开通”的印象。黄正清则谈了“急欲畀番民以现代教育,创立藏民文化促进会,又立藏民小学读汉、藏文字,不收学费”的想法。最后顾颉刚一行人等还穿上了藏族服饰,与黄正清、黄正本合影留念。
7月7日,顾颉刚一行来到当地一位叫翠琅错的美丽藏族姑娘家中。只见室内装饰弥漫着浓郁的藏族风格,丹漆楹柱、藻绘绝精,整洁而艳丽。顾颉刚他们还看到“壁上悬胡琴及笛,知其擅音乐;案上花露水、雪花膏皆备焉”。顾颉刚曾在《西北考查日记》中这样描述这位藏族女子:“此女色艳,有‘拉卜楞皇后’之称。”
那么顾颉刚一行又是如何认识翠琅错的呢?原来顾颉刚他们在参观拉卜楞寺时,在寺廊下转古拉时,与翠琅错相遇。其中顾颉刚的一位学生刘克让与翠琅错四目相对,一见钟情。刘克让为甘肃皋兰县人,北大毕业,当时正二十余岁,长得英俊标致。刘克让遂“嘱人介而见之,与之约,今日至其家照相”。当日见完面后,两人竟然情意绵绵,难分难舍。事隔一天,到了7月9日天快黑的黄昏时分,翠琅错竟然打发女仆又叫刘克让前去。可是去后,顾颉刚久等不归。原来翠琅错“荐枕席矣”,刘克让留宿下来。顾颉刚作为一代学者对此也写下了这样的评论:“番女如此自由简捷,殊令我辈初至者咋舌。”
后来,顾颉刚先生听人说,翠琅错非常仰慕汉文化,一直想嫁一位汉族青年,可是当时去夏河的年青人很少,不是做官的就是经商的,而且年龄也都比较大,所以一直未有合适人选。而刘克让跟随顾颉刚前去夏河考查,遇到翠琅错,顾颉刚认为:“今克让至,年二十馀,且为一大学生,举止温俊,遂当其选。”他认为这真是天作之合,对此感到非常满意,大力支持。到了7月13日,他们离开夏河前往临夏继续考查,顾颉刚认为“克让与翠琅错情好綦笃,将与其父母恳谈,议婚姻”,所以决定让刘克让“迟行一日”,他则与王树民辞别夏河,前往临夏。当时王树民骑马,他则乘搧子(搧子即两马所驮的轿子,也就是俗称的架窝子)。
1938年8月,顾颉刚一行回到了兰州,此时节也正是兰州瓜果飘香的时候。而刘克让与翠琅错的婚事也是瓜熟蒂落。8月26日,他们在刘克让的家乡皋兰喜结良缘。顾颉刚先生“赠以五百元,备喜酒,跨马而往”。他骑着马从兰州前往皋兰参加他们的婚礼。五百元在当时来说可算是一份“厚礼”了。同样在顾颉刚先生的《西北考查日记》中记载,当时甘肃临洮“中学教员月薪最大者四十元,小学教员则才数元耳”;在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发现彩陶的临洮辛店,一件精美的彩陶,“小者售五六元,大者亦仅十馀元耳。”由此可见,按当时的物价和收入水平,五百元的确是一份不菲的贺礼。
在婚礼上,翠琅错让人在婚书上署款为“蒋翠琅”,对此顾颉刚写道:“番人无姓,翠琅错愿加蒋姓,又知汉人无三字者,因去末一音,可谓婉转随人矣。”
综观顾颉刚先生的学术思想,我们可以看到他是极力主张民族融汇和民族团结的。1939年2月,在考查结束、抗战正酣之际,他写下了著名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文章,成为一篇檄文,文章中他主张民族大团结,亲密一家,并且还举例说了翠琅错的故事。